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临清市潘庄中心卫生院,山东 临清 252664)
预防接种是现代常用的一种疾病免疫方式,其主要方式就是应用疾病疫苗[1]。在国家相关规程的规定下,由相应的医疗人员对适宜的对象进行接种,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案[2]。无缝隙优质护理则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一种常用的护理方案,通过无缝隙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也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新措施[3]。所以在本次研究中,探究将无缝隙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
选择我院接种门诊中收治的2015年3月至2016年5年9月间收治于进行预防接种的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接种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60例患儿;研究对象年龄为1-5岁,平均年龄为(3.1±1.6)岁,所有患儿不含有其他器质性疾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有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正常的精神功能。所以患儿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接种人员进行随机电话随访,指导接种儿童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进行护理,并回答接种人员的相应问题。实验组患儿则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方案,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在开始接种时,就由护理人员对接种人员进行相应的资料发放,其中包括免疫接种的目的和相关疾病的知识,以及疫苗的相关知识点,确认接种人员阅读完成后,由本人签字后护理人员回收,在对其进行发放健康知识小册。这种人员在离开接种中心前,护理人员应当收取接种人员的相关联系方式,并告知其如果在接种后七天内有发热、腹泻等不良反应时,应当及时联系相关医务人员。
当患儿在接种后,护理人员应当做好电话随访工作,告知患儿在接种后应当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使自身的抵抗力长期处于最佳状态。并且在接种后三天内,接种人员应当注意饮食,多吃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c的食物,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如果疫苗容易引起腹泻,接种人员应当在接种后1-3d内减少高纤维类和油腻类食物,如果患儿呕吐或腹泻,症状较为严重,必要时可以遵循医嘱,应用一些止泻药和止吐药。
如果患儿症状较为严重,则需要加强观察,多喝热水,注意保暖,1-3d症状无缓解,则应当立即就医诊治。同时,如果患儿在接种过程中挣扎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可以采用用糖或小玩具等物品或零食,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并与患儿在不影响接种的前提下进行交流沟通,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以避免患儿在接种过程中哭闹或挣扎。患儿在进行接种后,其家属应当严格按照分发的健康小册进行自主护理,发生异常时则应当及时报告免疫技术人员。如果患儿需要进行热敷,则需要将温水温度调至50℃以下,并隔一层布进行热敷,热敷时间不可超过20min。
采用自主制定的接种满意度调查表,而不良反应则包括发热、腹泻、呕吐、创口感染等。由相关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接种配合度。
本组所有资料均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患儿接种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就目前来说,各种病症都威胁着现代人群的健康,疾病发病后,也可能对患者的生理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极大的提高了现代人群的发病率、住院率,甚至可能导致多病并发,导致死亡。而及时接种疫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儿的病痛感[4]。WHO则推荐每年的疫苗应当优先应用于儿童或其他高危人群。研究报告显示,在接种疫苗后,能够有效降低相关疾病30%-40%的发病率,是十分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5]。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医疗行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较为严重,而病菌往往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所以,及时的进行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防治病菌所导致的疾病,提高现代人群的抵抗力。
所以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无缝隙护理方案,对小儿预防接种工作进行一定的干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患儿患儿接种配合度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结果说明,在对患儿进行小儿预防接种时,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接种配合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