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在师生沟通中的运用

2018-01-28 22:38:19
江苏教育 2018年88期
关键词:小丁东东谈话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班主任如果能在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中灵活、恰当地运用一些心理效应,发挥它的长处及优势,可以使学生在和谐氛围中被激励激发,在愉快沟通中被指导指正,从而提升沟通的效果。

一、让学生愿意听——互悦机制

“互悦机制”也称“对等吸引率”,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规律。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欢迎,或者让别人支持、同意你的观点或行为,仅仅提出良好的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别人喜欢你。对于学生来说,他喜欢一位老师,老师也喜欢他,他就会更亲近老师,从而更容易接受老师提出的批评和建议。所以班主任和学生沟通时,要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主体,进行客观委婉的评价,使双方达成共识。

东东是五年级的学生,他头脑灵活,课上表现活跃,但是课后不喜欢做强化练习,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

班主任:东东,老师很喜欢数学课堂上积极发言的你,今天想让你给老师的课堂提点建议。

东东:老师,课前给我们玩点数学小游戏。

班主任:比如呢?

东东:算24点、做火柴题、猜数。

班主任:很好的建议,我可以试试。我们俩先来一道24点试试,怎么样?

东东:好呀!

班主任:2,4,5,6。

东东:我知道啦,4乘以5等于20,加6减2,24。

班主任:你反应真快,思维活跃,是学数学的苗子,老师想给你提个建议,愿意听吗?

东东:老师你说。

班主任:课堂上你发言积极,但是课后缺乏配套的练习,导致你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太理想。老师希望你每天回到家后能复习当天教的新课,然后再做点配套练习,能做到吗?

东东:能做到。

班主任:老师期待你的突破。

面对东东这样的学生,应首先让他感受到老师是喜欢他的,然后通过交流互动让他也喜欢老师,最后提出他易于接受的建议。如果一开始就以命令或批评式的谈话去面对学生,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感和距离感,听到的只能是学生敷衍的回答。

二、让学生舒服地听——避免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由于某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使得被接受的一方产生逆反心理。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在看到学生的错误行为后,往往习惯性地长篇大论教导一番,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学生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由于没有把握好谈话的度,学生会心生厌烦。

上文案例中,如果教师围绕东东数学成绩不好的问题反复说教,不但达不到谈话的目的,还会对东东造成心理压力,使他产生逆反心理,挫伤他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班主任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把握一定的度,谈话时间不要长,谈话内容不要多,要避免超限效应。

三、让学生愿意说——预热效应

教育心理学中,将因启动预热式学习而产生促进作用的心理效应称之为“预热效应”,犹如为了使机器更好地运转,工人会预先给机器通电、加热,使机器更快、更好地启动运转。在和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这种效应也存在。

小丁是五年级的学生,性格温和,不善言辞,最近上课开小差现象频繁,遇到问题也不主动请教。

班主任:你和老师说说,你有哪些优点?

小丁:我没有优点。

班主任:怎么会?难道你真的觉得自己没有优点吗?

小丁:好像没有……

班主任:根据老师的观察以及和几位任课老师的交流,我们觉得你有不少优点呢。我先来说几点,你听听看。你对老师很有礼貌,对同学友善、不发脾气,打扫卫生你不怕苦不怕累。你看,都已经三个优点了。你再和老师说说,你有什么特长?

小丁:拉小提琴。

班主任:平时喜欢干什么?

小丁:下棋。

班主任:你还说自己没有优点,这已经说了很多了。

在上述谈话中班主任注意预热效应的运用,首先给小丁设置一个目的性的表达与计划,让他了解老师谈话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接着班主任表达想法,给小丁留下思考的空间,使他在后面的谈话中有话可说、愿意去说。然后班主任抓住机会,给出指导性的建议,提升了谈话的质量。

四、让学生大胆地说——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稳定性较差,所以他们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

班主任:你还说自己没有优点,这已经说了很多了。还有这些优点你看有没有,如按时交作业、认真听课、及时订正错误。

小丁:我上课是认真听课的,但有时会开小差。作业交的还算及时,但是不会的题目总会拖着。

班主任:老师相信你可以把认真听课、及时订正作业真正变成你的优点。

班主任把小丁的缺点转化成优点来和他交流,暗示他认真听课、及时订正,为他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达到了谈话的目的。如果谈话中班主任直接指出学生的缺点,会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心中自己是差生,失去改正缺点的动力。积极的暗示会得到积极的后果,消极的暗示就会得到消极的后果,所以,班主任在和学生的沟通过程中,一定要发挥暗示效应的正面力量来提升谈话的效果。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沟通过程中,心理效应足以使得沟通效果发生巨大变化。除了文中提到的四种心理效应外,马太效应、南风效应、自己人效应、霍桑效应等也是师生沟通中可以经常用到的心理效应,班主任应认识到它们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合理恰当地加以运用,使师生沟通达到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小丁东东谈话
找一找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8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36
小丁写作文
(1)阅读理解两则
关于《辽沈决战》一书的谈话(一九八三年八月九日)
军事历史(1984年4期)1984-08-21 02: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