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也要利其器
——阅读方法的意义与主要类型

2018-01-29 02:04张怀涛
图书馆学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读物读书

张怀涛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诗曰:

字里行间启感悟,一目十行快意抒。

远眺千言旧词秀,近赏万语新说出。

纸堪落墨青山画,笔就流丹明月图。

陶然推来意如潮,广深速联可乐读。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达尔文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可贵的知识。”人类的阅读活动千姿百态,在阅读活动的发展过程中,读者会面临种种预料不到的障碍,会遇到形形色色突如其来的问题。要跨越这些障碍,要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形成或制定相应的阅读战略,还需要借鉴、创造有效的阅读方法。科学家严济慈说:“每个人都要摸索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要从读书中去发现自己的长处,进而发扬自己的长处。”

1 阅读方法的意义

阅读方法是指读者在阅读活动中采用的方式与办法。良好的读书方法能使读者积极主动开动脑筋,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和体验,得到知识的积累和调整,受到情感的熏染和激励,产生思想的感受和启迪,从而提升阅读效率和阅读效果。阅读方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针对性。阅读方法主要是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不同的知识范围、不同的文体特点、不同的阅读环境等形成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读者如果关注、了解不同阅读方法的特色与差别、优势与不足,则有助于更加娴熟、有效地运用。

(2)工具性。如果将读物比作江河,阅读方法就好像是渡江过河的“桥”和“船”。阅读方法都产生在具体的背景下,每一种能帮助读者成功阅读的方法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关键是读者如何去把握,如何使其成为自己阅读工具体系中的一个有效元素。

(3)实践性。阅读方法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它从阅读实践中来,可以供读者学习、借鉴和操作;到阅读实践中去,在读者阅读实践中发挥作用,促进读者阅读能力在阅读实践中得以提高;再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进一步完善、丰富、应用和推广。

(4)丰富性。由于阅读活动的复杂性、阅读目的的多向性,使得一代又一代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在阅读时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扬长避短,逐步积累,形成了一个个富有个性特色的阅读方法,这就带来了阅读方法的丰富多彩。

(5)辩证性。不同的阅读方法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两者的合理配伍至关重要。爱因斯坦曾经提出过一个公式:W(成功)=X(艰苦劳动)+Y(正确方法)+Z(不说空话),可见阅读方法的合理配伍是保证良好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

(6)细节性。阅读方法实际上就是对阅读过程中一连串阅读活动关联方式特殊性的概括,每一项阅读活动又包含着许多细节,而每一个细节又有各自的特定要求。正如老子所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7)灵活性。阅读有法但无定法,阅读无规但有常规。阅读是知识的吸收与创造的过程,其过程是非常活跃的。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阅读时不可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需博采众长、标新立异,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8)建构性。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相辅相成,都是对阅读客观规律的自觉发现、升华与应用。读者在正确认识了阅读客观规律之后,有助于建构起相应的原则、程序、方法、工具等,从而成为在阅读活动中值得借鉴、遵循的科学思维途径。

阅读方法领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其中有数不胜数的、引人入胜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主要应用于解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读者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4个方面:广度问题、深度问题、速度问题、关联度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4类阅读方法:广读法、深读法、速读法、联读法[1]。

2 广读法

经常有人感觉到自己读书比较“少”,他们羡慕人家广泛阅读了各类书籍,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而自己谈起书来一说三不知,才学不足,见识有限。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可以运用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数量的广读法。

广读法可以帮助读者拓展阅读范围,获取阅读线索,增长阅读数量,强化阅读广度。鲁迅曾生动地把阅读比喻为采花,他说:“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许多喜爱读书的人都有一个心愿:读尽天下好书。这里包含着两个向度:一是“泛读”,即阅读内容足够“广”;二是“多读”,即阅读数量足够“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广读法。

(1)涉猎法。经常去图书馆、逛书店,经常参加图书展销会、博览会,是一种良好的、高雅的习惯。那里就像是社会的公共书房,琳琅满目、品类繁多的阅读资源会使读者目不暇接,完善而科学的辅助手段会给读者带来诸多方便,定期不定期地前去涉猎定会有许多惊喜。

英国学者李约瑟为了撰写《中国科技史》,广泛搜求中国科技史资料。他既到中国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去检索,还到私人家中、边远集镇等地去搜寻,同时将视野扩展到世界各地。

