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北京 100029,zhangqicheng96@163.com)
“中医药核心价值是中医药学的灵魂”,这一观点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多数人的共识。然而中医药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却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当前认可度最高的“仁和精诚”四字核心价值是怎样凝练出来的?有什么含义?笔者以为有必要做一番梳理和解释。
现在有人对“中医药文化”这一提法不以为然:“这不是把中医药当成文化了吗?”其实这是误解。关于中医药文化,有两种含义:一是从广义“文化”角度看,中医作为一门探索人体生理病理、防病治病规律的医学,本身就属于大文化范畴;二是从狭义“文化”角度看,中医药学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蕴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属性,就是中医学的文化内涵。我们所称的“中医药文化”概念采用第二种含义。2005年第八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曾界定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1]这一定义虽比较全面,但略显笼统,笔者对“中医药文化”下的定义是:“中医药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中医药的精神心理文化、行为制度文化、物质形象文化三个层面;狭义中医药文化特指中医药学的精神心理文化,它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2]后来,笔者又对这一定义进行提炼:“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3]并形象地将中医药文化分为“心手脸”三个层面。“心”层面的文化就是中医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手”层面的文化就是中医文化的制度、行为、管理,“脸”层面的文化就是中医文化的环境形象、品牌[3]。在这三个层面中,中医药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才是中医药的根基和灵魂,它不仅决定了中医药学的本质与特色,而且决定了中医药学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
那么中医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两者是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价值观念总要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和转换,思维方式的形成和转换总是受价值观念的制约。两者共同从根本上规定中医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方式。中医天人合一、阴阳中和的整体价值观念和取象比类、整体调和的思维方式是密不可分的。
中医药学的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体现。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周易》,构建了天地人三才同构、三才贯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框架,确定了从时间、空间、条件、关系等全方位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中和”价值取向。“中和”是生命赖以形成、存在、运动的基础,也是进行“吉凶悔吝”价值判断的前提。其后儒家的“中庸”“仁和”、道家的“中道”“柔和”无一不是对《周易》“中和”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
中医价值观吸收了中国哲学的“中和”思想,“中”是对事物评价的标准,即价值尺度;“和”是理想、态度、行为的选择倾向,即价值取向;“调”是实现价值的方法,如中医一般不说“治病”,而是说调理身体,指的就是调理身体中失去平衡的“阴阳”;“平”是要达到的结果,即价值目标,调理之后得到的结果就是阴阳平衡。
中医的“气-阴阳-五行模型”就是为“致中调和”价值观念而创造的一种思维工具,人体之气要禀受父母先天之精气、后天水谷之精气和天地自然之清气,这些气和宇宙自然之气依据功能的不同,分化为阴阳之气,天地间一切事物存在发展都是阴阳二气趋于平衡的运动变化过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使,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医就用阴阳二气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的平衡关系来描述身体的生理病理过程,“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在整体中辨证就是在动态中寻“中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中医用药疗疾的目的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方法就是“去其偏盛,得其中和。”清代冯兆张在《冯氏锦囊秘录》序中描述了天地人得“中”则人之“心和”“形和”“气和”,进而达到与天地相应和的长生境界。清代雷丰在《时病论》中建议医家应“参考古今,则医理自得中和之道矣”。
中医的价值观是以天地自然为价值主体,以人在天地自然中达到整体和谐为价值取向。与西医对抗性治疗方法不同,中医是以调和的态度对待疾病,从自身着手,用汗、吐、下、和的方法,给邪以出路,调和阴阳、恢复正气,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虽有风寒暑湿燥之邪,亦能安然无事,和平共处。
对中医的价值观念,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粗略归纳一下有以下说法: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以人为本、以平为期、阴阳中和、调和致中、治病求本、三因制宜、扶正祛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知常达变、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怎样从中凝练出中医药的核心价值?这是学术界和中医药管理部门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6年设立了“中医医德规范研究”项目,该项目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承担,作为分会的主任委员,笔者担任项目负责人,历时 3 年,带领研究团队,收集60 余万字的古今中外医德文献资料,对中医医德的内涵、范畴、演变历史、代表性言论与人物事迹进行系统整理,提出医德规范的草案,提交分会专家讨论,时任分会副主委的钱超尘、孙光荣、温长路等专家提出了宝贵意见,经过三易其稿,最后提出了“中医医德八纲”——“仁、和、谦、廉、精、诚、慎、严”。在结题会上,“八字总纲”得到了相关专家和管理部门的赞同。为此《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3月12日作了专门报道。2009年4月,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看了报道后约笔者面谈,医政司当时正在制定《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需要凝练中医医院的核心价值,医政司希望笔者负责完成《指南》三大部分中 “中医医院核心价值”和“中医医院的行为规范”两个部分的任务,为此专门设立“中医医院核心价值和行为规范研究项目”,要求尽快凝练出中医院的核心价值,并梳理出行为规范。
