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评价

2018-01-29 15:57郭忠敏季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桡动脉血肿冠心病

郭忠敏 季英

临床统计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已位居第一位,高于肿瘤的致死率,冠心病全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主要类型之一,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病理学改变,进而造成心肌细胞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脏病变[1]。目前临床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应用过程中取得积极的效果,但同时由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导致患者治疗后的痛苦增加,本文通过在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管并发症中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改善渗血、淤青、血肿、皮损[2]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减轻患者痛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两组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患者[3],冠状动脉介入途径均为右桡动脉[4]。8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46例,女38例,年龄62~70岁,平均年龄为(59.3±10.4)岁;8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45例,女39例,年龄63~72岁,平均年龄为(60.1±9.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研究价值。

1.2 方法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除了常规治疗外,给予术中护理干预,包括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病情监测等。

持续心电监护: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变化,记录心律、心率、ST段和T波的变化,术中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心律失常、再灌注心律失常和室颤;严密血压监测:术中持续监测血压的变化,记录动脉内压力,由于术中容易发生心律失常,而动脉内压力的变化见于心律失常之前,所以监测动脉内压力变化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前兆,可以及时进行抢救,术中当发现动脉内压力出现变化时应立即通知医生,作出及时的应对措施,术中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低血压出现[5];时刻病情监测:术中患者容易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医护人员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痛症状的出现,临床医治过程中有大量病历显示患者术中出现胸痛症状,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给予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对于仍不能缓解疼痛的患者需进行造影查明原因,然后给予对症的药物治疗,同时医护人员应不断地给予患者鼓励、劝慰等言语支持[6]。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夜醒次数、做梦次数、睡眠深度、平均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睡眠夜醒次数、做梦次数、平均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等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用%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84例并发症发生情况:渗血2例;淤青1例;血肿1例;皮损1例,共计5例,并发率为6.0%。

对照组84例并发症发生情况:渗血4例;淤青4例;血肿3例;皮损4例,共计15例,并发率为17.9%。

观察组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睡眠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夜醒次数为(2.18±0.41)分,做梦情况为(3.16±0.61)分,睡眠深度为(3.11±0.37)分,入睡时间为(2.74±0.41)分,总睡眠时间(3.13±0.51)分。观察组患者夜醒次数为(1.45±0.37)分,做梦情况为(2.13±0.52)分,睡眠深度为(2.71±0.41)分,入睡时间为(1.84±0.39)分,总睡眠时间(2.94±0.38)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成为临床的首选治疗方案,而由于桡动脉的供血特性[7],临床上实行此法治疗时往往会出现血管并发症,比如:渗血:桡动脉止血器撤除后未进行压迫止血;血肿:由于介入时操作不当造成患者动脉血管后壁渗血导致血肿;淤青:压迫时未压迫血管穿刺点,造成压迫部位出错导致淤青;皮损:腕围比较小的患者具有骨突磨损的特征,导致腕带的延展性和弹性较差,导致介入时局部受压明显造成局部皮损[8]。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夜醒次数、做梦情况、睡眠深度、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评分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管并发症中具有积极作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度,建立友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和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睡眠状态,减轻患者的痛苦,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1]任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7):13-13.

[2]黄金莲.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J]. 海南医学,2013,24(4):616-618.

[3]刘诗雨. 护理干预在预防冠状动脉介入并发症中的作用[J]. 特别健康,2017,18(22):105.

[4]刘燕飞. 护理干预在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2):221-222.

[5]崔玉焕,周萍,韩晓霞,等. 心血管介入治疗致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干预[J]. 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3(1):87.

[6]林小洁,张敬文. 护理干预在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 [J]. 护理研究,2015,29(3):334-335,336.

[7]张彩虹,丁飚,高美芳,等. “手指弹琴”锻炼法在预防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并发症的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3):1942-1944.

[8]杨静. 冠脉介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干预[D].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桡动脉血肿冠心病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桡动脉造影验证桡动脉变异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