(2)检索法。信息检索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各类检索方法为读者查询、鉴别、获取读物提供了翔实的信息。书目、文摘、索引、文献指南等检索工具中存储着大量的图书、期刊、特种文献的信息;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等参考工具中揭示着无数的经典和名著;搜索引擎、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为快速获取全文、线索、事实、数据等提供了保障。

享有良好声誉的“推荐书目”“阅读指南”是在专家精心研究、慎重推荐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作为日常阅读和家庭藏书的重要参考。例如:《一生的读书计划》(美国克里夫顿·费迪曼、约翰·S.梅杰推荐,译林出版社2012年出版)、《理想藏书》(法国蓬塞纳推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月版)、《中国读者理想藏书》(王余光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出版)、《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徐雁主编,海天出版社2011年出版)。

(3)回溯法。许多图书或文章之后都附有参考文献或引用文献,如果以此为线索可以逐一追寻原文,还可以再根据原文后的参考文献或引用文献扩大线索,继续追寻下去。综述、述评、专著之后所附信息更为丰富,更便于追寻。

网络链接充分体现了回溯法的功能,它可以从一个网页联向另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相同网页上或不同网页上的不同位置,可以是一个应用程序、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一个文件、一个图片、一个音频视频,等等。这就使得全球无数台计算机密切联系到了一起,从而夯实了网络基础。

(4)媒介法。无论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体,介绍和评论图书的信息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专门的阅读类报刊关于这方面的信息更为集中,如《读书》《博览群书》《中华读书报》《藏书报》等。

一些电视台推出的阅读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读书”栏目、北京电视台的“晨读时光”栏目、河北电视台的“读书”栏目都很有特色。电视台推出的阅读节目往往有广泛的观众,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信·中国”等。

读书网站、博客、QQ、微信等新媒体的阅读、下载的功能越来越强,国外的如“古登堡计划”“Google Book Search”,国内的如“百度阅读”“新浪读书”“超星读书”“孔夫子旧书网”。

(5)旁通法。阅读时可以从正在读的书伸展到相关的书,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拓宽阅读范围。例如,如果喜欢报刊上摘录的一个章节就可以去读全本,如果喜欢一个改编本就可以去读原著,如果喜欢一位作者的这本书就可以去读他的那本书。

荷花淀派创始人、作家孙犁非常崇敬鲁迅,他把鲁迅视为精神上的导师,把鲁迅的作品看作研修文学的范本,并且认真阅读鲁迅阅读过的作品。在《鲁迅日记》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鲁迅的“购书账”,详细记载了鲁迅购买图书的情况。孙犁一直坚持将鲁迅的“购书账”作为买书线索,凡是鲁迅买过的书他都想办法买回来。买回书后都包上书皮,认真研读,并在书皮上写读后感,后来这些读后感被编辑成一本书《书衣文录》。

(6)储蓄法。一本好书、一篇好文如果来不及读,就可以记下来必要的线索,如题名、作者、出版社或报刊名、出版年月或发表时间等,以后再寻找时间读。读书时记笔记、注标记、做摘录,有助于记忆和备查。数字文献可以方便地存储在设备上,如计算机硬盘里、U盘里,以便于及时地、长期地、多次地使用。网络上提供有越来越友好的收藏功能,使用起来非常简便、可靠。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从事科学研究60多年,发明创造1000多项,他的习惯就是带个小本子随时记录,他说:“这就等于储蓄,日积月累,脑子里储蓄多了,就能应付自如。”

(7)人际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的人际圈,读者可以通过自己不同的人际圈关注家人、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同事等人的阅读动向,从他们那里获得相关的读物线索或读物。

作家、翻译家萧乾曾回忆道:“最早指导我系统地读中外名著的,是杨振声老师。他不但教我认真地读了鲁迅、郁达夫、蒋光慈、沈从文、茅盾、叶绍钧的书,也把托尔斯泰、罗曼·罗兰、屠格涅夫等介绍给我。他讲课总是慢条斯理,井井有条。一边讲,—边还在思索。而且他一向是先介绍作家生平和时代背景,然后才一本本地讲作品内容。[2]”

(8)沙龙法。“沙龙”为法语“Salon”一词的译音,它始于17世纪的法国,曾被誉为“优雅社会的摇篮”。当时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进出者多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政治家等。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边品饮料,边赏音乐,边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

