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的实践维度探究

2018-01-29 10:41王丽丽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意识农民生态

王丽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千年大计。要把生态环境像生命一样对待,对山林湖泊草原进行统筹规划,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然而我国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还存在很多难题有待解决。难就难在“思想观念的真正转变”,中国有9亿农民。农民生态理念的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美丽”中国的建设能取得何种结果。

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强调要尊重土地,尤其强调建立生态理念。他认为,树立生态理念才是人类最基本的义务,应该把生态理念的对象扩展至大地母亲。农民是农村生态的直接主体。农村生态建设要求农民以一种新的理念指导生产和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立既要依靠国家财政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还要培育农民的生态理念。通过调查和访谈,本文从实践维度探索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的路径,以期为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提供一点建议。

一、发展农村经济是提高农民生态理念的基础

生态理念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和包括小城镇在内的社会环境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观念,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所以生态理念与生态观念、生态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等同。无论是意识还是理念都受一定时代经济水平的制约。从人性的角度,康德说:“人能够具有‘自我’的观念,这使人无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其他有生命的存在物之上,因此,他是一个人”[1]1。正是人的这种“自我”性使得人性贪婪,过度占有资源以至浪费和破坏环境。中国农民自来坚韧,勇敢,自主性强。自主性导致农民散漫,目光狭小,很难从全局规划和考虑问题,缺乏主动意识,所以单纯去提高农民生态理念行不通。马克思认为,一定的社会意识在一定时代的经济条件下产生。我们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只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建设,需要高瞻远瞩,统筹规划。

(一)国家政策宏观调控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十三五”要推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即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餐饮、休闲旅游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能使融合产生的效益高于单独每个产业产生的效益之和,也就是1+1+1大于3或者叫一产+二产+三产大于3,这样一个最终效果。“十三五”时期,将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这样一个总的要求,保障农民获得合理收入,促进农产品加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以农业为根基,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振兴乡村战略,这无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助力。郁霞秋代表认为:“乡村振兴不应局限在经济建设层面,还应扩展至生态建设等层面。”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国家和政府需处理好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理论上,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之间应该存在平衡点,即我们要认识到自然界可承受和自我恢复的最大限度(这个限度由国家组织专业团队来进行考察和限定),最终数据交予省委省政府,省委省政府需要结合各市、县的具体情况将数据分解,制作规划时,作为重要数据把它下发至各市县,各市县再将数据具体化下发至各乡镇,把此数据的达标情况与经济提升水平综合考量算入业绩之中,不能单以经济发展为指标。必要的时候纳入法律条文,明确惩戒主体、惩戒措施,既有法可依,又执法必严。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日积月累造成的,生态好转与生态意识的建立也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政策化、法制化、习惯化。

(二)利用科技发展循环经济

农业是农村的支柱产业。由于农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导致了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污染,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转变农业的传统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农业废弃物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益,能够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比如在农村加大“三沼”(沼气池在生产中产生的沼气、沼渣、沼液)的使用,利用沼气实现“家庭式微循环”,将养殖业、种植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生态农村。以吉林省为例,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48.07%的农民经常使用沼气,而有32.63%的农民从来都没有用过沼气。这说明在某些省份和地区实现循环经济可行。此外,利用科技使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等在畜牧业中得到有效利用,实现农牧的最佳结合。吸引省外或国外投资开办乡镇企业,既可以变废为宝,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同时减轻自然自我消解的负担。

但是,发展农村经济,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干部的率先示范很难。所以在引进人才、宣传引导、技术支持、资金扶持、人员培训等方面国家必须出面解决。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民众协同作战方能攻克。

二、利用社会意识构成因素间的相互影响提高农民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属于社会意识,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政治和法律思想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哲学起指导作用。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可以通过下述途径。

(一)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

习主席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时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6]无论是山水还是林田,实践的主体主要是农民。农民的民主意识不强,就不会有主人翁意识,就不会视山水为自己的山水去保护,也不会视林田为自家的林田助其修养生息。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形成的小农经济使农民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或依赖“老天”,或依赖“清官”“清天”。即使在现代,在课题组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仍有60%以上的农民会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喜欢听天由命。

有学者进行一次“公民宪法意识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农民对于关于农民基本权利的知识几乎全部答错,这种淡薄的权利意识必然会使他们在权利被侵害时不自知,也不可能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相应地,当他自身的生存权利(生态危机发生时)受到极大侵害时依然会无动于衷。所以普及农民的宪法知识,加强农民的民主选举的权利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培养农民法律意识的基础,也是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开始。但是如何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

第一,民主意识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基础是经济,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78-79。要从事其他的科学、艺术、政治、宗教等活动,人类必须得满足基本生存需要。

第二,正确处理农民和村委会间的关系,加快实现村民真正自治,为培育农民民主意识提供制度保障。农民们应知晓:村民委员会是农民自己管理自己的组织。广大农民群众有权利选举自己喜欢的村委会领导,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决策,进行自我管理,并监督村委会委员的管理工作。农民只有逐渐融入到民主活动中,才能逐渐培养民主意识。调研中,课题组发现村委会的领导在农民当中有一定的威望,当农民遭遇问题首先会想到去村委会。如果村委会的干部素质高能力强,在村民自治过程中,村民选举、决策、管理以及监督上轨道的速度就能加快。

