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梁漱溟思想的两次转向

2016-12-08 13:30胡慧洁
青年时代 2016年20期

胡慧洁

摘 要:梁漱溟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新儒学的倡导者之一,其思想经历了复杂多变了过程。研究梁漱溟思想的深刻内涵,则必然要从其思想起源和转变入手,梁漱溟思想的转向大致可以概括为“由西方功利主义到佛学出世论”、“再由佛学转向新儒学”两个转折。梁漱溟思想为何经历过多次转变,转变过程是怎样的,以及转变的结果是什么,这将是本文着重讨论的。

关键词:梁漱溟;思想;功利主义;佛家;新儒学

凡思想家,其思想发展必经历萌芽、发展、成熟这三个阶段,而其中,“发展”这个阶段则最为复杂,以梁漱溟思想为例,其思想发展过程中,充满了人生信仰树立和破灭的巨变,也经历过自杀和重获希望的飞跃,佛学与入学的纠结甚至对立也是后人对梁漱溟整体思想的“断言”。据梁漱溟所说,其一生追求探索两个问题,一为人生问题,二为社会问题。这两大问题也是其思想闪耀复杂多变的载体。梁漱溟归宗儒学之后,有人认为其思想算是落叶归根,这可从其思想启蒙和萌芽时期求得线索。

一、梁漱溟思想的萌芽

梁漱溟生于1893年,出身于晚清官宦之家。其早期家庭教育则相对具有以旧为主的特点,其还无法摆脱是时家庭环境及文化自觉的影响。而梁漱溟进入中小学后,其教育则以新学为主。究其原因,其父起了很大作用。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倾向维新变法,身处新旧交替的局势,受西方功利主义思想影响颇深,因此,梁漱溟的启蒙读物中并没有儒家典籍,而是以新知识为主的西方读物为主。但梁漱溟五岁时启蒙的第一本书是《三字经》,无形之中也为其最终归宗儒学奠定基础。今日来看,也可称其为一种对原文化的不自觉的回归。梁漱溟父亲开明的家庭教育,对梁漱溟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梁漱溟产生了自信自强和特立独行的性格。梁漱溟在晚年《人心与人生》一书中说,自己一生之中的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西洋功利主义思想,二是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三是中国人的儒家思想。我们则从这三种思想的转向入手,追溯梁漱溟为何转向。

二、第一次转向:“西方功利主义”与“几近自杀”

梁漱溟中学时,性格傲慢,出语夸大惊人,其强大的自学能力和聪慧的头脑让其相信没有不能自学的功课。梁漱溟不重视国文,而且很少看中国旧书,喜欢看新式报刊杂志。当时他认为,自身有一个价值标准来评判一切事物和人,这就是凡事看它对人有没有好处。当时他还没有接触西洋的“实用主义”思想,但是他当时的这些价值标准和西洋功利主义思想较为接近。梁漱溟这样的价值标准受到父亲梁济的影响颇深。据梁漱溟文章中提到,梁父思想注重实用,注重实际。梁父非常看不起那些只会读书写文章的腐儒,他在政治思想上也倾向于维新派。因此其对梁漱溟的早期思想影响甚重。梁漱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也为其思想的独特性注入了活力。

梁漱溟在这一时期思想转变的真正原因,是他工作之后所见所闻。1911年梁漱溟中学毕业,他参加工作进入报社当记者。梁漱溟作为报社记者,亲眼目睹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政治交易。这些肮脏龌龊甚至卑鄙下流的手段深深打击了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梁漱溟,也打击了其原来信奉不移的功利主义思想,梁漱溟从充满热情来改造社会迅速进入一种莫大的痛苦和失望之中。梁漱溟曾说,作新闻记者约一年余,读书少而活动多,与社会接触频繁,渐渐晓得事实不尽如理想,对于革命,政治,伟大人物等皆有“不过如此”之感,以前在家庭在学校所遇不到的下流鄙俗之事,此时却看见了,这引起我对人生感到厌倦。梁漱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精神危机,1912年在南京和北京,梁漱溟两次投水自杀,但都没有成功,这却促使梁漱溟加速向佛学转变,转向出世、思考人生问题的路径。

