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渺,劳素银,王雪珍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ccu,广东 佛山 528000)
CCU是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较为复杂、繁琐,突发事件较多,具有较高护理风险,要求护士病情汇报能力高效准确[1]。本研究分析了在CCU护士病情汇报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
在我院选取20名CCU护士,在职时间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均知情同意,利用数字表法均分护士,观察组(n=10)护士25-45岁,中位年龄29.6岁;对照组(n=10)26-56岁,中位年龄45岁。对比2组护士临床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对照组护士行常规沟通方式:护士需要主动沟通患者,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了解患者内心状态等。
观察组护士行SBAR沟通模式:(1)构建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给予组员实施整体培训及考核,培训及考核内容是SBAR沟通模式相关性知识,护士长需要对整个病区培训进行负责,组员需要对分管责任护士实施培训和考核并确保责任护士在考核合格后上岗。(2)培训。培训手段是集体授课、情景模拟训练、病例分析及交接班时现场演练等[2],培训内容涉及SBAR沟通模式概念、使用原因、优势、临床意义等,制定计划并给予组员安排授课,每周二晨间大交班后20min给予全体护士实施培训并在每周五下午4:30至5:00给予组员实施情景模拟训练,鼓励所有护士积极参与并持续培训3个月。(3)执行组长负责制。组长需要对组内成员掌握SBAR沟通模式情况进行评价并需要每月组织1次模拟情景演练,向医生汇报,给予组内成员考核并及时反馈,促使全体成员更加了解SBAR沟通模式相关性知识[3],促进SBAR沟通模式在CCU广泛使用。(4)具体措施。利用邵逸夫医院病情汇报模型实施SBAR沟通模式,SBAR沟通模式具体指:S指报告者姓名、科室、患者姓名、床号及患者存在的问题;B指患者主诉、问题依据、问题分析;A指患者异常反应、给氧状况、异常报告值、心态及问题评估、要点观察;R指已经执行的护理措施、处理问题建议。
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利用本院自拟调查问卷统计。
对比分析数据时使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行x2检验(率),统计学意义存在的标准是P<0.05。
观察组护士专科理论考核成绩(92.1±3.6)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1.66%(11/12)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护士专科理论考核成绩(80.6±1.8)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50.00%(6/12),t=9.8976,x2=5.0420,差异明显,P<0.05。
CCU患者在临床上常见,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及时抢救治疗,同时需要给予患者加强护理干预。临床分析发现,护士、医生沟通效果好坏可直接影响患者护理质量,基于此,临床上提出了SBAR沟通模式,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SBAR沟通模式基础是证据,属于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的沟通方式,在紧急情况下,可保证准确传递信息,曾应用于美国海军核潜艇、航空业等领域,在国家护理工作中,属于护士向医生汇报病情的模式,显示目前发生了什么、诱发原因、我认为问题是什么、如何有效解决,属于沟通程序,将其应用于CCU护理工作中,可促使护士专科水平明显提升、医护队伍团结协作、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展现优质护理内涵。临床实践发现,若护士专业水平不足,可导致护士在遇到病情变化时不能正确及时判断,不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可导致患者抢救不及时。另外,低年资护士并不能熟练运用SBAR沟通模式,尤其是评估和建议方面并不能做到及时准确,因此,交班过程中,年轻护士需要多学多问,通过大量模拟及实战迅速增加自身专科水平。将医护交流方式统一,可提高交流有效性并促使医护队伍团结合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耗时均明显缩短,可确保医护沟通渠道更加畅通并促使医生对患者病情做出更为快速的准确判定。以往护士在实施护理时注重严格执行医嘱而忽视了分析、排序及决策等步骤,实施SBAR沟通模式可促使护士明确如何有效汇报并促使护士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促使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提升。另外,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病情进行仔细观察、执行优质护理、给予患者实施正确评估及及时反馈均可以促使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升。
本组研究结果:观察组护士专科理论考核成绩、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护士。
综上,在CCU护士病情汇报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