村干部作为活动于国家和农民间的中介群体,具有“国家代理人”和“村庄代理人”之双重角色。道德水平高的村干部威望也高。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大学生村官的产生无疑为农民民主意识的提升打了一针强心剂。

(二)赋予农民一定的环保权利

首先,要对农民进行普法宣传,使农民知晓自己该享有之权利,加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另外要通过对宪法的修改,使环境权也成为农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使农民有权利了解环境状况,在自身的环境权受到侵害时有权利进行申诉并处置,使农民深刻意识到既不能破坏环境,又要有意识地去保护环境。

其次,对我国现有的涉及环保方面的法规要积极地修改和完善。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估法》等,法律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整个社会已然发生变化,尤其是近两年恶化的环境,使我们有必要与时俱进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十六字方针”中有法可依只是前提,如何执法,以及对违法的惩罚措施才真正能够体现法律的权威,没有惩罚措施的法律形同虚设。还要赋予环保部门一定的权力,没有权力就没有权利和义务,赋予他们权力会使他们成为有牙齿的老虎,才会使他们成为环保执法的真正主体。

最后,通过教育改善农民的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议程》指出,通过教育能够改变人们的态度,能够逐渐培养人们参与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对于人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民主决策积极参与度的提升也至关重要。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有两件事,一件您认为应该做,另一件是政府强制去做,您会如何选择?”从调查结果上看,有66.9%的农民选择不做强制做的,或者先做应该做的。只有33.1%的人选择去做政府强制做的。农民不喜欢被强制,但是如果他们能够真心接受,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会欣然去做。如何通过教育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笔者从教育的主体、客体及内容三方面提出建议。

(1)教育的主体包括个人和社会组织。当生态意识得到普遍提升,凡有一定素质的人皆成为生态教育的主体。从人性的角度,人往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就需要社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刺激我为人人,客观上导致人人为我的道德模式的形成。久而久之,当人们关注自然的“被迫性”成为一种习惯之后,生态行为也就养成。另外,需要一定的公益组织通过一定的公益性的活动加强生态意识的培养。

(2)教育的客体包括农民和学生。对于农民的教育可以通过强制,但更重要的应该是采用一种非强制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村的现状是交通、信息相对闭塞。信息化时代,农民获取信息的主渠道除了网络之外仍是电视和广播。笔者建议可以通过电视的公益广告来提升生态意识,也可在电视剧和电影的情节之中附加环保的生动事例,使农民于无声中认识和接受生态。

对于学生的教育,笔者的着眼点是小学生,校领导和老师重视生态,才能把生态理念贯彻到小学的道德教育和日常生活中,才能用制度限制学生的行为,使学生逐渐形成爱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的生态意识,进而外化为学生的生态行为。可以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个通识课程来设置,每个学期设置一定的考试,通过这种强制的方式使人们“被迫”获取生态知识。

(3)从内容上,现在关心生态问题的专家和学者越来越多,其著作也是林林总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关于生态文明的书籍。实际上,《中国21世纪议程》对于小学和中学的课程都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在小学和中学的课程中增加有关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在高校对于大学生开设关于环境方面的课程。然而遗憾的是,我国高等院校并没有普及开设相关课程,各中小学也几乎没有专门的关于环境道德和生态危机方面的专门教育。所以需要通过行政强制的方式把《议程》贯彻下去,尤其是在农村的中小学。为了使生态方面的知识常识化,学习生态知识的行为常态化,课题组建议在国家的层面,由指定的专家研讨制定一套关于生态知识方面的教材,便于学习。

三、利用科技提升农民的生态认知

科技是一柄双刃剑,人类借助科技使得生态危机加速,通过科技同样能够减缓生态问题对人类的侵害。

用科学知识武装农民的生态意识。生态这个词儿产生相对较晚,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讲确实很陌生,再加上其信息相对闭塞,在有关生态常识方面的认知存在着非常大的缺陷。在访谈过程中,有些农民想不明白为什么不给植物打药,别人可以打药我为什么不能打(很明显的农民攀比心理)?不知道国家为什么禁止燃烧秸秆,为什么要把地膜处理掉,怎么处理地膜?我家院子那么大,为什么不可以将污水和废水倒到园子里……这一切的一切,农民们似乎只能通过普及基本的生态知识才能解决。所以需要乡政府、乡党委、村干部采取一些方式,比如通过发传单向农民普及环保知识;或请一些专业人士将基本的生态科学知识编成顺口溜,在农民当中广泛宣传。或由乡(镇)政府设置专项基金,定期举办一些覆盖面较广——争取每个自然村都参与的有奖竞赛活动,对于围观的农民也有一些小奖励予以激励。

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科学技术的普及使网络逐渐走入农民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越来越现代化。从调查和走访的情况来看,农民几乎平均人手一部手机,微信的受众群体达到80%以上。但是农民使用微信频率最高的是文字、语音通讯以及收看朋友圏的小视频……针对此种现状,各级政府或组织和个人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制作微视频,各小队建微信群,将每家每户代表拉入群,既可以通知相关事宜,亦可发送科技兴农信息,还可以转发朋友圈的小视频,渐进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

猜你喜欢
意识农民生态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生态养生”娱晚年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