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荔
(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近年来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也得到了增强和提高。对医护工作者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职能部门,是在高危环境下进行的护理工作,是进行危重患者抢救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尤其是脊柱手术,实践性强,连续性强,无菌要求高,风险程度高。手术室护士应以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为重点开展护理工作,故回顾性审视脊柱手术中的护理不安全隐患,做好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和防范措施,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1.1 与术前空气消毒质量有关
空气消毒不达标,术前30 min湿拭房间物表不彻底,通往外走道的门进出不能及时关闭,术中C形臂透视串房间,易造成交叉感染。
1.1.2 与器械暴露时间太长有关
由于脊柱手术时间较长,术中用的器械不能妥善保管,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较长,造成器械的污染。
1.1.3 与医护人员自身操作有关
跟台的医护人员着装不当,洗手、消手不规范,及实习或进修的的医护人员管理不当。
正确的手术体位与手术成功是否、术后恢复快慢有着紧密的联系,体位安置不当会使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引起褥疮。约束带使用过紧或上肢外展过度,会引起神经损伤。体位垫防止不当,会阻碍全身循环或呼吸。
手术室使用的仪器设备较多,比如高频电刀,C臂机等,手术前未检测机器性能,不能做到定期维护保养,使得术中临时出现故障,台上电刀等固定不牢,使其脱落和污染。患者身上佩戴金属物品,升降台或台上金属器械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造成患者皮肤电灼伤。
全麻患者对外界感觉能力、肌张力及各种保护性反射消失,对麻醉完成后,需要改变体位的手术时,未能做到妥善保管气管套管或尿管等,使其管道脱落。
术中未能正确执行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手术清点制度。操作不当引起的细小器械弹出,方向不明;术前未检查器械的完整性,传递前忽略检查;术中临时添加的用物,未能及时记录,不能做到心中有数。
由于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术前消毒和术中大量输液、长时间手术切口暴露会散发大量体热,会导致患者体温下降,从而增加了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
每天做好术前空气消毒的监管,术前30 min擦拭房间物表,不遗漏任何角落,擦拭的顺序以手术床为中心向外周扩散,减少房间内人员的外出频率,C形臂转移房间避免走外走道。对于医护人员应做好无菌观念及外科洗手的培训,定期考核。手术台的管理,避免手术器械长时间暴露自空气中,不用的器械用无菌单覆盖。
脊柱外科手术大多需要全身麻醉,需要在俯卧位下进行手术。患者在平车上麻醉后由麻醉师、护士及手术医生共同将患者轻轻搬到手术床上,将患者翻转成俯卧位(注意保持头、颈、胸椎在同一轴线上),双上肢自然弯曲放于床头两侧托手板上(外展不超过45°),头部放于凝胶俯卧位头架上至床头(注意保护眼睛和颜面勿受压),胸部、下腹部耻骨联合处各置长方形体位垫(胸腹悬空,防止影响呼吸和循环),小腿前胫横直一长方形体位垫(双髋双膝关节屈曲20°~30°,足趾悬空),约束带松紧度适宜。手术结束后将患者翻身平卧时,动作轻柔缓慢,需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等。
应有专人负责对特殊仪器的维护保养,护士应了解各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将术中所需使用的仪器,术前检查仪器的性能,各衔接处是否完好,使用时正确安装,术前检查患者有无金属物品或解除金属导体,以免电灼伤。掌握各手术所需用的输出功率数值,严禁超出仪器安全值范围使用。
腰椎患者在全麻完成后,由平卧位改成俯卧位,首先在改变体位前先检查各管路固定情况,必要时加强固定,待翻好身之后检查各管路是否有脱落、弯曲不畅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洗手护士与器械护士均要认真清点台上所有用物,包括各轴节,并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若术中临时添加物品,需经两人清点正确后及时按规定记录在护理单上。巡回护士密切观察手术进展,随时准备好应急物品。
因脊柱手术长及术中大量输液会散失热量,应将房间温度提前调至22℃~24℃,湿度调至50%~60%,应将输的液体或血液放置恒温箱里,恒温箱调至37°左右,冲洗液应将温度调至40°左右,减少患者热量流失。
综上所述,医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完善防护设施;加强对医护人员是防护知识宣传教育,预防和降低医护人员因不良习惯、不当操作造成的伤害,查找工作中的不安全隐患,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其“慎独”精神,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