读书沙龙是以读者为主体、以读物或读书问题为对象、以平等交流为宗旨的聚会形式,已经被图书馆、书店、学校、各类读书团体、读者个人等广泛利用。读书沙龙有如下特点:一是以“读书”为宗旨,可以涉及某种读物、某位作者、某类读物、某个主题读物、某种书中涉及的社会热点,也可以涉及阅读策略、阅读方法、阅读类型、阅读选择、阅读评价等问题。二是形式活泼,轻松自由,参加者自愿结合,可以各抒己见地讨论相关问题,可以畅所欲言地交流读后感,可以共同朗读书中经典片段。三是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时间多定在大家共同能够参加的时间,如公休日、公共假日、晚上,有些组织者认为晚上可以借助灯光营造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以激发起参与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四是规模以小型为主,参与者人数不要求多,这样更利于深刻交流,加深印象,进一步联系。

(9)活动法。参加为推动全民阅读而开展的各项活动,能获得丰富的阅读信息。例如,在“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月”期间,许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出版发行部门、图书馆会举办相应的读书活动,有的请专家举办读书讲座,有的请作家谈作品特色,有的推出“好书榜”“图书借阅排行榜”,有的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这些都可供读者在选书时参考。

读书活动的特点主要是:一是以推进阅读文化为宗旨,影响范围较大。二是有策划,有组织,有要求,参加者可以是活动的直接完成者,也可以是活动的观摩者。三是读书活动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一次性的。四是规模可大可小,参与人数可多可少,更利于扩大宣传,增强社会影响力。

3 深读法

经常有人感觉到自己读书比较“浅”,他们羡慕人家读完一本书后能把书中的人物关系、故事脉络、问题矛盾、道理感悟等总结得头头是道;而自己读完了一本书,大脑却如同一盆“浆糊”,什么东西都说不出来,这实际上是没把书读深读透。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可以运用聚焦阅读范围、透析阅读内容的深读法。

深读法可以帮助读者凝练阅读范围,深拓阅读内容,瞄准阅读核心,强化阅读深度。郑板桥主张对关键的书要全面地、深入地阅读,他说:“有切己者,虽锱铢不遗;不切己者,虽泰山不顾。”这里包含着两个向度:一是“专读”,即集中时间和精力,专门阅读、研究某一学科或某一主题的文献;二是“精读”,即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做定点挖掘,给以深入、透彻的理解。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深读法。

(1)攻坚法。阅读时要找准重点、难点和疑点,然后抓住重点,全力克之;逮住难点,各个击之;瞄准疑点,逐一明之。阅读时读者的潜意识会指向一个方面,就像打开一道门,不能使所有知识和认识一并涌入,就需要谨慎对待,步步为营。

宋代苏东坡提出了“八面受敌法”,他读《汉书》时将其分为治道、兵法、人物、地理、官制、财货等几个问题,每读一遍就专门研究一个问题,待每个问题都研究透彻了,全书也就研究透彻了。

(2)探幽法。读书要想读深读透,必须关注书的细微之处和深层之处。细微之处常常表现着重要信息;深层之处往往有作者隐含的意思,或作者都没有意识到而读者能领会的另一些含义。

作家巴金十几岁读《说岳全传》时就想一个问题:秦桧怎么会有那样大的权力?经过思考认识到:要在害岳飞的秦桧前面加上宋高宗的名字。

(3)系统法。阅读可以用系统论的观点,把一本书按章、节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而从各部分中找出要点,然后分析各要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这样既提炼了构成该书的基本论点,也明晓了论点之间的关联和系统性,整本书也就掌握了。

《木兰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有人读后可能会觉得:木兰奔赴前线时那么紧迫,骏马、鞍鞯、辔头、长鞭在一个集市上就可以买齐,怎么还东西南北来回跑呢?

