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艳
(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山东 潍坊 262500)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到本院就诊的100例患者(未进行严格的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实验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到本院就诊的100例患者(实施严格的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实验观察组。实验对照组中一共男56例,女44例,其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为(44.27±11.42)岁,病程为2.4-4.9年,平均为(3.21±0.69)年。实验观察组中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为(45.02±10.97)岁,病程2.3-4.8年,平均为(3.18±0.71)年。本次研究的内容和规划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给予许可,所有的患者以及家属也对本研究的内容和规划比较了解,并自愿同意参与本次试验。经统计发现,两组患者在病程治疗方面以及发病年龄方面均未表现出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适合于后续实验。
实验对照组患者未进行严格的护理风险管理,实验观察组实施严格的护理风险管理。呼吸内科病房有着多种潜在的风险因素:(1)因专业技能不足而引发的护理问题;(2)因责任性不够而引发的护理问题;(3)因环境搭配不善而引发的护理问题;(4)以护理人员自身的原因而引发的护理问题。为改善潜在的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实施策略,详细如下。
1.2.1护理风险因素在医院护理病房中的识别和处理
对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其培训的内容需要包括制度管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护理流程培训以及医疗事故处理培训等。造成护理风险的因素很多,需注意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轻还礼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压力,从护理人员本身上降低护理风险的产生。
1.2.2护士责任制对风险因素的处理措施
在消毒隔离方面,护士需要严格按照医院的护理规章制度,为患者提供干净、清洁、卫生的服务环境;在输液治疗方面,护士需要再次确定药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避免低级错误的发生;在病历记录方面,护士需要在定期的时间协助患者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监测,并填写护理记录,定时检查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将搜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定期的分析,以便在短时间内及时解决。
(1)分别调查和统计实验观察组和实验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质量,其详细分为病房管理的护理评分、危重患者的护理评分以及基础护理的评分,具体评分要求参照参考文献。(2)分析和统计实验观察组和实验对照组中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比例,其详细划分为护理意外的发生概率、护理技术缺陷发生概率以及责任差错发生概率等。
实验采用SPSS19.0软件对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实验材料间的比较则用t检验,数据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差异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实验对照组在病房管理方面评分指标、基础护理方面评分指标以及危重护理方面评分指标均表现出显著高于实验对照组的现象,且两组材料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是4.00%,其远远低于实验对照组的35.00%,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呼吸内科的临床效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等。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确立再次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其也是制度实施的最根本目的。另外,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了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警惕性,避免了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管理的实施和开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护理人员乃至整个医院带来温馨的工作氛围。
本研究表明,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地提升病房管理方面的评分指标、基础护理方面的评分指标以及危重护理方面的评分指标,并且,其还有助于改善多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如技术问题、责任缺陷、意外发生等,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护理风险管理为患者的恢复和治疗提供了和谐的环境,加强了医院病房中护理人员的护理规范,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其次,护理人员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了不良事件在医院中的发生概率,从根本上提升了医护人员的综合水平。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的提升患者在呼吸内科护理的临床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