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2018-01-29 15:54
唐山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佛家天人合一儒家

陈 静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济南 250100)

以往我们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破坏了自然环境,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短缺,等等。近些年来,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如何去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福祉,还关乎民族的未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一个重要的命题,其蕴含的仁爱待物、自然无为、慈悲情怀等思想在客观上涉及了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一、“天人合一”的含义

天人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合起来看”,并将人们对天人关系的研究称作是“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1]。对于天与人的关系,古人有不同的观点,或认为天人相分,或认为天人相合,即“天人合一”。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天人合一”是天人关系的主流观点。钱穆先生甚至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质,可以‘一天人,合内外’六字尽之。”[2]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十分贴切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何谓“天人合一”?人们对“人”的理解没有分歧,即芸芸众生中的人,而“天”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哲学家笔下,则有不同的涵义。当代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曾对“天”的涵义进行过总结,他说:“大致说来,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3]楼宇烈先生则认为“天人合一”中的“天”,指的是“自然之天”和“天命之天”[4]。

天的涵义丰富,“天人合一”的涵义自然也是不单一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与自然合一是“天人合一”中重要的一部分,而这部分内容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联系,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二、“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系

中国古人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古人之所以会这样认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天地万物是同源一体的。万物同源的观点在儒、释、道三家的学说中都有相关的言论。如儒家言“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5];道家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6]13“以道观之,物无贵贱”[6]102;佛家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7]310,认为对待事物要等量齐观,一视同仁。

基于万物同源的理论,古人认为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都是平等的,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对于怎样具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儒、释、道三家各有不同观点。

(一)仁爱待物

儒家认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对自然万物怀有仁爱之心。孟子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8]559主张将人的爱由爱亲人推及为爱人民,再推广到爱万物。汉儒董仲舒言:“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9]将孟子之“物”具体化为鸟兽昆虫等自然之物,董仲舒认为如果只是爱护百姓,不爱护鸟兽昆虫,也是称不上“仁”的。宋代的张载也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10]这个“民胞物与”的理念,认为百姓是其同胞,而世间万物是其同类。在张载这里,儒家的仁爱之心覆盖了万物。

儒家仁爱万物的具体表现,即“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儒家强调“取物以顺时”,尊重万物的生长规律。如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8]32-33荀子虽然高度宣扬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制天命而用之”[11]21的言论,但其也强调尊重万物生长规律的重要性,其言:“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鼈鰌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鼈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11]105儒家这些言论是强调农业、林业、渔业等要顺应时节,但在客观上却明显涉及了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

儒家强调“用之有节”,反对滥用资源。节用的例子在儒家中俯拾皆是,如孔子明确提出,治理一个大的国家,不仅要“敬事而信”,还要“节用而爱人”。《论语·述而》中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12]孔子钓鱼不用网具,射鸟不射还巢栖息的鸟儿。《史记·孔子世家》则说:“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13]。这虽然是孔子用来向弟子子贡解释自己为什么避开赵简子的原因,但他同时也表明了剖腹取胎杀害幼兽、排干了池塘水抓鱼、倾覆鸟巢毁坏鸟卵等行为是不义之举,是不可取的。孔子取之有节的态度实际上含有希望万物得到永续发展之意。此外,儒家经典《礼记》中有“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14]的话语,反对无节制的捕猎,客观上起到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二)自然无为

道家认为若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需要做到自然无为。在道家的学说体系中,自然无为中的自然指的是事物本然的状态。

道家认为人若要自然无为,首先就要效法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5]14老子此言,可以看成一个简单的递推关系,即人应该效法自然。人效法自然,人与自然之间自然就呈现一种和谐的状态。人要如何效法自然呢?王弼为《老子》作注,其言“法自然者,在方法方,在圆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15]15,即方就由它方,圆就由它圆,人法自然,就应该遵循万物的本性。

