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逻辑

2018-01-28 20:27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特色时代思想

谭 川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理论强则党强,思想富则国富。“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为今后中国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奠定了总基调。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逻辑,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用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现从历史方位、实践积累、问题意识和人民期待四个维度研究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逻辑。

一、历史方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前提

第一,世情:中国正以全新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背后有着动荡巨变的世界背景,一方面,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在世界舞台的方方面面取得了新突破和新成就。其中,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中国GDP达到11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是日、德、法GDP总和。经济保持稳定的中高速增长,成为了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另一方面,中国积极发挥大国负责任的作用,为解决世界性问题解囊相助,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例如,习近平创新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体系;倡议共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扩大各国利益交汇点;促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实现双赢、多赢和共赢理念等等,这些思想无不顺应国际民意、符合世界潮流,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第二,国情: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需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特点,给出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的准确判断,依据这一科学分析,党中央为解决我国发展长期的粗放式问题,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创造性提出要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通过实现新理念、调结构和转方式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第三,社情: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论述构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我国治理观的一次重大飞跃。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继承过去、把握现在和面向未来,反复钻研实现我国最好发展的治理模式“是什么”“怎么发展”和“与时俱进”等一系列问题,以期成功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大化。第四,党情: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伟大工程建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非常重视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内政治纪律,在全国上下打响了反腐倡廉“正义之战”。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现象,强调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消除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还强调反腐倡廉要在“长”和“常”二字上下苦功夫,筑牢党员干部惧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底线,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止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活环境。

二、实践积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基础

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从播种、生根、萌芽和繁盛的各个阶段都是至极重视实践问题的,比如,马克思就直接揭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恩格斯也指明:“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毛泽东还就实践问题专门著作了《实践论》一书,邓小平亦表明:“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根据新鲜实践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5]由此来看历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实践问题的绝顶重视可见一斑。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然是以实践积累为基础,不然就成为了从石头缝蹦出来的无“父”无“母”“野孩子”。这里谈的实践积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这里的实践积累转化个理解角度即是去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往史”是如何影响、铺垫和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完成式”。

十九大报告中用“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准确表达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目前是有他的“完成式”的,也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下已经有了相对完备的逻辑体系和成熟的理论架构,在十九大报告的第三板块内容中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去勾勒其基本思想理论和基本方略,为今后研究性学习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出顶层设计,铺垫研究方向。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成式”是如何从“既往史”转化形成的呢?这是解决实践积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的关键、核心和灵魂所在。尝试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完成式”归纳总结成:一个“梦”、二个“五”、三个“四”和多个“思”。一个“梦”即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个“五”即五大发展理念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三个“四”指“四个全面”“四个自信”和“四个伟大”;多个“思”涵括经济发展新常态思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一带一路”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以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完成式”都可以追根溯源,把握其“过去式”,探秘其“过往史”。

从中国梦他的前身今生就可以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既往思想、理论和实践的传承、承接和接续。从中国梦的概念来看,他是在习近平参看“复兴之路”展览时候第一次提出并阐释的,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内涵、核心目标、具体表现、实现途径和实施手段作出进一步详尽完备的诠释。从中国梦的具体“梦”的内容来看,他要求在第一个百年“梦”,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候(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梦”,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候(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回顾第一个百年“梦”的“过往史”,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社会”战略构想,在他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就是要实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江泽民的“新三步走”树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习近平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概念表述、实现标准和达到指标上随着时间的推进都在不断丰富优化。再寻绎第二个百年“梦”的“过去式”,从毛泽东时期“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过渡到邓小平时期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并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发展成江泽民时期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并突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再到胡锦涛时期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如今深化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上可见,这一目标变得更为深刻,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变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彰显党对实现中国梦更强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这一目标也变得更加丰富,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再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凸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绿色发展”提法。限于篇幅问题,笔者不再具体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他“完成式”的前世,但是不难寻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追根查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既往实践中积累形成和积淀酿成的。

