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型应用性为导向的高校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1-29 00:24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应用性实务医疗保险

俞 彤

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即保险“国十条”),赋予保险业全新定位,明确保险业未来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即保险业要成为经济体制增效升级的重要动力,成为改善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撑,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抓手.当前我国保险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功能日益增强.保险业的大发展将为医疗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与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1 当前保险业岗位的供需现状

当前本科层次的保险专业人才供给明显不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开办保险学专业的高校约为129所,本科层次114所.在校本科生约为27478人,年均毕业生约为6869.5人.而对182家中、外资保险企业的统计,2014年,本科学历的从业人员为650351人.而截至2015年,本科层次从业人员为831533人,本科人数增量为181182人.保险行业中本科人才供需比为1:26.37(以上数据来源于国泰字CSMAR保险行业数据库).即使不考虑保险岗位的专业限制,人才供需之间的缺口依然巨大.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与大数据的蓬勃发展,现阶段保险业岗位需求已从传统的人力资源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目前,保险公司岗位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营销类.岗位进入门槛较低,无过高的学历要求与专业要求.但需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职业操守.二是专业技术类.具有较高的学历要求,主要为保险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核保、理赔、精算、信息技术与资产管理等.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包括保险流程与营销方案的设计,险种开发与保险市场开拓等.三是经营管理类.岗位对学历、战略能力与商业才能均有较高的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更应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而专业技术类岗位与经营管理类岗位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与能力要求,属于中高级岗位,也是保险专业本科层次主要的培养方向.

目前保险公司的岗位需求主要体现在个险、核保、人伤理赔、精算、信息技术、资产与业务管理等.其中核保、人伤理赔、信息技术等岗位为财险企业所缺乏的.而个险、资产与业务管理、精算等岗位为寿险公司所缺乏的.其中,核保、人伤理赔等岗位应具备较强的医学知识与技能要求.总的来说,保险业人才供需现状呈现出结构性失衡、知识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不高等诸多问题.

2 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开办医疗保险专业的本科高校应结合国家“供给侧”改革与保险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各类保险企业培养具有医学知识背景,又兼具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与保险学知识结构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目前开办医疗保险专业的高校主要有皖南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江苏大学、东南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其中,江西中医药大学最早于2002年开办保险学专业,办学历史也仅为15年.

皖南医学院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在广泛调研与细致论证前提下,2012年以医学为特色申报了保险学本科专业,并获教育部批准.2013年首次招生,招生规模每届约为60人.专业隶属经济学门类、金融学学科.办学4年,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建设与实践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纵观各高校,医疗保险专业办学时间普遍较短,缺乏深厚的历史积淀,专业建设中普遍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2.1 岗位需求把握不清晰、课程设置缺乏个性

当前保险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岗位需求把握不清晰,课程设置脱离实际.医疗保险学本质上是集医学教育与保险专业教育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专业.但多学科交叉在课程设置上既是特色又是难点.

当前伴随我国疾病谱的重大改变,疾病保险、健康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相关险种促使岗位需求日趋复杂,也对岗位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保险专业在强调课程设置的共性时,忽视个性,缺乏如健康保险展业与承保、人伤鉴定、医疗保险核保与理赔实务操作、健康管理、药事管理等体现具有医学与保险实务深度融合的特色课程.

2.2 人才培养的医学特色不鲜明

医疗保险专业应以医学为特色.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上,教师对涉医专业(含保险专业)的医学教育的广度与深度缺乏应有的理解.同时,出于教学管理的需要,很多高校对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众多涉医专业的医学课程均采用“一刀切”式的授课标准.以上原因均导致医疗保险专业医学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具体而言:一是教师对专业内涵缺乏认知,不了解保险业对医学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普遍认为对于涉医专业,只需掌握基本的医学常识,浅尝辄止,了解即可.二是医学类课程的课时分配不足.以皖南医学院为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概论形式授课.其中,基础医学概论开设于第2学期,合计120学时.临床医学概论开设于第3,4学期,合计192学时.专业总学时为2682个学时,医学类核心课程仅占7.1%.因此,教师由于课时不足压缩教学内容已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三是医学教育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现代医学专业性极强,分科日趋细化,教师只能讲授自己专业部分.因此,难以顾及课程间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四是医学类课程的实践课时严重不足.如人体解剖学、病理学、内科、骨科、外科等课程的实践课时缺乏基本的保障,教学形式走马观花,流于表面,医学技能培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总之,医疗保险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医学特色教育的内涵建设普遍不足,不利于匹配保险业的岗位需求,不利于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

2.3 实践教学模式不适应岗位需求与技能培养

医疗保险专业的应用性决定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多为“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地位被有意无意地忽视.

