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丽,陈 玲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100)
脊柱在人体构造中起到保护脊髓、缓冲震荡等作用,属于是人体的中柱,对保持身体的稳定与协调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建筑行业及交通工具的兴起,人们脊柱骨折的发生率也随着提高,该疾病具有病情发展迅速,手术风险较大等特点,而患者者接受手术治疗后需要绝对的卧床养护,由此可见给予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其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1]。本研究主要以8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采用传统护理及自制翻身巾进行辅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质量。现将具体报道陈述如下。
选取本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12例,年龄范围在22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2.7岁,造成脊柱骨折的原因坠落骨折16例,车祸15例,砸伤9例;对照组男性患者为29例,女性患者为11例,年龄范围在21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2.6岁,造成脊柱骨折的原因坠落骨折17例,车祸16例,砸伤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比例、年龄、骨折原因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提高营养支持。告知患者在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定期对病房进行清理消毒,保持病房内通风良好,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通过人工对其进行翻身,避免出现压疮现象[2]。给予实验组患者在进行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自制翻身巾辅助护理,具体的操作如下:(1)采用纯棉线材质的毛巾或白布,尺寸为长120cm,宽80cm,将其铺在患者身下,即肩至髋部位置,同时将患者的双上肢放置胸前,下肢保持屈膝状态,若由两名护士对患者进行翻身则需要站在患者一侧,抓住翻身巾的上、中、下部,有患者头部护士发出口令“1、2、3”同时用力将患者轴线翻起,同时还需要在患者腰部位置放置翻身枕。若对患者进行翻身的由一名护士进行,则需要提拉翻身巾的上、下两端将患者翻起。若果是对骨盆创伤患者进行反身时,则需要采用低坡位进行反身,角度为30°,最好向健侧翻;若果是对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反身则需要将角度维持在30°至60°之间最佳,对患者做轴线翻身[3]。
第一,在对患者进行翻身时需要牢牢抓住翻身巾,防止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第二,注意患者的面色以及其生命体征变化;第三,在对患者进行翻身时需要严密观察患者四肢感觉及运动情况。
根据本科室自制的舒适度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舒适度评估,满分设置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舒适度越高。同时对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的压疮人数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标准差(x(-)±s)来显示计量资料,采用t来检验患者资料差异。患者资料差异比较,P<0.05,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期间护理舒适度平均分为(92.45±2.17)分,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舒适度平均分为(80.31±3.56)分,组间比较(X2=11.492,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共出现1例压疮现象,其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共出现7例压疮现象,其发生率为17.5%,组间比较(X2=47.381,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由于脊柱骨折手术较为复杂,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绝对卧床恢复,其恢复时间较长,活动受限,在此过程中极易出现压疮等并发症[4]。采用翻身巾辅助患者进行翻身,能够有效的增加受力面积,降低患者局部位置受到的压力,减少在翻身时对患者造成皮肤摩擦,对缓解患者翻身过程中的痛苦有显著效果。此翻身措施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翻身时的劳动强度,避免出现颈部和腰部疼痛等职业病的出现。采用翻身巾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进行辅助翻身,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措施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提高患者在翻身过程中的舒适度,降低在翻身过程中出现剧烈疼痛现象,降低卧床期间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②翻身巾在使用后清洗方便,利于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出现,翻身巾可以反复使用,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③制作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推广。
综上所述,采用翻身巾对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翻身不仅在对患者进行移动及翻身过程中提高其舒适度,同时还可以较小降低患者的不适现象,对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此护理措施值得广泛应用。
本文编辑:雷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