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峰,赵芝英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目前,二语学界已经基本肯定了注意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但对于不同层次意识的具体功能一直争议不断[1-5]。已有大量研究从注意机制出发来探索不同强化方式,如显性/隐性输入强化、输出对二语语言形式的注意程度以及习得的影响,但结果不一。另外,已有研究主要以二语词汇和语法为目标形式[6-10],对二语词块的探究鲜有涉及,同时也缺乏对意识程度的直接测定。本研究依据Robinson的注意理论[11-12],将意识层次分为维持性复述与精致性复述,并设计记得/知道测试,尝试探知学习者的意识程度,探索不同强化方式对二语词块意识和附带习得的影响。
研究拟通过实验分别比较隐性输入强化、显性输入强化和输出任务对二语词块意识和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问题如下:(1)不同强化方式如何影响二语学习者对目标词块的意识?(2) 不同强化方式如何影响二语学习者对目标词块的附带习得?
1.受试
江苏某高职院校四个平行班级的154名大一非英语专业新生,分为四个组:控制组、隐性输入强化组(以下简称隐入组)、显性输入强化组(以下简称显入组)、输出组。
2.实验中的目标习得词块
本研究设计了一项以阅读理解为目的的目标词块附带习得任务,阅读文章含381个单词。考虑到受试可在上下文自行猜测习得目标词块的需求,文章的主题、内容、词汇均在绝大部分受试的现行阅读理解水平之内。目标词块列举如下: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be in two minds, catch up on, count on, get fed up with, go out with, long for, make ends meet。这些词块的构成单词均为受试所熟悉,但所构成的词块对绝大多数受试来说为陌生词块。
3.实验过程
持续四周,包括三部分:首周进行前测。第二周进行主实验,有五个步骤:(1)实验处理(表1);(2)记得/知道测试;(3)即时测试;(4)问卷调查;(5)深度访谈。第四周进行延时测试。
表1 主实验中的实验处理内容
4.测试与记分
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前测。为了避免测试效应,只进行接受性知识测试,测试内容包括8个目标词块和22个干扰词块。
第二部分是记得/知道测试。本研究采用“记得/知道”研究范式获得学习者学习时的不同意识程度:维持性复述与精致性复述。根据Robinson的注意理论[11-12],意识是维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带来的副产品,其中精致性复述能够带来更高层次的意识。“记得”反映了被试在编码时采用精致性复述,而“知道”说明被试在编码时采用维持性复述,因此“记得”选项反映了被试具有更强的意识。此测试的设计部分参考了Peckham[13]、钱国英和游旭群[14]、刘丹丹[15]的研究,让受试对每一个目标词块或非目标词块进行记得/知道判断,计算公式如下:记得分数=正确记得数-错误记得数;知道分数=正确知道数-错误知道数,因此记得或知道的最高分均为8分。
第三部分是即时测试,包括产出性测试(汉译英)和接受性测试(英译汉),测试时间均为5分钟。为了避免测试效应,先进行产出性知识测试。目标词块数量为8个,由25个单词组成。产出性词块知识测试的满分为25分,受试写出一个正确的英文单词就得1分;接受性词块知识测试的满分为8分,对于每个目标词块,受试能够提供正确的词块意义就得1分。
第四部分是延时测试,与即时测试中的任务、形式相同。但为了降低测试效应,对测试项目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并调换了部分干扰词块。
5.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受试的文章阅读情况和平时英语阅读习惯。每组选择4名受试,参加深度访谈,用于了解不同强化方式中,受试在阅读中习得二语词块时的实际操作和想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内容都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用于对结果的讨论和解释。
四组方式对目标词块意识程度的ANOVA方差分析显示,各组只在记得反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25);而知道反应方面,各组平均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 .151)。由此可见,各组只在高层次的意识存在差异。因此下面着重讨论各组在记得反应方面的差异。多重比较发现,在记得反应方面, 控制组与显入组和输出组存在显著差异,隐入组与显入组和输出组也存在显著差异(表2)。
表2 四组方式对目标词块高层次意识的平均分两两比较表(LSD多重比较)(P<0.05)
1.习得结果
四组方式的即时后测成绩ANOVA方差分析显示,各组在产出性知识、接受性知识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为.000。