考虑到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作为中医精神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总和,应当综合体现中医药学的生命观、身体观、天人观、疾病观、诊疗观、养生观,应当成为中医学、中医人、中医院、中医校共同信奉和遵循的精神信仰,所以必须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既要有历史文献依据又必须是简明精练的。好在有前期“医德八纲”的研究基础,经进一步的文献研究、逻辑分析,反复筛选,并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决定凝练出“仁和精诚”四个字作为中医药的核心价值。本项目结题时得到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并正式写入2009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国中医药发〔2009〕23号):“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医院精神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总和,是医院全体员工信奉和遵守的共同观念。在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家普遍认为,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同时,笔者与博士生周晓菲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认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文中写道:“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内核体现了中医药的本体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等,我们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这是将“仁和精诚”凝练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之后第一次在报刊公开发表[3]。
笔者之所以凝练出“仁、和、精、诚”四个字,是考虑到每一个字都代表一个层面,每一个层面都难以被替代的。具体说就是:医心仁,医道和,医术精,医德诚。
“仁”是中医人立身之本。“仁者爱人”“医者仁心”“医乃仁术”,“医”作为一种职业,其目的就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因这一职业特点被称为“仁术”。“仁术”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梁惠王上》,一开始并不是指治人、治病的医术,而是指一种“无伤”的仁爱行为,进而推广到治国之术。由于仁爱之心通过医这一“术”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所以后世将“仁术”专指医术。“仁”是“术”的前提,“术”是“仁”的体现。医术使爱人、爱己的“仁爱”思想得以落地落实。于是“医乃仁术”成为人们的共识。如:“良医以仁术救世”(北宋《太平圣惠方卷第一》),“医者,圣人仁民之术也”(明·刘纯《玉机微义》),“医乃仁术也,笔之于书,欲天下同归于仁也。”(明·汪机《推求师意·序》)“仁”在医者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医者之仁”就是中医人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既表现为医者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的“仁心”,又表现为医者行医过程中的“至诚”行为,这一点体现在“诚”字上。
“和”是中医学的灵魂和核心价值。笔者认为,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医学的核心价值,那一定是“和”字。“和”的内容极为丰富,“和”表现为天人合一、人我合一、形神合一以及合一之后的和谐圆融的有机整体,“和”是生命“生生不息”的基础,人生只有“和”才能达到健康、快乐、智慧的最高境界。具体地说,在自然观上是天人合一,在社会观上是人我和谐,在健康观上是阴阳平和,在治疗观上是调和致中。人居天地之间,天地人只有得其“和”,才能风雨有节、寒暑适时,天地和而气和,气和而心和,心和而形和,人才得以长生久视;人自身的起居服食、视听言动、喜怒哀乐无所过,做到五味和、起居和、情志和、气血和、脏腑和、经络和,才能宝命全形、健康延年。为医者在诊断治疗上整体审查、四诊合参、辨证求本、处方用药,都是以调中致和为价值取向,只有做到阴阳和、气血和、四气和、方药和、针法和,才能手到疾除,万病回春。
为医者在医患、同道关系上要做到信和、谦和、温和。对待患者,要言语温和、待患若亲,动须礼节、举乃和柔,勿自妄尊、不可矫饰,诚信笃实、普同一等。对待同道,要礼让谦和,互资相长,互学互帮,打破门户之见,顾全大局。
“精”和“诚”是药王孙思邈提出的成为一个“大医”必备的两方面的价值要求,其中“精”是医术要求,“诚”是医德要求。“精”体现了中医医术要精益求精,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医时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要把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贯穿一生,二是行医时要掌握精湛医术,要具有高超的直觉心悟的能力和取象类比的能力。由于中医学有着独特的思维方法,最有代表性的是取象运数和直觉体悟思维方式,所以就对行医者提出了“精”的更高要求。“精”提示医生,只有专心医道、寻思妙理、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持之以恒、方能临证不惑,救死扶伤。切不可浮躁偏执、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医德“诚”是医心“仁”的外在表现。医心仁是恻隐为端,慈悲为怀;医德诚是求真务实、一心赴救的行为规范。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为后世医家之树立了典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普通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一心赴救。”“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苏耽橘井泉香,董奉杏林春暖,壶翁悬壶济世,华佗青囊度人。此等苍生大医,为民敬仰!
“诚”是对一个业医者的必备要求,“必取心地诚谨,术业精能者,庶可奏功”,否则不可以学医。为医者必须心怀至诚、诚实守信。在治学习业上要求真务实、踏实进取;在科研著述上严禁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在处方用药上实事求是,切忌为了牟利过度诊疗;在进药炮制上,要剔除伪劣,选药上乘,如法炮制;在对待患者上要真诚恳切、严守医密,不以虚言诳人,不以危言相恐,不以神方秘术炫世惑众。
“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中医药界的普遍认同,在中医医院、中医高校、中医科研院所、中医药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不少机构直接将其作为院训、校训、企训。中医“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对于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解决医患矛盾、和解医患关系,对于培训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的科研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