目前各高校对医疗保险行业中,特别是核保、理赔等专业技术岗位的技能要求缺乏准确把握,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滞后于保险实务,专业应用性目标难以实现.而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应用型或“双师型”师资匮乏.教师缺乏相关行业的从业经历,强于理论研究,弱于实务操作.二是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多因技术、资金与管理等因素普遍存在着系统缺乏更新、案例库陈旧、仿真度不高等问题,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1].三是目前各校多以保险公司为实习基地.但基于避免信息外泄与内部管理的考虑,实习生难以参与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临床实习方面,医院出于规避医疗风险的原因,会尽量减少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这势必造成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相互脱节,严重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四是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形式单一.目前主要考评形式为中期检查、签到制、实习自评报告、用人单位评价报告等形式.管理机制方面,实习单位对学生缺乏带教与监管.学校对实习单位也缺乏应有的监督与激励.目前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普遍流于形式,重量不重质.实践教学难以建立规范、可行、科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

总的来说,医疗保险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普遍存在目标不明确,特色不鲜明,实践教学模式不成熟,难以支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

3 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总体目标

培养模式本质上决定了专业人才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与观念,在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中,“培养模式为专业建设第一层次,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具有先决和导向作用.”[2]可以看出,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模式居于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上,是整个专业建设的灵魂.

应用性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地方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3]医疗保险专业应明确定位为应用性.应用性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4]现阶段基于国家对保险业的中长期规划与重新定位,行业对人才需求呈现复合型、职业化与专业性的趋势.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应用性为理念,注重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产学研一体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专业发展以行业与岗位需求为导向,凸显特色,独辟蹊径,走出传统的学术性人才和精英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复合性应用性的人才.

当前我国保险业出现较为严重的人才供需错配,行业急需既有保险专业教育又具备医学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高校对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应深刻领会“供给侧”改革理念,从人才供给方入手进行专业内涵建设.有鉴于此,皖南医学院医疗保险专业办学4年,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逐步凝练为“一体两翼三平台”的总体目标.即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一体”,其内涵:以岗位需求为基点,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课程建设上,以兼具医学教育、保险学专业教育为“两翼”,体现为专业的复合型.教学实践上,注重课堂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训互相配合,着力形成“三平台”的有机融合,互相影响,凸显专业应用性.

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应有别于普通财经类院校,应凸显医学特色,以夯实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专业建设以保险学教育为“主体”,培养要求:一是知识要求,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保险学基本原理、商业保险运作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务;熟悉国家有关保险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是技能要求,具有独立从事社会保障和保险产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管理和研究工作必需的组织、协调、沟通及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

以医学教育为“特色”的培养要求:一是知识要求方面,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知识,了解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疗技术规范和病历管理规范,掌握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并能将其运用到保险实务中.二是技能要求方面,能够对疾病和病例作出医学分析,将所学医学知识熟练运用于相关保险产品的核保与理赔业务中.

医疗保险专业作为交叉学科,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凸显专业性,围绕行业与岗位需求特点,课程设置主要为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经济学与保险学四大课程群,归并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特色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等.强化应用性,主要是提高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机制,通过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布局实训基地,构建实习就业一体化联动机制,拓宽就业渠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提升岗位胜任力.通过教学实践的“三平台”建设,构建从课堂教学到校内实践教学,辐射校外实训的联动反馈机制,完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4 基于复合型应用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

4.1 全方位多举措强化应用型师资水平

师资是人才培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新形势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都离不开高水平、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师资队伍.因此,可通过“送出去、请进来”战略全方位多举措强化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通过“请进来”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同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制定灵活的政策,拓宽引进渠道,营造良好氛围,妥善解决好引进人才的待遇问题、岗位设置、考核奖励、后续培养等问题.二是注重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强化应用性.医疗保险专业具有医学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保险学与医学知识结构.鉴于大部分教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理论重于应用,可通过诸如组织开展进修,学历提升、跨学科培训以及企业挂职培训等“送出去”战略进一步优化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三是通过产教融合机制或引进“双师型”教师等方式整合与优化师资,着力打造理论功底深厚、实务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四是通过外聘保险企业中的经营管理、展业、培训、核保、理赔等岗位有丰富实务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外聘教师或客座教授.既可弥补各高校医疗保险专业教育的师资不足,又能间接提升专业教师实务操作技能.同时,理论教学也能更多地贴近保险实务、匹配岗位需求、贴近行业发展.