多重比较发现,在即时后测中,无论是产出性知识还是接受性知识,显入组和输出组都显著超过了控制组和隐入组;相反,无论是接受性知识还是产出性知识,控制组与隐入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显入组与输出组之间虽然产出性知识没有显著差异,但接受性知识方面显入组显著超过输出组。延时后测中,输出组显著超过了控制组和隐入组,在产出性知识和接受性知识上的差异P值都为.000。显入组与隐入组之间的产出性知识仍有差异,与控制组之间在产出性知识则不存在差异。显入组和输出组相比,在接受性知识方面没有差异,而产出性知识方面输出组显著优于显入组。(表3)
表3 四组方式的测试成绩的平均分两两比较表(LSD多重比较)(P<0.05)
2.习得保持
结合图1、图2和表4可知,习得保持方面,所有组都有同一趋势:接受性知识的保持高于产出性知识。也就是说,目标词块的词义保持比词形保持相对更长。
图1 四组方式的产出性测试的即时-延时变化趋势
图2 四组方式的接受性测试的即时-延时变化趋势
表4 目标词块的即时-延时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
在词块产出性知识方面,各组在即时后测与延时后测之间均有差异。控制组的衰退比较明显;隐入组和输出组的衰退非常明显;而显入组的衰退是全面而快速的,习得保持率低于50%。
在词块接受性知识方面,在即时后测与延时后测之间,控制组和输出组均没有显著差异,而隐入组和显入组存在显著差异。可以看出,输出组的习得保持最好,几乎没有衰退;控制组习得保持较好;隐入组的衰退比较明显;而显入组的衰退非常明显。
本研究中词块附带习得以文章内容的理解为载体,因此学习者的主要目的和主要精力都放在理解文章内容上。但是学习者一旦聚焦目标词块,通常会进行深度词义加工,借助长时记忆中的原有知识来加深理解和记忆,从而产生精致性复述。
控制组由于缺乏外在强化的指引,接受了纯粹的隐性教学。大部分受试不太可能注意到所有目标词块,有的受试完全没有注意到目标词块,即使予以一定注意,也主要关注词块的意义,而不太可能对词块的其它方面,尤其是形式进行反复记忆,因此精致性复述水平相对低下。控制组和隐入组的唯一区别在于目标词块在形式上是否凸显,但是主实验的任务是篇章理解和例句理解,受试对形式上突显的目标词块不但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反而占据了一些本可以用于目标词块精致性复述的心理资源。因此,隐入组的受试对目标词的注意力反而最低。
显入组由于提供了明确的词块意义以及对应例句,而且实验要求受试阅读并理解目标词块和相关例句,这等于提供了单独学习词块的机会,因此受试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词块的精致性复述上。输出组的受试为了翻译出对应的句子,或者说将中文句中的潜在词块和目标词块进行成功匹配,受试要么将给出的句子和目标词块进行比较,要么回到原文中猜测、理解、矫正目标词块的意义,所以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词块的精致性复述上。
另外,对本研究中受试的学习习惯的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受试读文章时最关注的内容排序是文章内容—生词—词块—语法。本研究中目标词块的构成单词对受试来说并不是生词,因此关注度不高。另外,目标词块中所包含的语法现象并不凸显,因此受试对目标词块的内在自发性注意极少。在外部强化作用大的情况下,隐性强化条件不利于受试对目标词块的注意,而显性强化条件可能促进受试对目标词块的注意。
1.习得结果
即时后测成绩所显示的各组对目标词块的习得与各组对目标词块的注意程度基本一致。换言之,对目标词块的注意程度越高,习得越有效。Robinson认为意识是由不同加工层次所带来的副产品,其实就是复述时的伴随认知状态。加工层次越深,意识程度越高,记忆效果也就越好。
从本质上来说,控制组和隐入组对目标词块的加工处理相对比较浅显,而显入组和输出组对目标词块的加工处理都属于深层次加工。
控制组接受了纯粹的隐性教学,只是提供了含有目标词块的阅读文章和例句,目标词块也没有进行任何凸显处理。受试把主要资源用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很少注意目标词块意义甚至形式。只有当目标词块影响该任务时,受试才会特意去猜测它的意义。一旦猜测能够满足文章的理解,受试即会主动抑制对词块的加工。隐入组与控制组的唯一区别是对所有目标词块进行了加粗下划线处理,形式上的凸显虽然引起受试一定的注意,但这并不能改变这组隐性教学的性质,也不能改变受试对目标词块的加工层次和性质。
相对显入组,这两组隐性教学组具有明显的劣势,因为在与目标词块的接触中,在显入组中显性提供的规则,控制组与隐入组的受试必须自己去寻找、构建,而这一般都比较难成功[16],而且效率不高。在需要学习者内部注意资源的自然学习条件和隐性学习条件下,与单个词汇相比,无陌生单词构成的目标词块内显著度和凸显度都不高。另外,在隐性教学下,因“注意力”资源的有限性,对文章意义的关注必然导致受试对目标词块的忽略,从而影响习得效果。
显入组在隐入组的基础之上给目标词块提供了明确的意义,等于提供了单独精细学习词块的机会,接受了显性教学。受试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已经进行了正确猜测,可以对词义进行巩固和加深,或者有剩余资源对词形进行加工;如果进行了错误猜测,也可以进行修正。另外,受试由于得到肯定的词块意义,对他们进一步全面加工目标词块也是一种鼓励。
