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
目前,肺癌已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占据首位[1]。传统开胸手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术后并发症较多,给肺癌患者带来很多痛苦[2]。随着科学的发展,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医疗器械的不断革新,微创外科已逐步成为当前外科手术的主流,由于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周期短等的优势而备受外科医生的青睐,早期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荐[3-4]。本文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自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78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将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报告如下。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并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78例肺癌患者。均术前告知患者研究目的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且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术前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男性44例,女性34 例。年龄36~70岁,中位年龄62岁。全组患者均行静吸复合麻醉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癌肿位于右肺上叶27例(34.6%),右中肺叶4例(5.1%),右下肺叶17例(21.8%),左上肺叶18例(23.1%),左肺下叶者12例(15.4%)。
手术应该在足够宽敞的术间进行,房间内要有充足的仪表、仪器,以便于及时的监测和抢救。并且手术间要调整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术前应准备好手术相关器械:30°镜头、显示器、录像设备及灯光设备、高频率电刀、不同长度的电钩、足够容量的吸引器设备。每一样设备,术前必须精心检查其性能及完好性。
2.1.1 巡回护士术前准备 术前1天,巡回护士至病房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熟悉患者病情,并查看术前的相关准备工作是否完善,向患者介绍自己,并初步介绍手术相关事宜以及手术室的环境布局,以恰当的言语和安慰的口气对患者做适度的解释,与患者分享一些胸腔镜手术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的术前焦虑,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和术后治疗[5]。并告知患者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定时口服降压、降糖药物等。同时还要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好术中腔镜手术相关器械,并检查其性能,同时,也要准备一套开胸手术器械,以免因胸腔黏连或术中大出血而中转开胸手术。
手术当天,巡回护士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需要对患者的一般信息进行仔细核对,并负责将患者带入手术室。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协助患者移上手术床并建立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师麻醉,协助外科医师留置导尿管。并且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静脉补液。在麻醉、插管成功后,协助医生摆体位,患者 90°健侧卧位,上腿弯曲,下腿伸直。于健侧第4到第5胸肋下垫一凝胶垫,以便于扩大肋间隙,减少肋间神经受压,并且利于手术操作。健侧上肢固定于搁手板。骨盆固定器置于患者耻骨联合以及底部,以便于体位的固定,且要留有约一指的空隙,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压疮贴黏贴与健侧髋部,避免压疮;两膝关节间垫一软垫,保护骨隆突处;避免患者皮肤与金属接触,以防止使用能量平台时烫伤皮肤[6];将手术相关物品妥善摆放;协助洗手护士穿无菌衣。与洗手护士一起清点器械,准确记录、核对;将灯光对准手术野。协助医生穿好无菌衣;在无菌单铺好后,连接吸引器、电刀电源,腔镜光缆以及腔镜显示屏,再次对灯光。
2.1.2 洗手护士术前准备 术前1天,了解手术情况(如患者肿瘤位于哪个肺叶),做到心中有数。备齐敷料、器械及手术用物,注意查对失效期。
手术当天,按时洗手、穿无菌衣,按程序整理器械桌,清点胸腔镜手术相关器械,并配合巡回护士仔细核对。检查手术器械是否齐全,性能是否良好,并使之处于备用状态。按规定程序传递无菌单,协助医生连接好腔镜镜头、固定好吸引器、电刀及腔镜光缆等。