4.2 构建医学教育与保险教育为两翼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成与学科导向.医疗保险学专业是新兴专业,其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体现特色,方能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医疗保险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两翼”可体现为医学的特色教育与保险的专业教育.主要划分为两大类课程模块.在实务中,财产险、寿险、健康险、疾病险、人身险等核保与理赔操作医学知识居主导,较少涉及到保险专业知识.具体而言,核保审查与理赔取证的前期和中期,基本都是以医学知识为主.只有在确定具体核保与理赔条款与赔付时,保险专业知识才起到相应的作用.[5]因此,医学教育在医疗保险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程设置上,在遵循知识系统性的同时,有所取舍,强化重点,突出特色.通过对医学理论和实践的规范训练,强化了医学的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险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应该加大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的理论与实践课时,如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可协调的前提下,建议分科教学.鉴于目前多数保险企业为了有效控制疾病发生、降低医药费用,规避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以减少保险赔付,而对保险客户实施系统的健康管理.因此,课程设置上有必要增设“健康管理学”“药事管理”等课程.临床技能培训主要依托临床实习展开,故在课程设置中,应给予高度重视.临床实习主要以本校教学医院为依托而进行.主要为内科、胸外科、妇科、骨科等临床科室以及医保办、出入院管理科等行政科室.如时间有机动前提下,建议酌情安排2~3周,让学生在司法鉴定中心实习.

保险专业教育方面,专业基础课程可适度减少或合并,强化以商业保险为主的核心课程设置.少量设置如“社会医疗保险”等社保类课程.以皖南医学院为例,专业核心课程为保险精算基础、保险学原理、保险核保与理赔实务、保险经营管理、保险营销学、财产与责任保险、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保险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为提升专业内涵而设立.主要为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而保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团体保险,年金保险等课程可在选修课中适度反映.

4.3 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职业素质的提升主要通过组织学术讲座、企业见习、以提升职业素养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平台.职业技能提升主要借助保险公司、相关金融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卫生管理部门、疾病控制中心、医院等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平台开展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等职业技能培训.

实务中,由于财产险、寿险、健康险、疾病险、人身险等险种主要以医学知识为主.可考虑依托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平台开展以医学知识与技能为主的专业技能竞赛,以技能竞赛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切合度,满足行业对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要求.

(1)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构建与完善保险综合技能虚拟仿真系统等教学软件,推进职业资格考试进入学校,通过会计资格考试、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等技能考试,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岗位胜任力.

(2)探索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高校应建立校企协作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明确高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分工与职责.通过兼职教授、兼职副教授等职称形式给予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相应的激励.高校也可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帮助保险企业提升理论水平,或可通过对人伤鉴定、核保、理赔中涉及到医学知识进行轮训,提升在岗人员的岗位技能.

(3)拓展实习就业一体化联动机制,实施“订单式”培养.可有针对性选择规模性省级分企业合理布局校外实习基地.区位上,主要选择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以皖南医学院为例,目前已和中国大地财产保险总公司、平安浙江财产保险分公司、平安安徽财产保险分公司等大型保险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在每年5月份,带编制来校遴选实习生.之后,由各分公司按用人编制将实习生下派到各子公司.实习后期,保险公司、高校与个人签订三方协议以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最大限度实行实习与就业的一体化联动.这一举措有效保证了医疗保险本科专业的就业率.企业通过实习期间的岗位培训,减少了就业后再培训成本,遴选出优质的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保险实务操作.而该模式下,学生也可尽早接触到核心业务.通过实习就业一体化联动,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形成人才供给向人才需求的良性辐射机制,以实现企业、高校与学生的三方共赢.

猜你喜欢
应用性实务医疗保险
对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的探析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既有检测技术在老旧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性分析
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
ODI实务
FDI实务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复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