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友花
(作者单位:山东日照海曲高级中学)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突变时期,心中难免会产生矛盾、困惑和苦恼。如何帮助高中生排忧解惑,使之保持心理健康呢?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变的重要体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学生人格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让全体学生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它主要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和身心的发展变化,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让全体学生明确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发展中必然会面临的挑战。此外,教师往往只注意到学生表面的行为问题并将之上升到德育的高度,进而对学生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但是忽略了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及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是营建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准学生的群体或个体心理特点。无条件的尊重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著名观点,指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接纳、关注、爱护的态度,即要尊重学生的现状、价值观、权益和人格。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学生产生建设性改变的关键条件。
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的、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在辅导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无条件地关怀和接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唱主角”,在活动设计中要为学生发挥想象力留下空间,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尊重学生的选择,则需要教师承认每个学生是自主的,具有选择的能力和做决定的权利,具有选择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和自由。“透过学生的眼睛看世界”,教师不但要理解学生明确表达出来的思想和感受,还要觉察学生故意回避,或以隐喻形式透露出来的深层含义,并把这种理解反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纳。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进行群体心理健康维护。群体心理健康维护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性心理教育等几大范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巨大的心理潜能,中学阶段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为提高民族素质,应重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培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选课程,必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养成发挥重要作用。愿我们老师携起手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探索和实践,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