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英
(汉寿县妇幼保健院,湖南 常德 415918)
小儿肠套叠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婴幼儿急腹症,以4-10月大的婴儿群体为主要病发群体,尤其是多发于春末夏初之季。临床上,患儿常表现为:腹痛、便血、呕吐、父母腊肠状肿块等,必须要及时加以诊断,并给以有效的治疗。否则,就会对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在诊断的过程中,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存在一定的难度[1]。在传统的诊断中,均是采用X线诊断方式,但其精确度不高,还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其效果不甚理想。而B超在诊断的过程中,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具有良好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研究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我院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小儿肠套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总结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小儿肠套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儿纳入的标准为:①满足小儿肠套叠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腹泻、便血等症状;③患儿无其他疾病;④患儿家属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根据此共有96例患儿满足此次研究的纳入标准。
按照诊断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为0.4-3岁,平均年龄为(1.7±1.3);观察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为0.5-3.2岁,平均年龄为(1.85±1.35);两组患儿年龄、病情、性别等基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儿给以X线诊断,内容为:选择TOSHIBA胃肠造影机,并让患儿取仰卧位,利用中心频率为4 MHz的探头对患儿的腹部进行扫查。在检查到患儿腹部的包块时,再对其包块的纵、横断面进行详细的扫查。在扫查的过程中,若是遇到肠胀气严重的患儿,可以经侧腹进行冠状扫查。
观察组患儿给以B超诊断,其内容为:(1)选择仪器:SSA-220 型B超诊断仪(日本东芝公司生产),其探头扫查的频率为3.5-5.0MHz(2)具体诊断内容:患儿取仰卧位、平躺位,并使腹部裸露在外,之后涂抹上耦合剂,并利用B超仪器的探头对患儿进行平行扫查。在扫查的过程中,首先对患儿肠套叠的部位进行确定,之后再对该部位进行十字交叉、纵横等多个方位进行详细的扫查,最终确定准确的扫查图像。
以临床治疗作为依据,对两种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率进行评定,并进行对比分析。准确率=检出人数/总人数;并统计两种诊断方式下的患儿成功人数,成功率=复位成功人数/总人数。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 17.0进行统计进行分析,以均数数土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两种诊断方法检出人数,观察组患儿经B超诊断出46人,其诊断准确率为95.83%(46/48),对照组患儿经X线诊断出39人,其诊断准确率为81.25%(39/48),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B超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X线诊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054,P=0.001)
统计两种诊断方法辅助下的治疗成功人数,观察组患儿在B超诊断辅助治疗下,有47人治愈,治疗成功率为97.92%(47/48),对照组患儿在X线诊断辅助治疗下,有42人治愈,治疗成功率为87.5%(42/48),对比结果显示:B超诊断辅助治疗的成功率高于X线诊断治疗的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600,P=0.005)
临床研究证明,小儿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2岁以后患儿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通常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末夏初尤为明显。并且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小儿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常常与肠道炎症、呼吸系统感染、淋巴结、其他病毒感染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必须要加强临床诊断,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一直以来,临床上均是采用X线的方式对患儿进行诊断。但是在诊断的过程中,X线具有一定的辐射性,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尤其是在诊断的过程中,会对患儿的生殖器官带来不利的影响。并且在具体诊断过程中,X线诊断非常容易受到电磁波的干扰,其准确率有限[2]。而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B超已经广泛应用到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表明:对小儿肠套叠患者采用B超诊断,其诊断准确率和辅助治疗的成功率均高于X线的诊断方式。综上所述,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中红,B超有明显的诊断优势,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