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跌宕起伏及其经验启示

2018-01-28 20:27孙泽海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化

孙泽海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文化自信是指建立在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基础之上对国家民族文化精神的坚定信念与自觉实践,是民族成熟进步的标志之一[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将文化自信和前三个自信并列属于第一次,这就清晰地指明了在历史新时期,文化自信的重要战略地位。“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二《古史钩沉二》)吸取历史上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跌宕起伏的经验教训吸取,中华民族历史上文化文信的跌宕起伏的经验,对我们一以贯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重要的意义。

一、从中华民族高度文化自信到逐渐丧失和低谷时期

(一)中华民族高度文化自信时期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两宋,以及明清发展阶段,中华文化的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巅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文化最辉煌灿烂的时期,涌现出无数文化的大师,无论是老子、孔子还是墨子、孟子、孙子,都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刻的思想,这些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走向,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这些思想继续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并深深地融入到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中。春秋时期创造了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孕育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大放异彩,同时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

秦汉时期,中国社会大一统的格局产生了气势恢宏的秦汉文化。无论是巨龙般的万里长城,横扫六国的秦陵兵马俑,还是史学辉煌巨着《史记》,或者是气势恢宏的汉赋,都表现了中华民族在这个时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中国文化精神魂魄的形成离不开秦汉文化的浸润与熏陶,秦汉时期的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是充分自信的。

隋唐时期,无论是在科技、诗歌还是雕塑、绘画、书法取得的成就都是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开放宏大的气势也是其他历史时期文化难已比拟的,隋唐时期不仅大量吸收了来自世界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文化,而且以自身的文化的魅力影响了世界文化潮流的发展,无论是整理了传统的儒学文化还是道教文化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佛教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中国化,还是与其他宗教文化的和谐相处都体现了隋唐时期中华民族坚定的文化自信心。

两宋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共同发展。在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下,中国文化发展经历了质的飞跃,在理学、文学、史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都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就,同时,市民文化的兴起也给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明清的统治者对中国的古典文化进行了大整理,《永乐词典》还有《康熙词典》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一大批早期启蒙思想家李贽、黄宗羲、王夫之在这个时期也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之,从春秋时期中华文化的基本奠定,到鸦片战争之前,中华文化一直在东亚的文化圈中处于领导地位,中华民族对于自身文化的发展拥有高度的自信。

正如孟子所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华民族对自己文化的发展是拥有充分的自信心的。

(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逐渐丧失与低谷时期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只是到了近代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文化自信,国民自信才受到了严重的损伤[3]。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的屈辱史,从鸦片战争之后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文化自信逐步丧失的一个过程。当西方社会进行了工业革命,中国社会却像一个原地踏步的跛脚巨人。在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中华文化逐步走向衰落。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社会的国门,中国人民对自身的文化优越性产生了怀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逐渐丧失。在列强带来的屈辱下,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这一时期的向西方学习,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虽然中国人民文化自信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重创,但是在士大夫的眼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依然是优秀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观念在一些人的心中还没有改变。但从整体上来讲,这个时期中华民族对于自身文化的信心并没有受到根本上的动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是一个逐渐丧失的过程。

甲午战争亡国灭种,瓜分豆剖的存亡危机惊醒了中国人,甲午战争带来的屈辱,使得一些中国人对自身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到了“五四”运动前后,一批激进知识分子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落后,而西方文化代表的是科学、民主。“打倒孔家店”口号盛行一时。一直沉浸在天朝上国的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在历史的进程中陷入了最低谷,甚至产生了全盘西化的思潮,几乎成为了许多知识分子的共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陷入了低谷期,民族自信心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二、文化自信的得而复失与逐渐恢复

(一)文化自信得而复失的历史进程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虽然当时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先进中国人看到了民族的希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为中华民族复兴带来了新希望。在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过程中,中国革命经历的各种挫折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认清了中国的国情与革命的性质,坚定不移地走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革命道路,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了自信。就像毛泽东所预示的那样:“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4]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认知逐渐清晰,这就为新中国成立后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充满信心地指出:“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5],正是有了强烈的文化自信,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兴起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热潮。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1956年1月,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说:“随着汹涌澎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潮而来的,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6]新中国通过大力发展教育,通过扫盲运动以及群众性教育工作提升了中国人的文化水平,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科学文化的方针。全国上下表现出热烈的文化自信与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但由于受到“左”倾错误思潮的影响,特别是自我封闭以及对于文化建设经验的匮乏,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文化建设中出现了许多失误与挫折。也没有充分地重视文化建设的规律,在历次思想文化运动中,政治批判的做法严重伤害了文化工作者的感情与积极性,也严重地影响了文化的正常发展。比如建国初期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胡乔木就认为:“当时这种批判是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的。”[7]1956年虽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正确方针,但是在以后的文化建设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甚至在文化教育领域大搞“文化大跃进”,1958年5月,提出配合农业生产大跃进,争取全国农村文化大跃进的号召,这些都对文化自信的树立与坚定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文化大革命”更是将错误的“左”倾路线推向了极致,通过所谓的“破四旧、立四新”,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一次大的断层。文化大革命”对于中国文物与典籍的破坏不仅仅是有形的摧毁,更严重的是摧毁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于文化的敬畏之心!在封闭环境下,许多中国人心中的文化自信,实际上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而是盲目的,封闭的,狭隘与自大的“自信”,并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又重新打开了自己的国门,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和利益的多元化,西方大量的文化思潮涌入我国国内。一时间以西方文化标准为尺度的思想意识在文化领域呼风唤雨,面对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面对“苏东剧变”以及国际社会主义所遭受的巨大挫折,“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大地上又重新泛起,中国人对自身的文化又开始了怀疑与否定,对自身的文化价值的信心又遭到了严重的动摇,甚至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文化虚无主义的思潮。纪录片《河殇》的出现就是一个明显的表现,《河殇》彻底否定了中华民族之传统精神,彻底否定了我中国人民千百年传承之文明,把中华文化看做是已经衰亡了的文化,是只能走向“自杀”的愚昧的黄土文化。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许多中国人将西方的文化视为圭臬,一切以西方的价值观看齐,这极大地消解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中国文化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实际上是得而复失的。

