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昌瑷
摘 要:语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语文学习成绩与素养,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本文通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情况,分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习惯 培养措施
引言
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积累,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引导,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拓展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无形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促进语文学习成绩的提升。
一、选择合适课外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分析阅读心理可以发现,阅读本身就是产生期待与实现的过程,这也是不断推进心理矛盾的过程。学生阅读从接收到信息开始,就已经开始了阅读思维活动。这就需要询问、猜测及判断信息,正是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达成提高阅读小学质量目的。
激发与提高阅读兴趣的关键就是选择阅读作品,让小学生对阅读作品产生兴趣。而教师培养技巧阅读与日常训练存在很大关系。当学生开始接触作品是,教师要选择合适的作品,满足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思维特点,不宜过多干涉学生的阅读过程。小学生心理特点就是持久力与耐心缺乏,具体表现为阅读过程中存在好奇与好动的情况,一会看书、一会翻书,通常只要学生集中在阅读上教师就不需要进行干涉。这本身就是小学生早期阅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让学生掌握选择权,提供一个相对轻松的阅读环境。此外,教师要控制真正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阅读内容外,其他不应该控制或约束。甚至要鼓励学生扩大阅读范围,这样学生会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向,进而形成阅读兴趣,选择适合自己读物。
二、写作与阅读的衔接,实现课堂内外联系
在长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会发现造成学生写作能力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在于学生缺乏丰富的写作素材,导致写作过程中学生不会表达、也没有内容表达,使学生丧失写作的热情,甚至对写作产生了排斥的心理,写作水平很难提高。同时,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把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目标,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扭转其消极对待作文的態度,引导学生重视课外阅读,让学生能够借鉴优秀的文章,学习表达方法和技巧,然后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读物,布置给学生阅读量,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独爱的优美句子抄下来,精美的片段记录下来写到摘抄本上,鼓励学生在自己写作中用这些积累的句子进行仿写,长期积累下去,学生对于写作便会信手拈来。
比如: 在讲《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关于描写人物的优美句子,上课时让学生进行分享,然后整理出来,课下让学生互相传阅,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还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重要的是通过搜集和交流使学生积累了更多的作文素材,然后要求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写一遍关于描写自己好朋友的文章,把积累的东西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样便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有话可写,提升了学生写作的热情,增强了写作的能力。比如在讲《长城》这篇文章时,教师提前搜集大量关于长城的故事,提供许多描写景物的句子和片段,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阅读并记录下来,同时让学生把文章描写景物的优美句子整理出来,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并要求学生在当堂课写一篇类似的文章,进一步增强语文的全面素养。
三、塑造班级阅读氛围,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声朗读能帮助学生快速、深入的理解文章所讲内容。实际上,语文教学心理学专家曾经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成长等原因在越多过程中无论是其注意力还是稳定性度比较差,但大声朗读帮帮助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性,帮助他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但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致使许多人不看书籍,而查看非常方便的手机,但是手机电脑查看,不像书籍那样,可以重复看,手机电脑虽然可以随时查看,但是许多孩子都懒惰不愿意翻看。
小学首先要改善阅读的环境,每天保证学生至少有半小时的自由阅读时间,在阅读时间内,同学不得嬉戏打闹,以免影响他人的阅读;其次,要营造浓厚阅读的氛围,在开学伊始,班级由班主任带头自行组建本班的图书角,同学们可以有条件地借阅图书角的书籍,在每周的班会课或阅读课上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本周你读过的书籍,并就此开展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以及作文大赛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调动全班同学看书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又能让他们把这些知识通过复述、重新组织等方式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课外阅读能力;再者,要改善校园的文化建设,要重视学校报亭、黑板报的宣传,组织学生自己去贴报纸,办板报,有利于调动他们阅读书籍,收集信息的积极性。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掌握更多的知识,拓宽视野,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