从系统法的角度去理解就会明晰:一是这样表达采用了“互文”修辞方法,阅读时上下文义需要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呼应、互相补充,《木兰诗》中有多处这样的句子,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二是这样表达渲染出了紧锣密鼓的气氛,凸显战事急迫,时间紧张,这也是《乐府诗集》常用的写作手法。三是这样表达反映了木兰出征前的忙碌,表现她有主见、有能力和替父从军的坚定信念。四是这样表达记载了南北朝时期至唐朝初期府兵制的特色,即兵农合一,府兵平时耕种,农闲训练,战时打仗,府兵参战的武器和马匹要自备。

(4)程序法。将需要读的书籍按其内在的结构,订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程序、环节,然后有步骤地进行阅读。

阅读学家王荣国提出的“六步阅读法”是根据信息传递程序设计的,其程序分为六步:视读(以尽快的速度通读全书)、回忆(掩卷而思,尽量控照全书的线索作闪电式回忆)、设疑(不断提出问题是深化阅读的需要)、研读(对书中有关部分,或者对书中精彩部分重新读)、理解(对阅读的收获进行梳理)、复读(再将全书浏览一遍,有些章节,特别是研读过的章节,不妨翻跳过去)[3]。

(5)述读法。阅读时觉得已经读懂了读物中内容,如果能够再进一步加以思考、加工、创新,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讲出来、写出来,则阅读效果又会得到提升和巩固。这样有益于促进思维,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表达能力。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认为:“读书之后,宜口演笔述则所得更多。”

述读的方法主要有:原作式的,基本上根据原作的内容、形式进行述读;改变式的,改变原作的表达形式进行述读;扩展式的,对原作的内容进行扩展、补充或引申之后进行述读;评论式的,在对原作进行分析、评论的基础上进行述读;艺术式的,在对原作进行艺术加工的基础上进行述读。

(6)细读法。俗话说:“井淘三遍吃好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许多重要的读物,内容丰富,意义深邃,需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和要求,加以细读、多读,以达到熟读的程度。

英美新批评理论提出了“文本细读”理念:运用语义学的方法,对读物的语言、结构、细节,进行细致、深入、真切地感知、阐释、分析。一是要求读者排除与作品本身无关的一切作家、社会和读者主观心理等因素,将作品封闭起来,直接面对文本进行细读;二是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分析文学作品内在结构的分析技术,提出了从复义、张力、悖论、反讽、隐喻等修辞技巧和结构形式等方面去揭示作品内在的有机构成[4]。

(7)疑问法。“尽信书不如无书”,时代在发展,知识和信息也在随之变化,书里内容会因为作者所掌握资料和时代背景的局限,不尽如人意,阅读时就要敢于质疑,善于提问。质疑和提问是独立思考的发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深入研究的契机。

阅读时可以向其他人求助,如老师、同学、同事、朋友、亲戚、家人等。《易经》中说:“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尚书》中说:“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阅读时还可以求助“无声的老师”,如书评、提要、工具书、网络等。文学家老舍说:“读了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最好找些有关这些作品的研究、评论等著述来读,也应读一读这个作家的传记。”

(8)整序法。阅读时可以对读物的内容特征和外在特征进行相应的表征和排序,从而实现有序化与优质化,以达到更深入理解和应用。

整序的方式很多,例如,明晰学科门类,归纳主题词,编辑目录和索引,提取提要和文摘,凝炼纲要,制作相关图表,撰写读书笔记,写作书评和读书心得等。每一种方式,在阅读时均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

英国学者托尼·巴赞提出“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发散性思维原理,将读物知识结构图像化的有效整序方式。它从中心主题开始发散,建立与其紧密相关联的一级概念主题,每个一级概念主题下面再包含若干个二级主题,以此类推,最后形成树状结构。这种形式运用了多种信息符号和图像,可以将概念结点关系简化,有益于提高读者思维、记忆和分析的效率。

(9)代入法。任何读物都产生于特定的时间、空间,或去表现特定的时间、空间,如果读者站在作者的角度,把自己代入特定的时间、空间,就会更加理解读物中的人物、事件、理念、情感、思考、行为、关联等。

作家冯亦代在读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就使自己的身心进入了书中的“角色”。他自己觉得,“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4 速读法

经常有人感觉到自己读书比较“慢”,他们羡慕人家拿到一本书,读起来好像快刀斩麻,遂心顺意,用很短的时间就读完了;而自己拿到一本书,慢慢腾腾,干急不出活,一直拖延着读不完。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可以运用节约阅读时间、快速汲取内容的速读法。

速读法可以帮助读者迅速获得信息,尽快理解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强化阅读速度,保质保量地进入阅读生活。语文学家张志公说:“要读得快,同时就要求理解得快,并且理解得准确。……快速阅读的能力不是一个孤立的能力,理解、记忆、速度三个方面构成阅读能力的整体。”这里包含着两个向度:一是“快读”,即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完成阅读任务;二是“略读”,即不求纤屑不遗,但不错失关键内容。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速读法。