(二)文化自信逐渐恢复的历史进程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苏联的解体与冷战的结束,世界的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了世界的主题。90年代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此外,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21世纪,整个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在国际上大幅度提升,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传统文化热潮又开始席卷中国,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在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又开始逐渐恢复。

三、中国历史上文化自信历程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说明了文化自信的重新构建,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导。在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陷入最低谷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地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正确方针,促进了中国科学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文化强国的征途中,虽然遭遇到了挫折,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没有丢失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燃烧自己每一寸热血的初心,而是吸取文化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因此,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就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8]要清醒地认识到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就没有了理论来源和思想灵魂,最终会迷失方向,因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9]只有这样,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不会偏离应有的轨道。

(二)文化自信要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基础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曾说,“在中华民族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10]。那么为什么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开化史上会产生深厚的文化自信呢?那时因为自秦汉至明中期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综合国力最为强盛的国家。纵观中国文化自信的历程,可以发现文化自信的坚定离不开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基础。相反,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与综合国力作为基础,那么文化自信只能成为水中月与镜中花。中国直到唐、明和清朝前半期,仍然是世界上泱泱大国。正因为有发达的农业经济的支撑,有强大的国力支撑,因而中国人民对于中国文化也是最为自信的。唐朝经济繁荣,综合国力强大,与此相对应的当时的文化也是在中华历史上最自信的,不仅文化的软实力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强的,而且文化交流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最为频繁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840年的晚清社会,中国在人口、军队数量方面仍旧占据着重大的优势,但是在国民意识、经济结构、制度体系方面已经远远地落后于西方社会,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已经被西方社会远远甩到了身后,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整个民族被轻蔑侮辱,整个文化自信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也随之陷入了低谷。也就是说文化自信的低谷期与这个国家衰败是息息相关的。总之,文化自信与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强大,与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团结是命运与共的,文化自信的培育必须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基础,离不开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最坚实的后盾。

(三)文化自信的坚定离不开文化的海纳百川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一直生生不息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是密切相关的。中华文化之所以是全世界古老文化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离不开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传统文化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在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文化流派之间一直是相互借鉴与吸收的,儒、释、道之间一直是不断的相互学习,相互交融的。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也是不断交流,相互融合的。另外,对于其他国家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长期都是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来促进自己不断发展壮大的。不仅引进来,也走出去。研究中国历史可以发现,凡是最包容开放的时代,凡是最具有海纳百川博大胸怀的时代,人民对于文化也是最为自信的。文化的开放在唐朝表现的最为明显。对此,鲁迅先生曾经评价说:“我们那时的祖先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坚强的把握,决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力;同时对于别系的文化抱有恢廓的胸襟与极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地唾弃”[11]。正是由于海纳百川的胸怀,中华文化在这一时期才能保持无与伦比的自信,大量地吸收外来文化,始终保持文化的创新与活力,唐朝才能成为中华文化的黄金时期,唐朝才能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整个社会才能激荡着为国积极进取的自信精神。相反,闭关锁国,拒绝文化上的交流,只能陷入到“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落后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在世界潮流的裹挟下,导致文化自信的不断丧失。因此我们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2]总之,文化自信的坚定离不开文化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不拒众流、扬帆出海,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前行方向。

(四)文化自信的坚定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总结那样:“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进入近代历史以来,虽然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是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依旧是中华民族奋起斗争的强大动力。即使文化自信陷入了最低谷,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依旧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无论时代怎么变迁,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总是不断地积淀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中,深深地塑造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即使近代以来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中华文化也没有完全地销声匿迹,反而浴火重生,不断地传承。即使在新文化运动中喊出“打倒孔家店”的胡适等人也强调要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中的理想精神,从而重拾文化自信。“文化大革命”时期,彻底地批判传统文化,强行地割裂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行为,实际上是对文化极其不自信的表现,即使“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极大的摧残,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并没有在中国大地上完全地销声匿迹,反而随着创造性地转换和创新性的发展,重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中国的近代史充分地说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也充分说明了优秀传统文化永恒的精神价值,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反而更为现实社会所需要。一个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决定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精神面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华夏儿女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总之,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寄托,也是文化自信最为丰厚的土壤,文化自信的培育与坚定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的。●

[1]陆卫明,孙泽海.论习近平的文化自信思想[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50-56.

[2][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1).

[3]习近平的四个自信[DB/OL].http://http/cpc.people.com.cn/n/2014/1226/c6409426280109.html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6]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87.

[7]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N].人民日报,1985-09-06(01).

[8][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1).

[10]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2.

[11]孙伏园,许钦文等.鲁迅先生二三事—前期弟子忆鲁迅[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63.

[1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1).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