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婵
【摘 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教法与学法的探究已成为教育科研的重要议题,其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被视为改革成功的主要标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就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可以较快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8.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46-01
一、开展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当今,教学方式仍为传统的“平行分班”模式,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潜在能力、学习方法、基础知识状况、学习动机、智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其领悟教学内容的情况也就参差不齐。并且每个班里学生人数数量太大,假如教师按照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此以往,优秀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后进生又赶不上教师的进度,可能连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不能实现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提升。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很有必要。教学过程中,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尤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所以进行分层教学其效果要比传统教学效果更明显。
一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世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他们总是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快乐。学优生和“学困生”最明显的区别是:学优生经常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学困生”则不然。分层教学以“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提高”为主线,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差异,设置了不同的能力要求;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了不同的指导策略,从而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都能以“成功”来奖励自己,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另一方面,我们时常会听到学生抱怨,说学习苦、学习累。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在于很多学生都是在被动学习,是“要我学”,而非“我要学”。分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这样学生一旦有了直接学习的动力或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便不再是负担,而是享受,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如果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和无动力,那么情况就大相径庭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如果只满足于书本上的基础题,他们就得不到应有的拓展,也容易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倦怠感。
二、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1.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
在每个学期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摸底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然后通过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征、心理倾向等来判断学生的可塑性,再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判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也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结合学生平常的学习主动性、平时表现、智力水平、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一、二、三组。一组学生可塑性好,基础知识扎实;二组学生可塑性中等,基础知识水平中等;三组学生可塑性差,基础知识不牢固。而且二组学生所占的比例要占整体学生的一半以上,这样可以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心理感受。分组应该随着学生学习情况的不断变化定期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使三组的学生通过积极努力转入一组或二组,而一组的学生会更加努力而不至于落入其他两个组,争取实现三组逐渐消失,二组逐渐壮大的目标。
2.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一组的学生属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目标是扩展一组学生的思维;二组的学生属于需要教师点拨的类型,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提问,与他们进行互动,逐渐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鼓励他们不断向一组靠拢;三组的学生属于依赖同学及教师型,教师可以在课下多提醒他们完成相应的作业或让一、二组的学生帮助他们,促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3.对考试试卷进行分层。
由于对学生进行了分层,那么在检测各个层次的学生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时,教师就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考试试卷,从而切实做到评价学生的真实有效,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分层调整提供依据。同时,对于进步大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对于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辅以相应的激励措施,保护其受伤的自尊心,促使他们慢慢进步。
总之,在班级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主要面向全体,往往不会强调个体,其实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法就要求教师强调个体,也就是要做到因材施教,这体现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思想,因而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數学思维能力。数学是很多学生的薄弱学科,也是最基础的学科,希望全体教师能够树立数学教学思想,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努力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挖掘课堂教学模式内涵,使其更加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要树立课堂教学的核心评价指标,即课堂中学生是否听得懂、是否理解、是否真正参与、是否关注全体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教师的智慧。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发展,为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