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看”
——全面理解英语新课标中“看”的技能

2018-01-30 04:46
江苏教育 2018年75期
关键词:语篇模态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新课程标准”)在学科核心素养之“语言能力”中明确提出:“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这是教育部第一次将“看”写进国家课程标准,这“看”来之不易,与时俱进,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一、“看”的意义

日常的教学,各级评估乃至高考,都要始终围绕国家课程标准,紧扣学科素养,这还会毫无疑问地影响其他学段的英语教学。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将英语教学中强调了数十年、已经耳熟能详的“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变成“听说读看写”五大技能,虽增加一个“看”字,但它的导向与引领作用不可小觑。它是专家们经过长期调研,收集大量信息,听取多方意见,经过大量论证而做出的明智之举。如果广大师生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或者甚至视而不见,就一定会违背课程标准的初衷,造成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短板,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语言的综合运用,当然,在高考中一定会“吃大亏”。同时,“看”这种技能在新媒体时代日趋重要,这也是国家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中增加“看”的重要原因。

二、“看”的内涵

到底要看什么呢?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性技能。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发展语言技能,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

语言技能中的“看”通常指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理解意义的技能。理解多模态语篇,除了需要使用传统的文本阅读技能之外,还需要观察图表中的信息、理解符号和动画的意义。通过“看”等综合语言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口头和书面语篇所传递的信息、观点、情感和态度等,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看”的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必修课程、选择性课程和选修课程(提高类)对语言技能中的“看”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必修课程“理解性技能”中写到“理解多模态语篇(如电影、电视、海报、歌曲、漫画)中的画面、图像、声音、符号、色彩等非文字资源传达的意义”“课外视听活动每周不少于30分钟”。同时,在必修课程“表达性语言技能”中也提出“在书面表达中借助标题、图标、图像、表格、版式等传递信息、表达意义”。

在“选择性必修”的“理解性技能”中也提到“理解多模态语篇中文字信息与非文字信息(图表、画面、声音、符号)在建构意义过程中的作用”。在“选择性必修”的“表达性技能”中也提出:“在书面表达中有目的地利用标题、图标、图表、版式、字体和字号等手段有效地传递信息、表达意义。”在选修(提高类)“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中也有相关的表述:“理解电影、电视、画报、歌曲、报纸、杂志等媒介语篇中的文字、声音、画面和图像是如何共同建构意义的”“识别语篇中的字体、字号等印刷特征传递的意义”“使用图像、声音、图表等非文字资源创造性地表达意义”等等。可见,新课程标准在必修和选修课程中对“看”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语言综合使用的必要技能。

四、“看”的方略

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各种语言技能往往不是单独使用的,理解性技能与表达性技能可能同步使用。因此,教师在设计听、说、读、看、写等教学活动时,要多交叉综合使用,特别是“看”要贯穿始终。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选择既有意义又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主题,创设丰富多样的语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体验语言的兴趣。在平时的各种语言活动中有意注意“看”的一些微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比如在阅读训练中穿插如何通过看标题、图表、思维导图、图片、关键词等来收集、整理信息,预测和理解篇章的核心内容;要教会学生借助图表等非语言信息进行表达;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纸、杂志、广播或电视等大量的“看”来查找语言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

教师在具体设计“看”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关注信息转换。

一般来说,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内容略高于其认知水平,为方便学生比较容易地进行输入,教师要将颇为复杂的教学信息进行方式的转换,用可视化的方式把文本及语篇转换成可视化的图表、图形和图像乃至视频片段等,以使语言在输入后通过方式的转变而进行输出。信息转换方式是从文本文字到图形图像视频的转换,用图形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复杂的教学信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图像最容易对儿童产生深刻、持久而真实的印象,我们应该给儿童更多他们自己所能看得到的好理解的例子和物体,而不是抽象的语法规则。人们通过对图形、图像、视频的“看”,能够更快速、深刻地掌握所要传递的信息。文本文字信息的转换方式包括视频、照片、简笔画/绘画、地图、表格、饼图、柱形图、流程图、路线图、树状图、循环图、概念图/思维导图、词汇云图等等。

2.重视模态多样。

何为“模态”?它是人类通过感官(如听觉、视觉、触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物件、机器、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现代人每天与手机、电视、电脑、报纸、杂志、教科书、广告、百科全书、说明书等打交道,就连人们在相互交往时都离不开多种模态。例如,我们谈话时手舞足蹈,有声有色,意味着使用了两种模态。再如现在流行的音诗画朗诵。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多模态研究中的信息技术比重越来越大。从多模态的概念来看,它与多媒体有相似的地方,其区别在于,多媒体指的是信息传播的多种介质,包括物理介质,如纸张、光盘、磁带等,还包括逻辑介质,如文字、音频、图像、视频等,而多模态指的是人类与外部的互动方式。显而易见,多媒体的材料能触发多模态的体验,多模态学习和多媒体学习经常相伴相随。

3.创设真实情境。

要想提高学生英语的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必须在大量的真实的情境中去实践,去感悟,去纠正,去提升,如果只是一味地说教、大量的题海战术、枯燥的语法训练,其结果只能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事半功倍。所以,我们必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各种手段与方式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使他们能较长时间处于兴奋与好奇状态,这样寓教于乐,他们就会学得深、记得牢、用得活。而这些情境创设中,“看”是最容易吸引学生的。

比如在课堂的导入阶段,设置要非常精巧,能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可以多使用视频、图片、图像、漫画、思维导图,内容方面,可以是故事、歌曲、问题、创设的情境等等,让学生身临其境,使他们的心和兴奋点一下子被抓住,让他们全神贯注于马上要讲的内容,带着很强的好奇心与期望值去关注教师所讲的每一个细节,真正达到以教师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进而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正如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所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在课堂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自己绘制出比较抽象文本的思维导图,再通过媒体展示、同伴互评互改等方式将复杂抽象问题可视化,形象化,很多疑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例如:高中英语中的虚拟语气是学生非常头疼的语法,如果按照传统的讲授方法,即先告知学生基本用法,然后大量造句,学生学得很累,效果很差,不容易掌握。笔者教学时,先让学生“看”一则关于汶川大地震的视频报道,然后根据视频内容编写一段文字让学生“看”,其中设置了各种各样的虚拟句式:假设你是汶川某一中学的学生,你经历的那段历程。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状态,会主动考虑动词形式,即使不会,教师点一下就明白了,印象非常深刻。因此,教师不要孤立地讲授某一语法,应放在情境中让学生去感悟。

总之,教师要与时俱进,充分重视与开发利用好“看”,让它与听、说、读、写一样成为师生的习惯,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机地穿插“看”,借助图片、符号、表情、动画、视频、流程图等非语言手段提高理解与表达效果,让英语语言学习不再枯燥抽象,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加形象生动,让我们中学的课堂更加灵动、高效。

猜你喜欢
语篇模态课程标准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