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并作 协同育人*

2018-01-28 22:14
江苏教育 2018年47期
关键词:家校德育工作共同体

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了德育工作的原则、内容和途径,是指导全国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协同育人”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一方面要家校联合,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另一方面社会共育,汇聚资源,搭建平台,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我们看到,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协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德育资源也还没有充分激活与流通,德育的实效尚未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协同育人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需要引起每个德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协同育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万物并育”思想的传承

《指南》中强调,协同育人要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家校联合,社会共育。可以预见,共融、开放、共享、创新,将成为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平台的主要特征。这样的顶层设计不仅是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万物并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延续与表达。

《道德经》中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礼记·中庸》也提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发展性,认为万事万物的关系不是孤立、不是排斥、不是冲突,而是互相促进、互相滋养、互相成全。对此,梁漱溟曾这样阐释中国文化,“中国这一套东西,大约都具于周易……有一个为大家公认的中心意思,就是‘调和’”。

儿童处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个体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都在相互作用,儿童感知着外界的环境并与之互动,因此影响儿童成长的因素是多元的、动态的、生成的。这些影响因素构成了儿童德性养成的万事万物,他们既丰富又统一,既辩证又和谐,有时看似相反却又走到一起。

因此,我们要对儿童德性发展的环境做出非比寻常的研究。在儿童所处的环境中,第一个环境层次是微观系统(microsystem),这是儿童个体活动与交往的直接环境,如家庭、学校或邻居;第二个环境层次是中间系统(mesosystem),是指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微观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强调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与互动;第三个环境层次是外层系统(exosystem),指儿童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社区、博物馆、大学、政府、商业环境等。我们要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系统中的教育元素,积极构建,使之有秩序、能平衡,潜移默化地吸引儿童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新的教育格局将更加优化社会生态,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一个完整、互助、互动、互补的共同体,以达到促进中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目标。

二、家校联合是形塑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

我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家庭教育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道德形成的途径。因此,中小学校要勇于承担起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建立健全机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教师要全面、透彻地理解学生道德行为及其背后的精神动因,就必须要知晓学生的原生家庭情形。因此,促成家校联合共同为孩子的德性发展负责,已成为当代教师专业素养的必备内容。中小学教师需承担起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将工作范围由学校延伸至学生的家庭,有助于教师系统地了解整个教育的逻辑。家校合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而是为了一个道器结合的价值追求——育人。将儿童培养成为一个诚意正心、终身幸福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有人认为家庭教育侧重于生命教育、情感教育,而学校教育侧重于知识教育、社会化教育,这只是一种理想而已。现实生活中,对每一个儿童来说,其家庭和学校的环境是各不相同的,各自起到的作用也是难以划分清楚的,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要是“好的教育”,如果其中的一方有欠缺,那么另一方就要及时地加以补充、纠正,以发挥重叠和互补效应。所以,我们应当将家庭—学校营造成一个完整、互助、互补的共同体,所有人共同经历成长的过程,从而实现全民全人生教育。“共同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学习的共同体:成人和儿童一起努力学习,追求真理;(2)道德成长的共同体:在生活中开展泯小我、为大众的道德实践,分享心得;(3)爱的体验的共同体:儿童、家长、教师、校长能体验到彼此的理解与关心,感受温情与爱意,实现平等互助、共同发展。家校合作运作契约需要儿童、家庭、学校之间长期的民主协商和反复校验,以达到促进儿童全面自由发展的目的。

家校联合的目的就在于使校长、教师、家长、儿童得以同时参与一种有共同利益的事业,将家校合作改造成一种融合生活的方式和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我们需要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立场,真正从民主、民生的视角,从保障每位儿童的实际利益和增进全社会的福祉出发,将家庭与学校营造成一个完整、互助、互补的关怀共同体,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家庭与学校进行高质量的沟通和互动,让儿童从各个不同的生活空间里感受到相辅相成的关注与关怀,接受多元但本质相同的理念,帮助所有儿童在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中获得幸福与成功。正如杜威所说,“当学校把社会中的每一个儿童引导和训练成这样一个小社会的成员,把服务的精神灌输给他,并为他提供有效的自我指导的工具,我们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将有最深切、最可靠的保证”。这意味着学校将打破原有的制度边界,敢于承担社会责任,迎接新的历史挑战,从而进一步构建新的教育生态。

三、社会共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育人生态

近代以来,以开放融合为特征的现代学校制度已成为学校变革与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参与学校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增强了学校适应和服务社会的效能。学校与社会也因此开始了平等、自由、理性的交流,大开校园内的民主之风。学校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其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在全社会达成教育公共事业权力开放多元的统一认识,允许并鼓励社会各个层面参与学校治理。教育民主化不仅要把更多的教育给予更多的人,也要有更多的人参加教育管理,让学校形成一种海纳百川的开放和包容状态,尽可能动员、利用、整合、配置所有教育资源,形成“大教育”氛围,从而提升学校教育品质和活力。

中小学德育工作是发展性的,着眼未来,最大程度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体现“教育共建”思想,共同推进“大教育”的生态形成与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大教育”生态将有力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各发展主体相互配合、协同发展,实现具有开放、包容、互赏、可持续的教育发展格局。中小学要树立“区域共同体”意识,贯彻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理念,发挥区域内一切有利于德育成效提升的有利资源优势。“区域共同体”内培育出一种专属于本社区的群体意识,它对促进共同规范和社会信任的产生有积极作用,该群体意识通过各种仪式加以定期强化,最终获得统一性。这种群体意识在社会学中被称为“默认一致”,它将个体聚集起来,包涵了相互扶助的同情心,加深了个体之间的关联,使彼此更加亲密。同时,群体意识也填充、规定了个体意识,使个体获得了一种群体身份,代代相传,从而对个体及超越个体的群体具有永恒的扶持力量。

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为中国如何开展教育指明出路,其中一条出路便是“攻破瓜分关”——“中国教育官喜欢把教育切得一块一块的,每人给一块去办,不,每人给一块去吃。对,吃教育,最好的一个例子是所谓义务教育与民众教育的分家。不但是多费许多钱而且是一样也办不好。连吃也不好吃。教育就像一碗八宝饭,分开来吃,每人只能尝一两宝,你必须把它搅拌起来才好吃,我们的建议是把儿童的教育与成人的教育搅拌一下使它们打成一片。”今天我们提出社会共育,旨在将越来越多的人有机联系起来,让他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建立一种团结感。“一旦这种群体得以形成,道德生活就会卷入其中,它自然而然地会戴上特殊发展条件的标记……如果这种情感在诉诸更普遍的生活境遇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明朗,更加确定,那么我们便会逐渐看到一个道德规范总体的出现”。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朝着共同的目标,以自己的方式和方向并肩工作,在过程中充分交换意见,增进情感,优势互补,互帮互助,从而建成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社会共同体,深度交流合作,全方位参与学校事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中小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提升其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家校德育工作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