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2018-01-29 07:55:05贾东风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职业大学生

贾东风

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可以理解为互联网加教育形成智慧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事业相结合而产生的全新体验。“互联网+教育”具有效率高、时效性强和传播便捷等特点,成为师生教育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基于“互联网+”发展战略形成的“互联网+教育”模式,是实现我国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现代化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涯中必学的一门课程,它能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分析、总结以及研究,并制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目标。首先,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未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因此高等院校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准备不够认真且不够充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都不佳,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也都处于盲目状态。其次,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网络内容,在丰富学习内容及生活方式的同时,网络内容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及学习兴趣有所下降。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网络社交及网络娱乐之中,继而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

(二)教学缺乏个性化指导

由于现阶段高校中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缺乏,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采取大班授课制,并且讲授的内容理论性较强,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首先,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成长经历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的生活和对事情的思维判断上是有所不同的,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活动更具实效性及实践性。而大班授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具有泛在性及普遍性,并不能满足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其次,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的普及化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接触到的内容更加新颖且丰富,继而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和新颖。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之中较为喜欢新鲜的事物,并且其性格特点以及心理发展特点更加适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而枯燥乏味的课本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继而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有效性。

(三)理论与实践相互分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判断和职业选择的重要方式,因此应着重于对大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现阶段我国大学中职业生涯教育采取的方式理论性过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因此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互割裂的状态。首先理论教育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内容,因此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基础作用和指导作用,但只进行理论教育并不能实质性地提高学生对职业进行规划的能力。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吸收,继而转变成自身的能力及素质。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方式,并且通过实践环节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明确学生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继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及解决方案。

二、基于“互联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可行性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

将互联网平台和技术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能够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进行改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以教师为课堂活动的主体,采取“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性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理解。而将互联网平台和技术应用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划分,开展线上或线下职业生涯规划构思,最后进行讨论和结果展示,并由同学和教师给出意见和建议。互联网平台和技术在教学环节中的科学应用,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转变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态度,帮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趣味性和重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

(二)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普及,对教育和学习的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可以有效转变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模式。首先可以将互联网平台和技术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例如在进行面试指导时,可以网络远程视频的形式进行真实面试案例的展示,这种方式会更加直观和生动,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程度。其次互联网平台的运用使得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便捷,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当学生有关于职业的困惑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给学生答疑解惑。[1]还可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微信交流群,学生之间有好的想法或者经验可以在群内进行表达和交流,进行头脑风暴。因此基于“互联网+”的职业规划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实现在线课堂教育模式

在线教学教育模式的产生是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在线教育具有传统教育模式不能比拟的优点,它方便快捷且教学时间短、内容精炼且富有趣味性等,因此在线教育模式更加适合现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需求。其次,在线教育平台方便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之前,通过学习平台先了解知识和国家相关政策,自己先作出初步的规划,这样再与教师进行沟通就会更具针对性,教师也会更加清楚学生的想法,从而提出更加合理和客观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在线课堂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限制,在任何地点和时间都能进行学习,因此将“互联网+”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原则

(一)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师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之前应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现状,明确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学生的了解继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及有效性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时间以及实践机会,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及差异性。通过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能够激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兴趣及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有效性的学习。[2]因此,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切实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质量及有效性。

(二)坚持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大学期间的重要学习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性,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坚持实践教学的方式及原则,充分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意义以及价值。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应该坚持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在互联网平台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内化吸收,转变成自身的能力以及素质。并且职业生涯规划中通过实践环节能够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优势特点以及不足之处,继而在教学活动中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及科学性的教学计划及方案。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坚持实践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环节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针对性及合理性,继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及专业素质。

(三)重视任课教师能力的提升

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教师的能力及素质要求较高,因此高等院校应注重对于教师能力及素质的提升。首先,教师教学能力以及自身的道德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应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以及道德素质的提升。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走进市场以及企业进行调研以及实训,使得教师具备任课的能力以及素质。其次,应注重培养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素质及能力,继而更好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活动,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质量及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及实效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活动。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转型发展之中,教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教师的素质及能力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及有效性,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以及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成为主要的创新内容,对于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体途径

(一)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云课程平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性,十分适合基于“互联网+”和云课程平台相结合的教育途径。云数据和云技术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在云数据中可以存储丰富的数据资源,用户在云端进行简单搜索就可以获得需要的资源。云课程的构建就是借助云数据和云技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的信息资源,从而建立起一个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进行资源存储和消息通讯、信息分享以及内容聚合的现代化课程。[3]在云课程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内容会更加丰富多样,学生也可以根据学习的情况和进度记录电子笔记,将重点内容进行实时记录。教师也可以通过云课程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状态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实时检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效果。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通过线上留言和问答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展或困惑并及时进行指导解答。

(二)借助互联网丰富职业规划教育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质和核心是帮助学生更加理性和科学地对未来的职业和生活方向进行规划,因此在教育环节中应该以学生为本,并不断丰富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现阶段的高校在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规划时只是将互联网平台当作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使用,并未真正认识到互联网平台的巨大作用。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能够为学生创造具有数字化和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进行具有时效性和协作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通过开发网上模拟在线互动平台,能够帮助学生对就业创业知识进行更多的了解,并为日后的职业规划总结经验。

(三)丰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传统的职业发展路径较为常见并且十分有限,这些职业前景与当代大学生的性格和状态十分不符。现阶段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外放并敢于表达,因此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时常出现高不成和低不就的状况。而“互联网+”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互联网平台上可以进行资本力量和个人潜能的有效结合,并对社会的职业需求关系进行构建分析,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更多的职业需求方向。此外,“互联网+”的应用催生出很多新颖的具有极大吸引力的朝阳产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具有挑战性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促进职业生涯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四)“互联网+”与学科教育融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需与各学科教育相融合,而“互联网+”的应用为高校学科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塑造了教育服务供给模式,促使学科教育向社会化、个性化转变,同时也使教育与职业有机融合。学科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也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及模式提供保障。教师可通过各学科教育使学生了解职业的特点,同时结合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对未来职业的兴趣所在,从而形成发展目标。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可对学科教育的环境、课程形态进行变革。首先,可将学科教育的环境转变为智慧环境,实现教学与学习过程的数字化发展,促使各学科之间互联互通,教师在教学时可通过互联网的信息系统,了解学生对各学科的看法及学习情况。其次,课程形态也可逐步发展为数字化、立体化模式,将慕课、微课等融入学科教育,大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从而为其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职业大学生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我爱的职业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