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津中学 李登举
2016年4月公布的《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2017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将在理、化、生、政、史、地这6科中任选3科作为等级性考试的科目,根据其真实成绩进行赋分计入高考成绩。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后,出现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问题,教学部门如何根据新形势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
本着落实天津中学“自主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为了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我校在2017级学生入学后,就开始进行选科走班数据收集、编排班级、编排课表等方面的尝试,收获了一系列的经验。
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个性发展,改变以前的单一文理的选择,增加学生的选择,学生发展方向多元化。
坚持自主选择的原则。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选择,杜绝因为不能满足学生选择而强制学生调课,更要杜绝“套餐制”。
坚持科学有序的原则。
编制《学校选课指导手册》,包括对学校高中三年的课时设置方案以及整个高中学段的各层级课程目标、内容、评价等进行说明,明确课程选择的依据、原则及要求,各类课程开设时间、年级、任课教师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学生选课环节及时间安排以流程图呈现,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等级性考试科目。
学校通过选课系统平台公开发布学校课程信息,指导和帮助学生通过网上选课,系统生成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课表,包括教学班、课程名称、课程类别、授课老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
学校要充分保障学生课程的自主选择权。有条件地允许学生对选择的等级考试科目进行调整。
设置班级开课人数要求,低于25人不开课,多于50人时要进行调整,新行政班的人数尽量均等,40人左右最合理。
1.学生什么时间点开始走班?高一还是高二?
2.分班分层时成绩要不要考虑?要不要分层?分几层?
3.教师和教室资源够不够?课时安排和教师安排怎么设计?教研和进修时间会不会对走班产生影响?能不能合理分配学校已有资源?课表能否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4.教学效果要求是否能达标?教学质量怎么评价?
5.学生走班,考勤怎么办?作业怎么收?如何处理引入走班课程带来的其他科目的排课问题?
2017级学生在入学初、期中考试后、期末考试后进行了模拟选科,我们对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1.20种组合均有学生选择。组合人数较多的可以单独编班,可以形成两到三个固定班级,其余组合较少,不能形成固定班级。
2.各科选择等级性考试的人数不等,其中理化生人数较多,政史地人数较少。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人数有明显的变化,选择理化生的人数在减少,选择政史地的人数在增加。
3.学校现有固定资源、教师资源充足。其中,共10间教室可供使用,包括理化生实验室各1间、史地专用教室1间。
学校根据以上走班数据,出台了走班方案原则:
1.尽量减少走班学生数量,便于教育教学管理。
2.相同志愿的学生需要分在同一班级。首先三科相同分在同班,其次两科相同,最后一科相同,减少学生的交叉。
根据以上原则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出台最终方案——凑班上课,具体实施如下:
1.根据学生志愿进行智能分班,并将智能分班结果导入学籍,形成新行政班。
2.在分班结果的基础上,志愿完全相同的班级按行政班排课,其他班级进行走班排课。
1.各类课表。
(1)志愿相同的行政班课表:所有课程的地点是固定的,与现有行政班课表相同。
(2)走班班级的课表:6选3科目走班上课,其余科目在同一地点上课,班级课表体现出走班上课的课程科目、上课时间、任课教师、上课地点等信息。
(3)学生个人课表:结合所在班级课表,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要上的课程及上课的地点。
2.由于学校走班上课时间固定在几个节次上,和普通课程的节次不交叉,会产生一定影响。
(1)走班课程之间是不能调课的,遇到特殊情况只能找同学科的教师替课。
(2)普通课程与走班课程之间是不能调课的,只能与普通课程之间调课,比如语文不能和选考6科的走班课程进行调课,只能和按行政班上课的课程调课。
(3)普通课程和走班课程的教师课时,受普通课程和走班课程可排节次数的限制,在排课的时候很难满足所有人的特殊要求。
新高考改革的实施,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要面临人生的重要选择。学校在高一阶段就要做好学生发展指导,辅助学生全面、综合分析自身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高考学科。学校能够通过学生志愿的数据,预测评估学校的发展方向。
学校能够合理、高效地组织学生进行高考选科,并对学科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为学校发展及学校教育优势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在课表编排的基础上,学校允许学生的志愿调整,充分尊重学生志愿选择;同时学校要警惕并避免大范围的学生志愿变更。因而,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高考选科尤其重要。
在学校的课表编排中,100%满足学生志愿选择是学校课表编排的先决条件。通过对学校不同要求排课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保证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平稳过渡、尽可能少地改变学生学习行为的前提下,小走班模式是学校的排课首选方案。
1.学生管理机制改变。
学校进行走班上课,学生的管理是摆在学校教学部门面前的重要难题,要保障学校教学活动的平稳、有序开展,必须建立合理、可行的管理机制。
从课程安排层面考虑,选择小走班模式,降低学生走班数量,缓解走班考勤的压力。从管理层面考虑,需要借助新技术——电子班牌考勤系统,通过分布在全校所有位置的信息发布手段,捕捉学生校徽上的电子信息,在不改变学生现有学习行为的情况下,确保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年级组组长、班主任的职责改变。
走班教学情况下走班上课,学生管理是目前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年级组组长、班主任的职责要发生相应的改变,走班课程的任课教师成为走班教学管理的关键节点。任课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使学生在走班教学后能够有序、科学地开展学习任务。
班主任不再是走班教学的直接管理单位,班主任的职责应是生涯指导、选课统计、学生考勤的人员管理、行政事务通知的发布等。年级组组长的职责则包括年级学生的管理(行政班、教学班)、违纪学生处理等。
3.课时安排及课表编排。
新高考的课程课时安排需要统筹三年的课时,进行合理编排。比如,高一上学期6选3学科课时要开足开齐,下学期走班以后进行合格性考试及等级性考试的课时安排;音体美的课时安排;信息与通用技术课时的安排。
人工排课已经无法完成,需要借助技术手段。但是,需要加入人工干预,需要照顾教师的教研学习时间及个人特殊要求等。
4.教学评价。
走班教学后,原有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被打破,基于原有评价体系的评价方式不能适用新高考的教学环境。学校需要找到一条适合学校自身的评价管理方法,推进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正规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