三、问题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导向

第一,聚焦主题和时代课题。把握了问题主题就是掌握了问题本质,抓住了问题核心,驾驭了问题灵魂。关于主题问题,习近平在“7.26”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一论述在十九大报告中得以再度强调。其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关键词解剖分析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思想”四个关键词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处在关键的衔接之处,从这个词的提出、发展、丰富的时间历程来看要相对更久远,从内涵外延的完整度来看也要更清晰。搞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现路径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一环。不管是以谁的名字命名的“主义”“思想”“理论”“观念”或“观点”都是在回答特定阶段的具体时代课题,十九大报告指明当下我国的重大时代课题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这样看来,当下的时代课题与我国主题大体上是一致,二者共同关键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弄清楚搞透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实践途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壮大的要紧一步。

第二,破解问题和攻克难题。如果说聚焦主题和时代课题是问题意识在顶层设计的体现,那么,破解问题和攻克难题则是问题情怀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直接的表现,是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接触到一个个鲜活的棘手的挑战。在十九大报告的第一板块中,习近平在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的同时,直言不讳地用一整段以六个分号和十七个小短句的形式直截了当指明当前我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这些问题涵括了当下我国政治(进一步落实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党建还存在薄弱环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且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需提升)、文化(社会文明水平需提高)、社会(民生领域有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难题)、生态(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几大方面的突出问题。何谓难题?用习近平在“7.26”讲话中提出的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在十九大报告中指明“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和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这些问题都是群众最关心、呼吁声最大的挑战。摆在面前的这一系列问题和难题都要求我们要像十八大以来那样,持续打响反腐败斗争的“正义战”和意识形态领域这场“输不起的硬仗”、继续啃下全面深化改革这块“硬骨头”和对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动真格”等等伟大斗争。在迎接社会挑战、破解社会问题和攻克社会难题中去培植和繁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四、人民期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中心

历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都无一例外地围绕人们期待展开论述,马克思表明无产阶级革命旨在“实现人民的幸福”[7],恩格斯也认为:“每个人追求幸福”,“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论证的。”[8]这是因为共产主义思想从源头上可以说是应人民美丽向往而生,从本质上亦可说是顺人民美好憧憬而成。当然,作为共产主义思想过渡阶段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本质和源头上讲也是顺应人民期待孕育而成的。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和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都能很好佐证人民期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心。

第一,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彰显人民期待。在回答我们事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时,习近平明确提出“以百姓心为心”的新提法,他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大举措无不是在向人民深情表白,对中国未来做出庄严承诺。例如,习近平曾经这样向人民袒露心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每个人的工作实践是有限的,但是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9]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习近平强调:“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10]等等。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都可以体现习近平在郑重庄严地向人民做出承诺的同时,旗帜宣明地表达他带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单从十九大报告内容看,十九大报告体现了党的一切工作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一准则信条的。从量上分析,“人民”一词在报告中出现次数是第二多,高达203次,由此来看,人民期许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次数之多、分量之重。再从质上分析,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大会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再从报告具体内容研究也不难发现人民期待作为一条隐性线索贯穿十九大报告全文,从第三板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具体内容来看,人民期许这一特点都可以通过挖掘隐藏在每条具体内容背后的目的发觉。同理,研究十九大报告的第四板块到第十三板块内容都可以发现人民期待是形成这些文字后面的隐性推动力。第二,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突显人民期待。新时代必然意味着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出现,十九大报告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很明显更突出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现实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问题。同此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内容表达来看,新表述深化了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程度,人民期许的不仅是吃饱穿暖,更追求吃得好穿得靓,新表述拓宽了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范围,人民期待的不单有物质文化需要,更谋求“非物质”方面的需求,好比对民主、法治、公平和正义等方面的追求。●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4]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5]习近平.中国共产党90年来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及历史启示.[N].学习日报,2011-06-27.

[6][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1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3-374.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

[10]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N].环球时报,2014-02-10.

猜你喜欢
特色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特色种植促增收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