输出组为了完成翻译的输出任务,虽然没有明确的词块意义,也要回到文中对目标词块进行上下文猜测、理解、矫正、匹配等词义方面的深层次加工。另外,输出组的句子翻译任务使受试高频接触目标词块,在对目标词块进行词义的进一步加工的同时,也对词形进行了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加工,或者说对词性进行了大量维持性复述。这一点与其他组相比无疑是一个优势,因此输出组在词形习得上效果显著。
虽然显入组和输出组对目标词块的意识程度和加工层次都比较高,但是由于实际操作不同,其结果也不同:接受性知识方面显入组显著超过输出组,产出性知识方面显入组与输出组之间也存在接近显著差异。显入组最大的特征是得到了目标词块的肯定词义,因此对目标词块的深层次加工主要集中于词义和形式的记忆以及上下文理解上,而且对所有目标词块的加工相对比较均衡。而输出组对目标词块的深层次加工有所不同,对词义方面的深层次加工以猜测、理解、矫正、匹配等为主,而翻译输出又进一步对词义和形式进行了加工。另外,输出组受试对目标词块的深加工也不如显入组全面均衡。对匹配有困难或不确认的目标词块,部分受试尤其是低水平受试有可能会放弃进一步加工,而将剩余的资源集中用于成功匹配的目标词块的词义和形式加工上。
2.习得保持
控制组接受性知识保持较好,产出性知识的衰退速度在所有组中为最慢,两方面的知识都超过了隐入组,尤其是产出性知识,与隐入组之间已经产生接近显著差异。控制组的受试在没有外界强化的帮助下,一旦注意到目标词块,对目标词块的意义多为自行猜测,与提供意义相比不容易衰退。除了对目标词块的词义有猜测的深层次处理之外,对词形的加工也相对较深。
隐入组接受性知识衰退明显,产出性知识衰退比较快速,两方面知识在延时后测中表现都最差。这与强化和意识问题中的发现吻合,隐入组的受试对目标词块的注意最差。另外,目标词块的下划线以及加粗处理仍然是一种隐性处理,大部分受试对目标词块进行处理时反而都有一定的注意干扰,因此这组受试虽然在即时后测中稍优于控制组,但在延时后测中被反超。最后,这组学习者主要关注了词义,因此习得保持最差,尤其是产出性知识。
显入组无论是产出性知识还是接受性知识,衰退都是最快速的,这也证明了一些研究者对早期加工理论的批评,即信息要进入长时记忆并且不容易被遗忘,仅仅依靠语义编码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全面的精加工。对一个陌生词进行全面加工必须包括对词块的发音、拼写、语法范畴、语境及其纵聚合关系等的加工,而不只是加工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17]。显入组对目标词块产生焦点注意,并重点对词块的意义进行精致性复述。根据Barcroft[18]的资源分配模型,对词义的深度加工会抑制词形习得。对该组学习者的深度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受试并没有在词块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意义之间建立精确联系。他们指出,这些词块虽然属于新知识,但对构成词块的单个单词都认识,因此部分被访谈受试自觉没有太大必要去记忆词形,所花的精力也不多;另一部分被访谈受试对词形也主要是靠强行记忆,因此所获得的词块知识基本为“清晰词义+模糊词形”,这与接受性知识测试内容契合。因此这组的词块接受性知识尽管保持较差,对输出组的优势变得相当微弱,其测试结果仍然是最好的;但词块产出性知识的保持远逊于输出组,被其大大反超。
输出组恰恰相反,对目标词块的接受性知识保持最好,基本全部保持,而产出性知识虽然有所衰退,但显著反超了显入组,遥遥领先于所有其它组。首先,不提供词义的配对任务实际上是建立词形—词义关联的过程,促使学习者自行推测,反复推敲目标词块的意义,以及应用验证这些过程。这增强了学习者对目标词块的理解,也促进了输入向吸收的转化和词块的真正习得。其次,以产出为目的输出任务是通过学习者本身的内部机制将注意力引向需要用于输出的目标词块,这种影响比外加的输入强化所产生的影响强大,不仅能够促使学习者注意到目标词块,而且能够促使他们采取认知要求较高但也更为有效的策略对目标词块进行进一步加工。最后,输出任务又驱使受试从语义加工转向词形加工,对词形也进行了较多的维持性复述,可以说这组对目标词块的加工比较全面。也正是由于输出组对目标词块的接受性知识保持最好,其在即时后测中的特殊性(产出性知识得分率超过接受性知识)消失了,与其它组统一了词义保持比词形保持更长的趋势。
本研究验证了意识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得出以下结果:显性强化方式促成了更高层次的意识,对目标词块附带习得起到了积极作用。并提出有效的二语词块教学及学习方法:在以文章阅读理解为主的教学中,教师应采用适当的强化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词块的意识层次和加工层次,并且兼顾到词块的产出性知识和接受性知识的全面习得。教师应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显性输入强化和输出结合的方式,促进学习者对词块进行全面的精致加工。
[1]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 Longman Group Ltd.,1985.
