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统文化底蕴

2018-01-28 20:27吴文娟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命运

吴文娟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提倡将继承传统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1],从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成为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其核心思想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此后,习近平在多个国际场合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诸多契合之处,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蕴涵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完整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进而使中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体系分析

从十八大提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到十九大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国外交就是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业已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该思想的价值观基础、科学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蕴含了深邃的思想智慧。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观

当今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中,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地崛起让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加之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不断深入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新危机新挑战。面对国际社会需要共生的客观事实和中国发展需要更好地融入世界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亟需找到自己的世界格局观和国际观。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3]的论断,这一价值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共生关系和世界历史的现实基础,基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相互交汇融合而形成的,是人类几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公共性价值。习近平提出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这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毋庸置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价值基础。它既是“中国立足国内外现实而建构自己话语体系的关键一步”[4],表达了中国在价值观上的鲜明立场,也是对当代人类文明所追求的基本价值观的总的表述。可以说,这一价值观是超越一切种族和国家界限的价值观,表达了人类社会发展追求和谐的特征,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更好地实现合作的价值观基础。习近平提出的这一“全人类共同价值”,表达了中国在国与国交往中价值观上的鲜明立场,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应遵循的基础性价值观。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面临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将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是新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历史、正视现实、放眼未来,“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角度深刻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5]。第一,建立平等互商的伙伴关系。世界各国在主权、领土、内政上都是独立自主和平等的,要实现各国共同掌握世界的前途和命运,就要建设全球伙伴关系,各国要求同存异、平等相待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6]的国家交往新路,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提供安全保证。第二,营造公道共享的安全格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是相互关联的,这就要求各国自觉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树立相互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加强各国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合作,将各种国际安全威胁防患于未然。第三,谋求开放互惠的发展前景。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世界各国之间具有共同利益、承担相似的风险,要实现利益共享,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就应秉承开放精神,互帮互助,推进互惠互利。第四,促进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人类文明就是在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和互相借鉴中发展的,当今世界的文明更是多元并存,只有遵循和而不同的精神,各种民族智慧相互尊重借鉴,和谐共存,才能推动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构筑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然成为世界趋势,生态文明更是关乎人类的利益。中国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坚持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同时,也号召国际社会携手并进,“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谋生态文明之路”[7]。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也是对如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的布局和路径安排。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特征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履行大国责任的信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容的分析总结,可以归纳出该思想具有的三个鲜明的特征。第一,理论认同与政策制度并存的统一性。在全球化的今天,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要在思想上唤醒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意识和认同感,更是强调要将这种认同付诸实践,“一带一路”、“亚非共同体”等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成果,要依赖联合国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来真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倡导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和命运共存的全面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深刻总结了当今世界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因此在倡导世界各国共同享有发展的利益、共同承担发展进程中的责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美好愿景时充分体现其全面性。第三,坚持平等相待、共同发展、综合安全、文明互鉴、和衷共济的系统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了由各国共同掌握世界命运,由各国共同书写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治理全球事务,更是要由各国共享发展成果,体现了该思想的系统性。第四,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综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这五个部分相辅相成,互为一体,从整体上科学建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体系框架。这些基本特征体现了处于全球化下的世界各国在利益要求、风险挑战、发展诉求、全球治理上具有的共通性,也揭示了当今世界由“对抗、冷战、战争、自利的碎片化现状到合作、共荣、和平、共赢的共同体有机体的构建趋势”。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传统文化彰显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板块,是在全球化的世情和开放创新的国情下的理论创新,不仅具有完整的内容体系,是我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承担责任的重要举措,也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包容互惠”、“和而不同”、“不欲勿施”、“天人协调”的朴素共同体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魂”。

(一)彰显了“天下为公”的价值理念

“中国自古倡导的就是‘世界大同,天下一家’。”[8]《礼记·礼运》中最先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展示了儒家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建构——大同社会——“博施于民而能济众”[9]的至善的社会。在大同社会里,天下是天下所有人共同的,追求的是平等、民主、自由的风尚,强调了人生的意义就是放弃私欲,追求公义,去私尚公。这不仅是对社会管理者的要求,更是每个人修身立德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践行“天下为公”价值理念的大同社会,社会管理者是推选出来的贤能之人,执政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体现“尚公”的品格。中国传统文化中将“公”看作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做到了“尚公”,才能更好地为政治国,《吕氏春秋·贵公》中也提到:“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更是彰显了“公”在今天治国理政和对外政策上的重要借鉴价值。“天下为公”的大同愿景,追求的是至善至美的境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借鉴,中国人民自古就追求“达则兼济天下”,倡导人类和平相处,希望能和世界各国共同进步,这一价值观是与当今世界的发展主题和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相互贯通和契合的。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十届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认为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当今世界,这一价值观是普适价值、共同价值,是“对先贤思想的传承,也是中国怀柔天下的表现”[10]。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着眼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全球治理原则中最核心的理念,开创“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新文明社会。

