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方略

2018-01-28 21:38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八中学
天津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困生家长教育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八中学 孟 娟

转化学困生是普通而又艰巨的工作。学困生是一类特殊的学生,是指学习成绩偏低或思想品德欠健康的学生个体。

为顺利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有必要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细致分析。依据多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教训,我认为现阶段的学困生形成原因有以下因素。一是家庭因素:有的家长溺爱放纵,养成孩子独断专横的性格,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任性胡来,学习下降,变为学困生;有的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早期和现阶段的教育,找关系为孩子考虑就业“后路”,使孩子失去学习目标、动力,成为学困生;有的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家中得不到温暖,使其在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对立性、对抗性较强,把不学习作为报复家长的手段,成为学困生;有的家长只顾自己工作或享乐,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打代教等,都有可能使孩子失去学习动力,丧失学习目标,逐渐成为学困生。二是社会因素:社会信息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如个别网吧老板为了牟取私利,对黄色网站及不良交友中心不设限,使不少孩子深受其害;“拜金主义”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以为学到知识也没用处,产生厌学行为;部分社会青年的教唆,学校周边的不良环境,学困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都是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因素。三是学校、教师的因素:学校办学思想出现偏差,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及教学手段简单、落后,也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学习无兴趣,逐渐成为学困生;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学习、品德上与教师对着干;或由于以上若干原因引起学习上的“欠账”,又没有得到及时的补救,账越欠越多,形成恶性循环,成为学困生。四是学生自身因素:学生自制力太差,缺乏吃苦精神,缺乏是非观,形成小帮派,注意力转移,无学习目标,滋生为家长学、为教师学的错误观念,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成为学困生。

学困生由于思想感情上的创伤,一般都有自卑、逆反、缺乏意志等心理缺陷,加上开放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内心世界就更为复杂。如果教师坚持“三自”转化方略,即在培养自尊、自信、自控方面下工夫,就可以收到点石成金的教育效果。

一、播撒爱心,因势利导,绽放自尊之花

“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是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的前提。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以爱心,学困生比优等生更希望得到夸奖与鼓励。人们常说“赏识导致成功,指责导致失败”,对于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的学生,教师的爱足以点燃其奋进的火花,从而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消除他们的对立情绪及师生的隔阂,促其迅速转化。但是应注意学困生在转化过程中具有反复性和不稳定性,这是正常的,需要正确对待,这时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心与爱护。学困生由于成绩差,常犯错误,往往遭到讽刺、冷落,产生自卑心理。为了找回自尊,他们便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保护性的反抗,把教师的教育视为刁难,把家长的教育视为嫌弃,把同学的帮助看作嘲讽,而把破坏纪律当做英雄行为,并以此为资本炫耀自己。他们服软不服硬,对自己所佩服的人很讲义气,尤其是对那些被他们视为知心人的朋友、长者和能人,更是言听计从,因为他们从这些知心人那里能够得到他们在学校和家庭里很少能得到的尊重和信任。教师理所当然地应当充当这个知心人的角色,尊重学困生,关爱学困生。某位任课教师面对新任班内学困生狂呼乱叫的局面,很冷静地进行了一段开场白:“同学们,在老师眼里,你们都是平等的,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关键看从今天开始你的表现。”这番话使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的公正公平和一视同仁,这样就给学困生们一个重新认识自我、塑造崭新形象的机会。教师也说到做到,平时经常关心爱护他们,理解尊重他们,消除师生间的对立情绪,达到心理认同,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建立彼此信任的感情后,教师再因势利导,逐步提高要求,实施“期待教育”,把教育要求转化为他们自尊的需要。

二、勤奋耕耘,把握时机,孕育自信之果

学困生之所以落后,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难道他们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不!没有不成才的学生,只有不会开发学生潜能的教师。教师应设法向学困生输送引起“欢乐情绪”的信息,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努力发现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尽量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实践告诉我们,学困生的心灵深处同样潜藏着要求表现自己才华和改变现实处境的强烈愿望。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其努力掌握知识、技能,通过成绩的提高来赢得师生的好评。同时,我们还要以赏识的眼光评价学困生,因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性就是被赏识的渴望”,赏识是提高学生进取心的不竭动力。例如:鼓励爱好体育的学困生在运动会上为班争光,让写字漂亮的学困生为班级出墙报,让喜欢泥塑、绘画、音乐、动植物的学困生参加相应的兴趣小组,这些都是学困生获得自信的契机。为了满足他们积极的心理需求,班干部应实行“轮岗制”,让优等生和学困生搭配着轮流担任,共同管理班级学习、纪律和卫生等。让他们各施其才、各尽其能,有的甚至担当要职,在体验成功中从自卑的泥潭中脱颖而出,成为为班级争光的积极分子。在教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和尊重中,学困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便会逐渐树立起来。

学困生一般在学习上缺少成功的机会,对学科知识即使有兴趣,也会随着失败而淡化。教师在小测验前,可将有关内容有意识地透露一些,让他们提前练习,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但所透露的内容应逐次减少,以创设获得成功的台阶。在作业的要求上,也可区别对待。像作业评级,对学困生应提出基本要求,达到了就评“合格”,有进步就提高等级。古人云:“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捕捉闪光点,以赏识的多元价值观评价学困生,会使他们自尊、自信、自励。让每一个学生都闪光,让每一朵花儿都绽放。

三、形成习惯,方圆自控,栽培健康之苗

学困生,特别是品德不良的学困生,他们的特点就是错误行为已经成为习惯。教师应帮助他们确定奋斗方向。魏书生十分重视座右铭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这种做法很有借鉴价值。学生的座右铭由三部分构成:自己所崇拜的名人的姓名或照片;在班上所要追赶的同学的名字;针对自己缺点的一句医治性格言。这样的座右铭对学困生是激励,将为其健康成长注入强大的内驱力。进而我们还需要促其自控,可以通过写日记、举办思想汇报会、谈心、家访等多种渠道对学困生进行评价或自我评价,同时注意评价策略,让他们在满足自尊的同时看到不足,在找到问题的过程中看到进步。如此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调整,他们就一定能逐步达到自我完善。

当然,转化学困生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因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及个人等因素,学校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要端正办学思想,改进教学设施;要协调好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形成合力;要经常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用有益身心的活动来抵制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侵蚀;通过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引导;要督促教师做好学困生的家访或电话联系工作,多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表彰和鼓励;教师要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要求和做法等。同时教师要对学困生加强辅导,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根据学困生情况和分层教学的理论,适当降低要求,分步达到教育目标;营造良好班风,使全班学生都来关心、帮助学困生,让学困生感到集体的温暖;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任重道远,培养自尊、自信、自控的意识和能力是转化学困生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教师,我们要付出真心,认真了解学困生的特点,选择有效办法,以满腔热情常抓不懈,并能自觉坚持和实践转化学困生的“三自”方略,那么,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便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学困生家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我心中的好家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