[2]Rosa, E. & Leow, R. P. Awareness, different learning conditions, and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J].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2004(2): 269-292.
[3]Robinson, P. 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Tomlin, R. & V. Villa. Attention in cognitive sci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94(2):183-203.
[5]Truscott, J. Noticing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critical review[J].SLA research, 1998(2):103-155.
[6]Adams, R. L2 output, reformulation and noticing: Implications for IL development[J].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2003(3):347-376.
[7]Gass, S., Svetics, I. & Lemelin, S.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Attention[J].Language Learning,2003(3): 497-545.
[8]Hanaoka, O. Output, noticing and learning: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ole of spontaneous attention to form in a four-stage writing task[J].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007(4): 459-479.
[9]Schwartz, B. On explicit and negative data effecting and affecting competence and linguistic behavior[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3(2):147-163.
[10]VanPatten, B. Evaluating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erms, linguistic feature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J].AILA Review,1994(11):27-36.
[11]Robinson, P. Attention, memory and the “awareness” hypothesis[J].Language Learning,1995(2):283-331.
[12]Robinson, P. Attention and memory during SLA[A].C. J. Doughty & M. H. Long (Eds.) 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2003.
[13]Peckham, D. W. Attention and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s of instruction on awareness[D].University of Pittsburgh,2000.
[14]钱国英,游旭群.概念性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熟悉性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7(1):45-47.
[15]刘丹丹.输入强化时机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16]Dekeyser, R. Learning second language grammar rules: An experiment with a miniature linguistic system[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1995(3):379-410.
[17]Laufer, B. & Hulstijn, J. H.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The construct of task[J].Applied Linguistics,2001(1):1-26.
[18]Barcroft, J. Effects of sentence writing in second language lexical acquisition[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2004(4):3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