2.2.1 巡回护士术中配合 (1)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手术进程,随时做好中转开胸的准备,提供台上所需物品。(2)应注意观察切皮时患者有无麻醉不平稳而躁动。在探查胸腔时可能发生血压下降,要注意按医嘱给药,在给药时要严格三查七对,且与下医嘱医生核对。(3)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注意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并主动供应物品。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及时观察尿量,注意观察吸引器瓶液量,并记录。注意观察手术进程,以便及时发现术中突发异常。(4)术中增加需清点物品时及时登记,与洗手护士核对。(5)术毕,协助医生包扎伤口,妥善固定并接上无菌引流袋,并协助抬患者过床。(6)巡回护士在术中要监督无菌技术,保持手术间的清洁、整齐、安静。手术最后协助外科医师严密止血,40℃生理盐水 冲洗胸腔[7]。(7)及时分装好清扫下来的淋巴结,并于标本袋上填写完整信息,放置于固定位置,防止丢失。
2.2.2 洗手护士术中配合 (1)消毒后,协助医生铺巾。(2)腔镜下肺叶切除术通常需要2~3个手术切口。1.5 cm直径观察口置于腋中线第 7~8 肋间,放置翘卡套管,加温镜头后放入胸腔。胸腔镜镜头在进入胸腔前,可置于50℃无菌水槽内加温,防止气雾的产生。同时,一无菌纱布垫于水槽底,可避免镜面与槽底碰触,保护镜面。(3)手术开始后,应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准确、迅速地传递手术器械。(4)保持手术区域的无菌和整洁。(5)手术切下来的肺叶标本及淋巴结标本等要妥善保存,防止遗失。(6)术毕,在冲洗、关闭胸腔前和巡回护士一起再次仔细清点敷料、器械。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应再次清点物品及器械,核对后在登记本上签名,并核对手术标本的固定、登记情况。术后同麻醉医师一起将患者送至苏醒室,并与苏醒室护士做好交接。同时,洗手护士应妥善保护好腔镜器械,并送至清洗间清洗,消毒,妥善保存于特定柜台。术后2~3 d,巡回护士应至病房访视患者,了解患者有无热及疼痛,有无灼伤及其他不适,并向患者及家属了解对手术室的意见及建议,以便更好的完善各项工作。
本组研究对象,3例因胸腔黏连及淋巴结清扫困难问题术中中转开胸手术,1例患者因术中动脉出血而中转开胸手术。其余74例患者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10~330 min,平均手术时间(235.1±10.5)min。且全组所有患者均顺利返回病房,顺利出院。
在过去的20年中,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技术逐渐出现并倾向于取代传统开胸手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VATS与胸廓切开术相比,有手术创伤减少、术后疼痛减轻、术后肺功能衰弱程度较低、恢复更快等几个优点。目前,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已在国内迅速推广,成为目前胸外科领域最热门、最受关注的手术技术之一[8]。徐瑞春[9]等的研究再次证实了,VATS下肺叶切除术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是该项手术技术操作难度和风险较高,手术程序相对冗杂,因此对外科医生操作的要求以及术中医护之间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巡回护士应熟悉手术体位的摆放,避免造成患者肢体的压迫。连接仪器时注意无菌区域的保护,明确无菌操作。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手术进程,以便及时提醒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一些突发的异常情况,并随时提供术中所需其他物品,如术中出现大出血需中转开胸手术时,及时提供常规开胸手术器械[11]。器械护士应熟练掌握胸腔镜相关仪器的性能和正确操作方法,熟悉胸腔镜下手术步骤,在仔细观察手术医生的手术时不断优化器械的组合,不断改善器械包组合,做到与手术医生配合的高度默契。预防医源性肿瘤扩散种植,术中合理安排器械使用,注意无瘤技术操作,避免手术医生在操作时对肿瘤进行挤压和牵拉。此外,微创手术追求的最低限度侵入性方法,内窥镜设备类型和长度经常不同[12],且外科医生主要通过屏幕显像来进行手术操作,腔镜镜头就相当于他们的眼睛。因此,手术室的护士对腔镜器械必须非常熟练,而且要有很好的医疗团队沟通能力,通过摄像系统,了解手术的进程及细节,以便快速、准确地进行器械传递[13]。同样,整个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必须细心地保护光缆及镜头系统,并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模糊了的镜头需要及时的拿出浸泡、擦拭,以便提供清晰、明亮的视野。VATS使用的设备和仪器复杂而且相对昂贵,适当的维护不仅可以延长这些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确保了它的使用价值。所有这些设备和仪器必须保存在特殊柜台,并由特别指派的人员常规维护。
本组研究中,全组病例均取得相对满意的手术效果,这与手术前后的精确护理工作密不可分。术前的病房访视,增加了护理人员对病员信息的了解程度,明确了不同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并可以使患者初步了解手术室环境及手术相关情况,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患者的术前焦虑,同时也符合人文关怀的要求。术前术间器械的准备保证了手术的顺利、有序的进行,且为一些突发情况的应对做好了准备。术中密切的观察,以及与手术医师的沟通,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失误。术后器械的仔细清点与认真的交接,进一步确保了患者的安全及工作的万无一失。
综上,精心的设备维护及默契的术中配合是胸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其手术视野小、难度系数高,对手术护理的效率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的术前护理准备及高效、精确的术中护理配合以及精心的设备维护,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