(1)全脑法。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两部分各自分别对不同信息进行处理。左脑主要是处理逻辑、数字、文字等非形象化信息,右脑主要是处理颜色、图形、图像等形象化信息。在进行常规阅读时,读者主要使用了左脑功能,依循字词等为单位逐个阅读;采用“全脑法”阅读,则会充分调动左右脑作用,发挥左右脑各自优势,共同对文字信息进行辨识、认知、记忆。

人的大脑反映速度是最快的,其次是眼睛,最慢的是嘴巴。如果需要快速把握内容,阅读时就实施“扫读”,用眼睛看,用大脑思维和理解,这样可以做到一目十行。不要用嘴巴读,不要用手指点着读,不要重复地读,要集中思想,边阅读边理解。

肯尼迪是美国的第35任总统,一般美国人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200多个英文词,而肯尼迪每分钟能阅读1200多个英文词。肯尼迪总结出了“平面凸现”方法,眼睛要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一次能读整整一页的文字内容。

(2)意群法。意群是指以一个中心词为主,由若干词语组成的一个意义单位。阅读时,不必逐字逐词的阅读,而是以一个意群为单位进行视读和理解。也就是说,普通阅读者阅读时是眼睛从一个单词移动到另一个单词,而掌握了“意群法”的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眼睛的移动是从一个意群到另一个意群。

随着读者阅读能力的提高,驾驭的“意群”会愈来愈大,可由一个短语为一个意群,发展到一个或几个句子为一个意群,其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就会成倍提高。

(3)跳读法。书中内容,有些是有关的、重要的,有些是无关的、不重要的。阅读时可以通过书的目次、前言(序)、后记(跋)、标题,以及黑体字、斜体字、重点句、首尾段,很快归纳出文章的实质,把无关的、不重要的地方跳过去。遇到疑难不得其解时,再予以返回。鲁迅曾说过:“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曾经说过:“当我在读书中遇到某些费解的地方时,我从不一味冥思苦想;倘我尝试一二次后仍不得要领,我就把它甩开。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死啃它们,无异于浪费我的精力和时间。”暂时甩开以后,蒙田大致采用两种办法:一是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回过头来不断地看看”;二是再换一本,“倘若某书使我感到厌倦,我就丢开它去读另一本,只是在我无所事事时,我才再去问津那本曾使我比较厌倦的书。”

(4)变速法。任何一种著作都有观点与材料、主要部分与次要部分之分,任何一位读者面对一种著作都会有重要信息和普通信息、关键信息和一般信息之别。因而,读者在阅读时不可能也无须将精力平均分配在全书各个部分,在阅读时不需强求只以一种速度去读,而应该根据阅读目的、难易程度的不同来改变阅读速度,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当粗则粗,当精则精,一遍阅读下来,争取能够较好地掌握著作的主要内容即可。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说:“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阅读时如果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重要内容、难点部分、作者要着力表达的思想、全书精彩难忘的部分,就可以适当放慢反复阅读,否则就可以匆匆翻过去。

(5)缩简法。一方面,海量信息迅猛增长,文献积存如汗牛充栋,媒体传播方式多元化,即便是经典、名著也数不胜数,要大量阅读读物原本已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人们学习、工作、生活越来越快节奏,阅读时间被大幅度压缩,读者的阅读时间出现碎片化。因此,阅读缩简本、提要、摘要,是在相应的时间内了解更多读物品种的折中选择。

为了适应不同的阅读需求,出版领域将文学名著、经典著作、史学书籍等大部头图书改编成了形式多样的“缩略本”“简读本”“图文本”“音视频”等缩简版本,如《古今中外名著缩写》《世界名著鉴赏大辞典》《中外军事文学名著缩写》《百年学术精品提要》等,可供读者选择阅读。

(6)错序法。阅读的常态是由前向后、逐章逐节循序渐进。但是,为了快速获取读物中的信息,既可以无规则插入阅读,也可以由后向前阅读。错序阅读有助于运用读者的思维能力,调整或改变思维的方向、角度。

