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日”现象:历史虚无主义中的新情况
——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

2018-01-29 10:41蒋泽枫徐星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历史教育

蒋泽枫,徐星华

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总拿历史说事,散布历史虚无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1],他们抹黑英雄,丑化领袖,歪曲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近期网络上频繁爆出的比较令人愤怒的“精日”现象便是其中之一。

一、“精日”现象的泛起

近几年,国内已经多次出现“精日”事件。2014年沈阳某中学的少数学生身着“鬼子”和汉奸的服装参加校运动会;2015年成都漫展有多名身着日军旧式军服的青年到现场“展示”;2016年5月29日,联合国国际维和人员日,在某漫展上,两名头戴维和部队“UN”蓝盔,胳膊上缝着五星红旗的人,双膝跪地向一名打扮怪异的日式装扮“少女”磕头;更有甚者,2017年四个青年穿着旧式日军军服在四行仓库门口合影,搞所谓的“夜袭四行仓库”;2018年春节期间,唐某、宗某身着侵华日军的军装在南京紫金山抗战遗址前摆拍,其中一人手持军刀,一人手持带刺刀的步枪,枪上有“武运长久”的字样;2018年2月22日,上海孟某为“泄私愤”在微信群中发布“南京杀三十万太少”等数典忘祖言论,并谩骂、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2018年4月曝光的厦门大学女研究生田佳良在其新浪微博发布的“精日”言论等等。这些言论和行为在网络上迅速传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严重践踏了人类基本伦理道德,极大地伤害了民族感情,引起了所有具有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怀的华夏儿女的愤怒。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微博和微信对此行径予以斥责:“岂能拿民族伤痕当玩笑”!2018年3月29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发言人怒批这种“精日”现象为数典忘祖、哗众取宠。这些表态被各大媒体采用,成为“精日”事件舆情引导的主导声音。

网络上,人们把上述这类人行为称为“精日”,这些人也就随之被称为“精日分子”。”所谓“精日”,就是“精神日本人”,是指那些从精神上把自己视同为日本人的思想畸形人群。这类人群呈现低龄化特点,其中不乏日本留学归国人员;绝大部分“精日分子”都会给自己取日本姓名,比如知乎上的著名“精日分子”Susanoo Izumo;在生活中极端崇拜日本,甚至到了仇恨自身民族、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耻的地步。这些带着深厚媚日、极端反华心理的人群,长期宣扬反党、反国家言论,污蔑、丑化、中伤党和国家领导人,甚至丑化中国历史,对历史事实进行歪曲抹黑,在社会产生了较为恶劣的影响。

二、“精日”现象的产生原因

1.“精日”现象是近些年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出现的新态势

“精日”这个小群体人数并不多,究其言论和行为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自身历史文化的否定和摒弃的历史虚无主义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精日”现象的出现警醒我们要按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要求,高度重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为培育文化自信打牢基础。

2.“精日”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中国思政教育面临新情况和新任务

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思政教育活动贯穿了中小学各个学习阶段,宣传和教育的内容也很丰富,渠道和手段多种多样,诸如各类历史课堂、思政教育课堂、重大节日、阅兵仪式、各种社会纪念活动等,都起到了相应教育作用。升入大学后,高校也同样设置了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高校这个主阵地、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体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但受不良社会风气的不断侵袭和影响,部分年轻人精神思想开始缺钙,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变化。这类人群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是基于从众心理,单纯觉得酷炫、好玩;但政治意识欠缺,浑浑噩噩,不知道尺度在哪儿。于是就把日本文化中一些比较有吸引力的东西投射到整个族群中,对其产生认同感,最后做出触及民族底线的行为。他们对长期以来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产生了一定的厌倦感和排斥感,或者仅仅将学习停留在应付考试活动,获得通识课学分,而不是走脑入心;他们怀有猎奇心理,喜欢寻求刺激活动,相比对很多电视娱乐节目的熟知程度,对抗日战争英雄人物以及经典战役等历史事件却显得十分陌生,甚至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能作出自己的正确认识和判断。这种新情况的出现,必须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3.“精日”现象是长期崇拜日本文化的畸形衍生品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关系。但日本近代历史上的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及战后对战争的反思态度将中日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亚洲最发达国家,吸引了很多中国人的羡慕目光。总有一些人在精神上极端地崇拜日本,崇拜日本的文化、动漫等等,由最初的“哈日”“媚日”,逐步衍生为“精日”。由单纯的经济文化的崇拜,演变为突破政治和道德底线的崇拜,甚至美化侵华战争,贬低和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这其中不排除有很大一部分的“假冒分子”,有意通过一些极端的言论和行为,来吸引人们眼球、搏出位,妄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出名谋财。也有一些“精日”分子,则是心理极度脆弱,在现实生活中受挫后,价值观发生扭曲,通过在网络上大放厥词来发泄心中不满,以此来达到内心满足的变态心理。

4.“精日”现象是一个由幕后组织操纵的预谋活动

据网友调查介绍说:“精日”群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圈子。“非专业精日”是大家俗称的“键盘侠”,仅限于在网上转发、发表奇葩言论;“专业”的“精日”会在线下展开活动。上述精日活动照片里,他们穿的日本军服都非常专业,甚至比拍抗日电视剧的造型还要专业。“精日”对拍照地址的选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是纪念意义很大的地点。2017年8月的“精日”四行仓库事件和2018年2月的精日南京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些精日分子的背后是一个有预谋、有计划的“精日”组织,正是这个组织在运作整个复活军国主义、美化侵略战争、颠覆二战胜利果实的行动。而且这种“精日”活动和日本法西斯的东山再起遥相呼应,如日本APA连锁酒店在客房内放置右翼书籍,其背后必然有日本本国右翼势力的参与。可以看出,日本法西斯已经公开通过一部分极端崇拜日本的中国年轻人进行洗脑,再通过这些年轻人来进行美化侵略战争的罪恶活动。在这样频繁的“精日”活动背后,是否有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其中,通过金钱收买良心尽失的“现代汉奸”,来充当所谓的“精日”分子,利用这些“败类”来破坏我国的网络环境和民族情感,这不仅需要公安机关的认真审查,有时更需要国家安全机关介入和调查,确保对这类“精日”分子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敌外势力予以准确打击,保证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团结。

