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娟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门诊,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急诊科中输液是其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但在输液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类医患纠纷,最终降低治疗及护理的效率[1]。因此,分析输液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尤为关键。本文主要研究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预防对策,并作如下报道:
回顾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输液治疗中常见的问题,并将实施预防性护理对策的56例作为研究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为12-71岁,平均年龄(45±1.39)岁。而实施常规护理的另42例为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为13-72岁,平均年龄(46±1.95)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的输液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分析输液护理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同时,开展预防性护理对策。
1.2.1 问题分析
年轻护理人员穿刺技巧比较生疏,极易造成患者皮下肿胀或疼痛等;急诊输液室的人员嘈杂,患者无法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下进行输液;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较少,极易增加患者的负性情绪;输液时,护理人员的巡视次数较少,极易产生焦虑、烦躁的心情;部分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甚至忽视患者的询问,极易引发护患纠纷;急诊输液的患者年龄相差较大,且陪护的家属多,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较差。
1.2.2 护理对策
①强化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力度:医院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让其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针对年轻的护理人员,医院还应强化其穿刺的能力,提升护理质量。
②创建良好的输液环境:在病房内放置绿色植物,缓解患者对输液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应做好输液室的清洁工作,定期通风;强化对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尽量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③强化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急诊输液患者的发病较急,患者焦虑、担忧的负性情绪较多;护理人员应强化对其的心理指导,告知患者治疗的原则,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进而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
④加强护理规范的执行力:医院应严格要求护理人员,并要求其做好输液时患者的各项指标记录。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强化对患者的巡视力度,一旦发现患者有异常,须及时告知主治医师。
记录两组护理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同时,采用本院自行拟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护理后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100分,分数在89分以上即为非常满意;分数在70-89分之间即为满意;分数不足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将本次研究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频数与百分比用于表述计数资料,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时,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56例研究组护理后发生护患纠纷1例,发生率为1.79%;42例对照组护理后发生护患关系7例,发生率为16.6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研究组护理后的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分别为37例、18例、1例,总满意度98.21%;对照组分别为20例、13例、9例,78.57%;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输液治疗能够让药物快速进入到患者的体内,进而提高药效;而急诊输液室内的患者种类较大,且人流量多,所需药品的种类多样,使得护理难度较大;此外,急诊室患者的病情进展较快,对其的护理不到位,极易危及到患者生命[2]。传统的急诊输液护理中,常会出现护理人员护理技术不到位、服务态度冷漠等问题,影响护理效果,甚至还会延长患者住院的时间。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减少急诊输液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最终提升急诊室综合服务的水平尤为关键。本文主要是通过调查分析急诊输液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预防的对策,其效果显著。这是由于预防对策中:①着重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改善护理人员服务的态度,提升护理人员综合服务的水平。②护理人员通过创设良好的输液室环境,不仅能够缓解患者及家属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而且还能提高患者舒适度,进而避免不良事件发生。③通过强化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以及护理规范的执行力,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整体服务的水平,改善护患关系。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近似于谢彩琴等[3]研究所得结果。
综上,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分析常见的问题并实施预防性对策,能够有效预防护患纠纷,改善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