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宇
(太原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山西 太原 030001)
消毒供应室主要负责向全院提供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灭菌、消毒、储存、发放的职责及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发放。随着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消毒供应室管理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更加注重集中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管理质量[1]。由于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甚至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消毒供应室是临床各大科室的基础科室,主要提供无菌器械、敷料及医疗用品,并担负器具、器械回收、清洗、灭菌、消毒、包装、存储、发放等工作,是医疗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致使器械处理、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危受到影响,所以,一定要对安全隐患进行深入分析。
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重点人员:在消毒供应室中,工作人员包括护理人员和工人组成,文化程度各不相同,以及由于人员的不断更新,存在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并且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够严谨,缺乏医院感染防范意识,执行有关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有偏差,致使工作质量不达标。(2)重点器械:外来器械、复杂的精密器械,由于结构复杂,材质各有不同,在处理的过程中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而影响临床使用。(3)重点设施、设备。在消毒供应室中,由于所处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消毒供应规范的及专业设备的快速发展等情况,存在设施设备不足或陈旧,可导致工作缺乏科学性、安全性,加大安全隐患的存在(4)重点工作时段:工作繁忙时段、节假日时段、交接班时段、突发应急时段,由于工作量大,处理器械物品多,工作人员有限等因素,易发生不良安全事件(5)由于科室对器械预处理不够重视,部分使用后的器械存在血渍、污渍现象,还有残留刀片、缝合针等情况,致使工作人员在分类和清洗的时候,不仅加大清洗难度,还极易被划伤,被感染乙肝、梅毒等传染病感染,威胁了自身安全。(6)安全意识薄弱。在实际工作中,安全意识薄弱问题普遍存在,加之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科室内外工作流程衔接欠佳,导致管理工作未能全面落实,影响了工作质量安全性。
(1)强化整理管理。不断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流程、标准,人人参与质控,做好质控交叉检查工作。(2)强化整顿管理。对护理人员、工人、消毒员进行每月两次的专科培训,每月一次的专科操作考核及每季度的大考核,提高各类工作人员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尤其是将新进人员作为考核考察的重点。(3)强化物品管理。标识明确、固定,分类、有序摆放。每日检点各区域备用物品种类及数量,不足时及时补充。对各类耗材每月进行检查其批号、有效期,并予以详细记录,如果有过期物品,一定要马上使用,保证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4)强化清扫管理。保持各区域卫生,每天清扫两次。每周大扫除一次,保证环境整洁。
(1)根据2017年新修订的《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心1、2、3》部规范,应不断完善对消毒供应室的建设,内容如下:(1)合理布局。严格划分消毒供应室3个独立区域,即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去区,无菌物品存放区。(2)完善必要设施设备。在消毒供应中心,需按规范完善各区域的必备设备的配置,并且完善各种仪器设备的检测、监测设备,保证各项工作的依从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2)合理人员配备。科学进行岗位设置,护理人员、工人、消毒员合理配置,制定并依据岗位说明书,实施岗位管理及岗位动态管理,开展人员弹性工作,保证重点时段工作的安全完成。
根据《消毒供应中心规范》的规定,对器械预处理由科室在用后及时进行的内容进行普及,这样既延长了器械的使用寿命,也同时保护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安全。
消毒供应室的专业性非常强,具有独特的工作环境与操作技术,要求工作人员进行认真学习,掌握更加全面、专业的知识,并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尤其对外来器械、复杂精密器械的学习,要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的指导,规范处理。同时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工作流程与仪器操作,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2]。
消毒供应室担负着整个医院所有重复使用医疗器具、尤其在器械的回收、清洗阶段,具有污染严重、病菌接触多等特点,为此,一定要牢记“标准预防”的概念,时刻正确使用防护用具,从而提高自身安全性。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慎独精神是护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指的就是独自一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可以非常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3]。
消毒供应室主要负责整个医院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及供应工作,是医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各环节工作落实不到位,就可能引发院内感染的发生,甚至是院内感染爆发,所以,一定要加强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安全管理,从规范日常管理工作、强化标准化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培训、安全防护意识、责任意识、慎独意识以普及器械预处理意义等方面多管齐下,保证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质量与安全,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