三、消除“精日”现象的应对之策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深刻领会、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坚决、及时、精准、有效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切实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和水平,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严格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2]“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3]我们深刻领会、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坚决、及时、精准、有效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切实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和水平,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从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高度,认识和看待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高校转型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在意识形态工作上,领导干部要理直气壮、敢于亮剑,敢于发声,要当战士,不要当绅士;要落实责任,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做到一尺不丢、一寸不让。

(二)进一步加强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社科部)是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要做好思政课的“三进”工作,充分利用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国情国史教育。首先,可以利用“05方案”中设置的“纲要”课,加深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史实及内在发展规律的认识。尤其要重视日本侵华史的大众化传播,将这段历史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特别是新媒体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从而使历史教育转化为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懂得没有中国近代历史上仁人志士的流血和牺牲,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怀着感恩和敬畏之心去看待中国近代史,感谢民族英雄。其次,针对一些文艺作品对日本侵华历史的随意戏说的现象要向广大学生予以理性澄清,用充足的历史文献材料揭示其中的虚假面纱,培养大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最后,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实不管是“精日”还是“精美”,都有一定的崇洋媚外思想在作祟。这就需要广大思政教师在思政课堂上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事,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利用身边诸多生活小事,让广大学生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兴盛,感受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幸福感显著提升,分享作为大国、强国国民的喜悦。

2.发挥高校“课程思政”的补充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打造大思政格局,各个学院职能单位要各自守好责任田,同向同行。“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思政课堂的有益补充。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也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内容。在整个“课程思政”建设中,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通识课程都要将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第一要务。所有任课教师不仅应该是学生的知识引路人,同时也要做学生的思想引路人。专业课教师要发挥与学生接触密切的特点,介绍学科模范人物,分享自己的知识和人生经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保驾护航,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开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强调入脑入心,从“考知识”真正转为“学知识”“用知识”,注重教学中的互动引导,使文化知识转化为做人的“底色”。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为基本出发点,结合近代以来中日关系内容,相应地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诸如讲座、社会调研实践、辩论、演讲、校园剧、微电影等宣传展示活动,为广大学生创造“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一种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坚决抵制各类“精日”行为。

4.发挥文博场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精日”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历史观的错误。高校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区位优势,挖掘当地文博场馆尤其是抗战类纪念馆(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抗联博物馆等)的资源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第二课堂”功能。通过仪式性、体验性、参与性的项目,将爱国主义与游学、研学相结合,在现场学习中将爱国变为活化的情感,将爱国主义变为可实践、能落地的实实在在的行动。

(三)减少日本动漫文化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日本动漫业在中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成为被日本动漫游戏文化“洗脑”的一代人,对中国青少年信仰及价值取向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高校各类社团活动五花八门,品种繁多,但针对校园文化中的各类有关日本动漫游戏文化的社团,学校要把好审核关卡,针对其相关活动应注意获得学界的专业支持,坚决杜绝把cosplay侵华日军的丑恶形象作为时髦的荒唐事件发生。

从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史相关问题的研究力度入手,一方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史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方法,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史研究载体的主体作用,形成一批通俗易懂、接地气、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并以特色课程、学术报告、图书杂志、新媒体等方式在校园进行传播推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

(四)加强立法宣传和网络监管

1.做好英雄烈士保护法校园宣传工作

上述精日事件发生之时,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等法律法规,没有将类似“穿日本军服作秀”等严重伤害国民感情的行为纳入法律处罚范围。治安上有扰乱单位、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秩序等。刑法上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等,但既要求聚众,也要求情节严重。如上所述,如果只是单纯的作秀,很难将其一律认定为“扰乱”。对于“穿日本军服作秀”本身,由于缺少现有法律法规支撑,只能以扰乱公共秩序进行教育训诫,最多就是行政拘留。如在上海四行仓库事件和南京紫金山事件中,警方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寻衅滋事对当事人处以治安拘留15天的处罚。由于违法成本过低,致使此类宣传、颂扬日本军国主义等反人类、反文明的标志和行为,特别是以侵华日军的形象羞辱国民、伤害群众爱国情感的恶劣行径事件频发。2018年4月2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将依法惩处直至追究刑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将对屡禁不止的“精日”行为形成高压态势。高校要通过多种途径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

2.加大对高校网络新兴媒介的利用和监管力度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学校和二级学院乃至各个班级均有属于自己的诸如网站论坛、微信、QQ等沟通学习的网络媒介平台。要充分利用这些网络新媒介,传递正确历史史实,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抵制虚无主义、戏说等各种歪风邪气。与此同时,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监管体系需完善。“军服门”事件往往第一时间见诸“微博”“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加之其传播受控性差,极易引发“网络舆情”事件。校园网络中心以及相关各二级学院单位要肩负对校园网络、各类论坛、贴吧、公众号等发布内容的审核、监督、管理责任,并要制定和出台相应网络信息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从源头上净化校园网络环境,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坚决不给类似“精日”群体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言行提供传播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4]。“精日”现象作为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的衍生品之一,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和严厉的打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表现,加强教育和监管力度,引导广大学生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历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近演化态势与特征
题解教育『三问』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