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彩芳��
摘要:自主学习是近些年来新课改下的一种重要学习模式,对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课堂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中专;政治教学
一、 自主学习的内涵
当今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学习兴趣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究竟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自主学习的开展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促进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学生主体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的关于新内容的学习。具体来说,自主学习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学生主体个人展开的关于教材内容的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初步的吸收和理解;另一种是学生同伴围绕学习主题展开的同伴互动交流过程,学生主体在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展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目标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促进知识的吸收。这就是自主学习的内涵。
二、 自主学习在中专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学生把政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学习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要想对知识的了解从广度扩展到深度,就需要把知识放在实际生活中,用实践检验知识。对于中专政治而言,有许多内容都可以放在生活中观察甚至实践,包括我国的经济制度,我国的政体、国体,还有哲学里的许多观点:矛盾、发展、联系以及群众观点等,这些内容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但在实际生活中没有运用过。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就会把这些课本上的内容放在生活中,去检验这些知识的层次性、局限性和实用性等,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
(二) 有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而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变主动为被动,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机械式、灌输式教学不但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而且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在中专政治教学中,文字性、理论性的知识占据较多,这些内容本来就让政治课堂缺乏生动性,如果教师再在讲台上一味讲解,和学生没有互动,那么政治课很容易变成一潭死水。自主学习则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让学生探究式学习,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活力,也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 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以往的教学中,教就是教,学就是学,两者之间泾渭分明,其实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促进的过程,通过这种交往的促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淡化了知识的简单传授,通过学生自己的研究和探索,逐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作为学生问题的解答者,会遇到很多之前从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对于教师自身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同时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考查,对自己的行为、方法和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和优化,从而使得教学朝着良性循环的道路发展。最后,在师生不断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使进一步的学习有了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
三、 中专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的课堂地位仍处于边缘状态
自主学习要求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中心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中专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中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多年来教学模式单一,导致思维固化;另一面是政治课理论性知识居多,教师也很难找到让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段。因此,政治课堂便成了讲是讲,听是听,二者没有更多的交集,教师和学生唯一可以交流的地方就是教师课堂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二) 中专政治理论不能联系实际
政治课中的哲学观点有一条非常重要:实践的观点,即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由此可见实践之于理论是多么重要。当前的中专政治课,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师在课堂让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背诵、考试,而这些知识是否真的有用,学生仍然感到十分迷惑。政治本来就属于上层建筑,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东西,学生如果不在生活中运用,那政治对学生而言便十分遥远。
四、 提高自主学习在中专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效率
(一)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就是要在思想上重视学生地位。中专政治教师要勇于突破传统政治教学方式的思维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什么时候自己是课堂的主体,什么时候让学生接管课堂,中间如何过渡,各自占的时间是多少,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后,教师又该如何控制课堂纪律、确保课堂质量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研究。
(二) 把生活实践搬进课堂
把生活实践搬进课堂,就是创设情境教学,在课堂上模拟生活中的真实现象,让学生用政治理论去思考,用政治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而学生面对这些冲突,必然会自主探索解决方式,政治教师在一旁作为指引者,给学生确立一个解答方向,帮助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找出解决认知冲突的方式,这就是自主学习的最佳实现途径。在创设情境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教师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实践内容的真实性,教师不能自己憑空创造一个生活场景,否则学生的认知冲突就会偏离实际,那么就没有必要去解决学生的这些冲突。
(三) 构建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这个过程需要政治教师的全力支持。如果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一种威严、高高在上的感觉,这种课堂氛围会让学生有压迫感,而在这种压力下,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受到限制,就很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童欣欣.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2]唐利霞.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N].泸州日报,2009-09-21004.
[3]钟珍.在职业中专政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J].考试周刊,2012,(51):137-138.
作者简介:
段彩芳,河南省长葛市许昌技术经济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