(二)彰显了“包容互惠”的发展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墨家是包容思想的集大成者,前者强调“仁爱”,后者强调“兼爱”,但两者都体现除了对他人的包容之心。《孔子·里仁》有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里的“忠恕”,即“仁”,而如何做到真正的“仁”,孔子认为是爱人,这在《论语﹒颜渊》篇有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将“仁爱”从道德层面提到了治国方略上,直接阐述了“仁爱”如何贯彻实施。墨家也主张用爱来处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墨子写了《兼爱》,以劝导“天子及明君以兼爱施政,臣众以兼爱处世,企图‘以兼易别’来避免战争、争夺、厮杀和犯罪,通过‘兼相爱’达到‘交相利’的目的。”[11]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12]就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容互惠”的理念。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秉承开放精神、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各个国家的目标,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更是义不容辞。“包容互惠”的发展理念不仅对于构建“东盟共同体”、“东亚共同体”等区域性的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全球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行动方案。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开幕式上指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战。”《墨子·兼爱上》要求世界各国拧成一股绳,完善全球的互联网治理体系,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构建网络新秩序,更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只有秉承“包容互惠”的发展理念,坚持开放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不断互惠合作,进而实现共同繁荣。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容互惠”的发展理念,表明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和实现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

(三)彰显了“和而不同”的文明理念

“和”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时代,中国古代先哲们曾尝试从阴阳太极中找出使社会、国家、友邦和谐的方法。《礼记·中庸》中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论语·学而》中也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周礼》言:“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协万民”。这些古代先哲们智慧的结晶中都反映了古人对社会和谐美好愿景的一种追求,反映了中国“和为贵”的优良传统。但中国文化中追求的“和”,不仅仅是单一乏味的同一,而是在“和”基础上的多样性,《礼记》中就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说法,因此,中国的“和文化”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理念认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不同观点和文化,认可这些观点和文化可能实现和谐共处。不同的文明是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体现了不同民族、国家的智慧和贡献,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十届联合国大会的讲话指出,在世界多样化发展的今天,要促进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要在平等对待不同文明的基础上,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融合,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文明理念的有力彰显,“凸显了不同文化的依存关系,强化了不同文化的公共性”[13],从而形成了文化多样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蕴含的“和而不同”文明理念是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的有力推动力,倡导以文明的互学互鉴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让文化的兼容并蓄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四)彰显了“不欲勿施”的交往理念

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亲仁善邻”等思想,爱好和平的观念已经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是当今中国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之一。中华文化中强调的“落其实思其数,引其流怀其源”[14],在当今的国与国交往过程中仍然适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就需要相互协调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维护本国核心利益的同时,更要努力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历史责任。这一国与国交往的理念也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观点高度契合,哈贝马斯认为在交往理性基础上的话语共识,可以通过协商和对话来达到法理的合理性。中国的不断崛起,使国际社会对中国未来的政策走向倍加关注。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讲话中明确强调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是不会变的,指出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得益于国际社会的发展,同时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崛起,也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并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便车”。中国崛起不会奉行冷战思维、、丛林法则和一家独大的霸权主义,而是饮水思源。“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就是中国在外交上秉承“不欲勿施”的中国传统交往理念的有力佐证,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和支持中国的这一倡议,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做大蛋糕的同时,着力解决好公平公正的问题,分好这个大蛋糕的决心。总之,几千年来,中国人秉承“不欲勿施”坚决维护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信念已经刻在了基因里,无论中国未来的发展程度如何,中国将“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15],坚决与世界各国一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彰显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日趋紧张,自然界在人为的影响下几乎成为人与人的对立物,成为制约社会乃至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各国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生态危机日渐成为全人类需要面临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地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由于世界生态危机的日益凸显,各国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朴素的生态思想表现出格外地关注和认同。中国古代先哲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丰富的朴素生态思想,其中“天人合一”是这种尊重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的基调。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主张用“仁民爱物”来对待自然,“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16],认为天、地、人三者应该协调一致;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人也是“道”产生的,因此,人的所有行为要符合“道”,即将自然规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释家强调“尊重生命”,认为一切生命均有“佛性”,主张尊重万物,从而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引用《荀子·天论》中“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表明中国将坚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本国走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决心。在承担自己的责任的同时,还提出世界已将成为一个生态共同体,号召“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17],彰显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和使命担当。

三、小结

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有丰富的内容体系,也从多方面彰显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首先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该思想表明了我国在外交上遵循的基本准则,丰富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论断。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共同体思想为底蕴,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外交治理方面具有的独特价值,充分扩展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着眼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同各国共同发展有机结合的高度自觉,向世界传递对于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推动了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及新型关系的构建。总而言之,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立足于当今世界的发展境遇和我国的发展需要而提出的,是以中国为立场构建全球治理话语体系的理论结晶,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贡献了中国智慧。●

[1][3][6][12][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3,522,523-524,523-524.525.

[2]习近平.携手共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2.

[4]邵发军.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7,(4):1-8.

[5]王寅.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与构建和原则[J].国际问题研究,2017,(5):22-32.

[7]石云霞.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6,(5):4-10.

[8][10]苏苗苗.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J].市场周刊.2017,(8):133-134.

[9]杨伯峻.论语译注(典藏版)[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6.94.

[11]魏义霞.“兼以易别”——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比较[J].江淮论坛,2012,(2):79-85.

[13]戴茂堂.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世界一个美好未来[N].湖北日报,2016-08-29.

[14]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9.

[16]梁启雄.荀子简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357.

[17]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9-29.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命运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命运秀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