道家认为要做到自然无为,还应该不妄为。何谓不妄为?《淮南子》对其进行了解释,其曰:“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权,自然之势。”[16]333即不要让个人的意志和愿望,嗜好和欲望去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是应该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办事。《庄子》中有两则寓言,一正一反说明了不妄为的道理。一是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记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6]18-19庖丁解牛可谓是游刃有余,而其之所以能够游刃有余是因为他对牛的内部构造做到了精确的把握,顺着牛的结构进行解牛。另一则寓言是“浑沌之死”。《庄子·应帝王》记载:“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6]51-52倏与忽不了解,也不尊重浑沌的本性,就将自己私人的意志和愿望强加到浑沌身上,所以才导致了浑沌的悲剧。

“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6]63。在道家看来,人如果能够做到自然无为,就能使万物滋生,繁衍昌盛。人若是能自然无为,就不会肆意破坏自然生态及万物固有的本性,从而导致生态失衡、万物受损,最终招致凶祸。这正是庄子所言:“天有六极五常,帝王顺之则治,逆之则凶。”[6]88

(三)慈悲情怀

佛家认为要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具有慈悲情怀。佛家认为,人具有慈悲情怀的重要表现是普度众生。“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17]181佛家虽然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7]310,且一切众生都可以凭借自身内在的佛性成佛。但佛家也认为人在成就自身佛缘的同时,应该去帮助他物成佛。所以佛家有普度众生的弘大理想。“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18]。佛家的慈悲情怀同儒家的“仁爱待物”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但相较而言,佛家较儒家更注重对他人或他物给予帮助和关怀,为了帮助他人或他物,佛家可以放弃自己的权利,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所以,佛家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除了普度众生,佛家具有慈悲情怀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护生、不杀生。南朝郗超在《奉法要》中对“不杀生”作了这样的阐释:“常当矜闵一切蠕动之类,虽在困急,终不害彼。凡众生厄难,皆当尽心营救,随其水陆,各令得所。”佛家认为万物需要爱护,不杀生其实是一种慈悲之心的表现,所以其直言,“不杀是佛种,慈心为良药”[16]333,并把不杀生奉为五戒之首,认为“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17]88。除了遵循这些戒律,佛家还认为应该主动地去释放佛性中的慈悲之心,所以在提倡“不杀生”之外,佛家还提倡要放生,提倡素食主义,拒绝以任何动物作为食物。不杀生、放生、食素都对动物保护起到了直接的作用,而这些生态伦理思想无疑将为我们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养分。

三、“天人合一”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但需要通过利用、改造自然来实现发展的目的。所以,人必须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同时又要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从古至今共同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天人合一”思想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原则,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哲人先贤们提出了许多保护自然资源、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使其可以持续发展的朴素观点。其中很多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我国近年来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建设理念,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借鉴“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很多观点,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将“天人合一”思想与时代结合,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此才能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作出切实的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天人合一”对此具有的积极启示意义,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万物同源”的理论告诉人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平等的,世界上一切生物的生存权都需要我们去尊重;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天人合一”思想能有效地帮助我们认识到自然万物的重要性,提醒我们不能用征服的态度对待自然,而是要用“仁爱”“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才能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我们在一段时间内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这使得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遗留了大量的环境难题。在新时代,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解决这些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生态问题,也需要避免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造成新的环境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需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讲话),恢复自然的宁静、美丽,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

(二)合理协调对自然的开发与保护

人类生存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而如何协调对自然的开采与保护,“天人合一”也能给我们带来启示。人们平等地对待自然,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能做。我们可以看到,“天人合一”虽然强调自然的重要性,强调人对自然的爱护,但并不禁止人们开发自然,而是提示人们在开发的时候应该顺应自然,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达到一种自然无为的状态。

恩格斯曾经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9]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终必然将会威胁人类的生存。根据我国史料记载,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淹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

所以,在新时代,我们需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使人们对自然的开发与保护趋于合理。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言:“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三)运用哲学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毋庸置疑,社会的进步得益于科学及其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配合。不断发展新科技使人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更为行之有效。但我们不能以科技思维来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为科技在很多时候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我们解决环境难题提供了新办法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如果我们运用不当,也会带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用哲学思维来思考及构建生态文明。运用哲学思维,我们更能全面地看待问题,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从而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以“天人合一”思想观念为指导,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好自然的保护与开发,同时也要依靠科技进步、法律保护、制度创新和制度执行等,只有从全方位对生态文明进行考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早日实现。

猜你喜欢
佛家天人合一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
“坠我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