无规则插入阅读被称为“楔读”。楔子原指填充器物空隙使其牢固的木橛、木片等。从一本书的某处单刀直入地阅读,或分别向前后开拓,或浅尝辄止。有人建议读书可以“尝鼎一脔”,即品尝鼎中一小片肉,就不难推知整个鼎中的肉味了,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

由后向前阅读被称为“逆读”。逆读的步骤是:结论(或结果)——过程——起始(或原因)。如果前面内容较难时,可以通过阅读后面掌握前面。在学术研究中参考或引用相关文献时,有时只阅读结论就可以了。

(7)计划法。阅读时可以给自己定一个阅读计划,读书计划主要是根据读物厚度和难易程度来设定读书时间。制定好期限、天数后,就把整本书分出每天需要读的页数,最后每天留出时间完成读书任务。例如,要想在一周内读完一本300多页的书,那么每天至少要阅读50页。作家谢冰莹在谈读书经验时说:“我们看书时应当先有一个计划,以书的页数的多寡,来规定看书的时间。今天决定看这部的,就不要去翻别的书,不然东翻一下,西翻一下,结果还是看不进眼。”

据说,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曾在专利局工作。由于他对物理学很感兴趣,工余时间就毫不动摇地钻研物理学知识。他将一天8个小时的工作量压缩在4个小时内完成,其余的时间都用来阅读和研究。他的工作潜能不断被激发,也使得他有时间来读书。

(8)并进法。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可以齐头并进地读多本书。这样既可以同时吸收更多信息,也符合用脑规律。这就像农业常用的种田方法“间作套种”:种田时如果在一块地连续几季都种相同的作物,土壤的肥力就会下降,长此以往地力就会枯竭。人的大脑和身体如果长时间持续同一项工作就会产生疲劳,如果不断改变关注内容就会不断产生新的兴奋点,就会得到有效的放松和调整。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了“同时读五六本书”的主张,他和朋友交流时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既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9)杠杆法。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阅读时也可以通过一个支点,让读者得到更优质更快速的阅读效果。日本经营企业管理顾问公司的本田直之认为:读书即自我投资,要用金融投资的心态把阅读做到利益最大化。阅读好像运动选手练习,每天的训练不可或缺。读者可以从每周阅读一本书开始,一点一点地在自我能力的范围内增长,最后做到一天至少阅读一本书、一年阅读近四百本书。

阅读时要融合应用各种优秀的阅读方法,以形成杠杆——“自己独具一格的方式”,主要包括:①读书要心里有底,就是“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要实施“二八法则”,关注内容重点,无用之处不用去读。②把读书融入一天的生活作息中。③没有读书时间的概念,就老是抽不出时间读书。④读书前先决定“几小时内把书读完”。⑤先过目前言、目录、后记等,以掌握全书概略。⑥不要断了书的库存,没用的书立刻停止读下去。⑦对重点可以画线、折页角,边读边记下来。⑧读书速度要有轻重缓急。⑨边读边设身处地去模拟书中描述的状况[5]。

5 联读法

经常有人感觉到自己读书比较“死”,他们羡慕人家读完一本书,就能指出书里的某个问题,在中国某个年代某部著作里面曾提到过,或者是在西方的某个学者的某部著作也曾关注过;而自己读完一本书后只能就此书论此书,不能从时间长度上和空间的宽度上与相关的书融会贯通。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可以运用昭显各书异同、洞悉书间联系的联读法。

联读法可以帮助读者活跃阅读思维,提高鉴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强化阅读的关联度。胡适认为,读书要注意书与书之间的联系,他说:“有时要比较参考,有时要融会贯通,方能理解。”这里包含着两个向度:一是“比读”,即将不同的读物加以比较,确定比较点,辨知异同,互见优劣,“不怕不识书,就怕书比书”;二是“参读”,即读此书时而参照彼书,明确他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和相互影响,以消除信息孤岛。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联读法。

(1)纵比法。可以把同一范围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进行历时比较,便于了解知识之间的传承关系和演变规律。例如,可以把一个学科不同时期的代表性著作,都找来相互比较着读,这个学科的发展脉络就会显现得非常清晰。

有些文章虽然引用了前人的文句,但经过了艺术再加工,与原文不同。例如,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出自扬雄的诗句“出入日月,天与地沓”;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艺比邻”,出自曹植的诗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通过前后比较,读者就会有新的理解,会对学习和创作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2)横比法。可以截取知识发展的横断面,把同一范围同一时期的著作进行共时比较,便于了解其差异和矛盾。例如读唐诗,比较了为什么称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刘禹锡为“诗豪”、李贺为“诗鬼”,等等,就会体察到不同诗人的诗歌艺术特色,对唐诗诗风的理解会更深刻。