三、第二次转向:佛学出世思想与“找到生活的意义”

梁漱溟转向佛学也可从其中学时期寻得端倪。梁漱溟中学时就经常找佛书来读,而真正转向佛学、决定出家则是在梁漱溟两次自杀未果之后,辞去报社记者工作,回到家中,万念俱灰,剃光头发,潜心佛法,开始了人生问题的思考。梁漱溟再次凭借自己超强的自学能力自学佛经,并取得了出色的成就。梁漱溟成为中国近代的著名佛学学者,佛家思想自此也伴随了他一生。他晚年也强调,自己一生都是佛教徒。梁漱溟在此期间,一直在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他想找到人生的意义并为之付出所有精力。1916年,梁漱溟的《究元决疑论》发表。其主要内容为批评古今中外各家学说,唯独尊崇儒学。这篇论著受到学术界的广泛热议。1916年底,蔡元培读到这篇文章并产生兴趣。不久后,蔡元培便要求梁漱溟进入北大教印度哲学。自此,梁漱溟的佛教思想发生动摇。梁漱溟在北大任教期间,在后人看来,则是其一生思想转折最为重大的时期。梁漱溟苦苦思索的人生的意义,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最终的答案,这就是:新儒学。

四、最终的归宿:新儒学

梁漱溟重归儒学有外在影响也有内在因素,总而言之,就是交融汇合的时代音符与百转千回的人生坎坷相辉映,造就了中国近现代史中引以为傲的思想的诞生。

梁漱溟到北大任教前,因故去了一次南方。期间目睹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重大灾难。这种体验给梁漱溟的内心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他回京写出文章《吾曹不出如苍生何》,号召全国舆论停止军阀混战,这也标志着梁漱溟此时已经有了“首先抛弃佛学,转回到儒学”之心。

其转向儒学还有一个重大事件就是其父的自杀。梁漱溟因忤逆父亲而导致父亲以死以殉传统文化。这也造成梁漱溟心中深深的愧疚。梁漱溟此时放弃佛教信仰归入佛学,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父亲的一种赎罪。

梁漱溟进去北大以后,与所交之友意趣相投,思想上产生了激荡,生活价值逐渐回归,梁漱溟感到充实和满足,他再次体会到现实的美好,出世的想法也逐渐消失。梁漱溟自己认为真正促成他思想转变的是一次彻底的觉悟,1920年梁漱溟在家补写讲稿时,顿生觉悟。梁漱溟说“此时于东崖语录中忽看到‘百虑交锢,血气靡宁八个字蓦地心惊:这不是恰在对我说话吗?这不是恰在指斥现时的我吗?顿时头皮冒汗,默然有省。遂由此决然放弃出家之念。”

梁漱溟在北大教学时,发表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文。自此,梁漱溟完成了其最后一次思想转向。梁漱溟的思想转向是他将自身的人生问题与是时的社会苍生问题融入思想担当之中,其作为知识分子的善良和勇敢,也成为其思想中为被人称道的一点。梁漱溟此后的《乡村建设思想》则是其实践自身学术思想和人生理想的一次实验和尝试,固然因为时事纷繁,时局动荡而夭折,但是其广阔的思想,超人的胆识,为我们打开了理论与实践的全新世界,其之后的著作,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框架内阐述自身的主张。因此,梁漱溟思想进入了深度成熟和稳定时期,新儒学也作为对当时和后世都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找到了自身应有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8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993.

[2]梁漱溟.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梁漱溟.人生至理的追寻:国学宗师读书心得[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4]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5]柴文华.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6](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7]郑大华.梁漱溟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郑大华.梁漱溟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