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护理模式新探索

2018-01-29 10:59:59鲁殿云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养老心理健康

鲁殿云

(信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一、问题的提出

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5亿,根据相关报道,中国有望在205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数达到6亿,那么随之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将逐步凸显。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服务体系及社会环境的要求。对此,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医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如今,采取有效的措施让每个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成果,共同拥有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

二、老年人心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有关老年人的年龄界限尚未统一,发达国家将大于等于65周岁的视为老年人,而我国目前从已有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得知,依旧以60周岁作为结算点,即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 ]老年人在所有年龄阶段中分属较为特殊的群体,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时代变迁,他们面临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减退,往往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心神不宁、脾气暴躁、焦虑、抑郁或者过于谨小慎微、话多且重复等不良症状。当然也有的表现对事物的两个极端,要不特别喜欢,要不特别厌烦。对待他人的事物漠不关心,极度自私甚至自以为是。总而言之,笔者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大多数老年人在经历子女独立、退休、丧偶及各种慢性病缠身等使得他们内心产生无用感,悲观感等。就此,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正确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为其提供适当的心理保健指导。

三、老年人心理健康护理的新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异军突起,农业、工业、服务业在某些环节早已被互联网技术渗透,比如“传统家电+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 ]近来,中国各地积极开展“互联网+养老”的新模式,推动新的养老产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现如今通讯产业发展迅速,研究人员可以尝试研发专门针对带有老人年护理智能APP的手机,一个手机在手就可以免费实现挂号、送食物上门、家政服务等需求。尽管我国的网络通信已基本覆盖,然而城乡发展的差距依旧存在,比如部分偏远地区并没有网络资源及智能手机等硬件设备。因此,针对长时间无法接触网络或者根本就买不起电子产品的老年人,医护人员更应该增加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第二,尝试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人数据库,以为医护人员更好的为老年人服务提供便利。根据我国的现有行政区域划分来设置详细的老年人数据库,为提供更加全面的养老服务。

第三,社区的医护人员和老年人的接触最为便利,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将老人年集中进行心理健康护理,可以通过典型案例或者游戏的方式疏导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应对其负责的老年人制定专人专册,详细记载其人身经历及当前生活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和变化。留心每位老年人的生辰,定期集中举行生日宴,让每一位老人欢快的融入集体生活。医护人员应该定期充电学习国外先进的心理护理知识,针对每位老年人的个体差异,有目的地进行心理引导。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应具有极大的耐心愿意和老年人进行沟通,用真心对待他们,倾听他们的内心烦恼和郁闷,让他们感受到护理人员内心的真爱。同时积极鼓励老年人多接触不同的事物,培养他们幼时的童真和对世界万物的新奇。帮助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兴趣爱好,如书法、散步、游泳等等。当然在排查中如果发现有悲观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应该及时请专业精神及脑科医生进行医治,以防止病情恶化。社区的医护人员的工作使命更加凸显,应正确评估其心理健康状态,以为其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保健知识。

第四,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各类宣传工作,有力组织社会、市场、个人的力量,参与到养老心理健康的活动中来。探索小规模的养老持续性的市场与政府合作的营运模式。将市场的资金优势和政府的专业人员优势相结合,构建专门针对老年人保障的互联网技术。比如网络指纹认证、刷脸定位等,真正的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针对条件较好的老人,可以尝试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及各类软件设施为其心理健康提供更加优异的服务。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全人类文化素养普遍提升的今天,医护人员在工作时与其服务的对象除了简单的报酬劳务关系外,还更应该付之于真心爱心。心理健康的护理也不仅仅只依靠专业的护理人员,更需要全社会每个人的支持。作为老年人的家人更应经常与其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心理状况等。老年人就如工厂的机器一样,时间长了身体的各种零件会发生潜在的变化,医护人员应该形象地告知老年人这一客观事实,让其具备正确对待的心理。发挥每个人的余热,让每一位老年人在智慧养老的体系中不掉队,真实的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以安享晚年。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养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