作家三毛在读《莎士比亚全集》时,将英文原本、梁实秋的译本、朱生豪的译本比较着读,她自己觉得,这是“爱书成奴,三套比较着,亦是怡然。”(《逃学为读书》)

(3)类比法。对于不同范围、不同类别的著作,也可以通过比较揭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或相似特征,以便于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并有助于开阔读者的视野,活跃读者的思维,打破学科知识之间的界限与束缚。例如,根据仿生学原理,在进行飞机设计时,借鉴了蜻蜓的飞行规律与特点,对飞机性能的改进帮助很大。

图书馆学家于鸣镝在读书和研究时非常注重运用类比法,他在阅读了美国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著作《控制论》、学者刘大椿的著作《科学活动论》后,对科学活动与文献活动进行了比较,撰写了试论、再论、三论和四论“文献的生态平衡”的学术论文。他回忆到:“读书时,我又思考,这个观点对图书馆工作有没有参考价值?这种方法能不能在图书馆工作中应用?一旦发现,立即把它们同本职工作、本馆工作以至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事业联系起来。[6]”

(4)反比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读者在阅读时,对那些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已经过时的书,也不妨翻翻,目的就是通过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来更好地分清是非,增加免疫力。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想,我们应该只读那些咬伤我们、刺痛我们的书。所谓书,必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的大海的斧头。”

无论是社会问题,还是科学问题,人们对其认识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十全十美的,其中有一个发展过程,并需要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把错误的结论纠正过来。读者在阅读时,有必要从错误的文章里了解真实的发展轨迹。作家茅盾认为:“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

(5)预比法。要读一本书时,可先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推测书中内容,以促进联想,读思结合,锻炼思维,强化知识联系。

数学家华罗庚经常是拿到一本书后,先看目录,然后躺在床上静思,想着如果自己写这本书会怎么写。想好后,再重点阅读书中与自己想法的不同之处。凡是已经知晓的内容很快浏览而过,书中那些独到的观点要专门去读,这样就会博采众长,受益多多。

(6)印证法。在生活中偶然观察到了一种现象,如果注意再去寻证这种现象,就会发现一些规律。在阅读时触及到了一些材料,如果再去用相关文献印证,就会阐明一些知识。用彼书来证明此书,有助于信息碰撞、认识深化,达到学以致知、知以致用的效果。

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有关某彗星的假说后,英国物理学家哈雷开始收集从1337年到1698年间的相关文献和记录,发现大约每隔76年该彗星就出现一次。在得到证实后,该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7)渗透法。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带来了阅读的新景象,采用渗透法阅读会使读者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阅读效率。例如《资本论》是经济学著作,却涉及了丰富的哲学、历史和文学的知识。马克思准确地引用了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等人的著作,把非常枯燥的经济问题谈得很生动。

科学家杨振宁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似通非通之中。[7]”

(8)跟踪法。阅读时可以瞄准一个方向,长期搜寻、阅读与之相关的资料,“有所取有所不取”,很容易取得成果。跟踪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黑洞”带来的结构问题,而之后大数据的运用也更加证实这种方法的科学性。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订阅了全美各州政府所在地以及人口在十万以上城市的报纸200来份,每天和助手进行读报剪报、分类归纳、统计分析,于1982年出版的了风行全球的畅销书《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面》。

(9)立体法。阅读时要注意从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着眼,从多途径、多手段、多方法入手,这样有利于全方位沟通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使之得到互补与融合,获得综合的阅读效果。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当你们独自阅览时,你们只了解到一面,即令了解了三面,还是没有了解到第四面。终于把四面全都了解了,哪知这东西不是一个平方体,而是一个立方体,却总共有六面。”

阅读学家曾祥芹认为:“把读书、阅网、观景三者结合起来,奉为阅读教育的目标,当作现代学人的阅读新习惯,就是为了全面适应阅读客体、阅读主体和阅读本体的多重需求而提出来的‘阅读生活规律’。[8]”

猜你喜欢
读物读书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读书使人进步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
幼儿读物网络市场供应情况调查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