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 ,蒋 萍
(1.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4;2.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能力成为地区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应积极融入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的潮流之中。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创新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概念的兴起和共享经济的发展,催生出新的发展模式和业态。知识创新活动具有多学科综合的特点,需要有宽松的研究环境,更需要富有创新力的人才群体。地方高校具备学科交叉性和知识体系完备性等特点,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居于知识创新的主体地位。
地方高校的发展及定位经历过四次转型,即从单科性工科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科大学,从多科性工科大学转变为综合性大学,从教学型大学转变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从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为应用研究型大学。目前,地方高校正处于第四次转型的重要节点上,即高校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将知识在区域内进行重新组合,引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高校通过建立科技园区,发挥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促进企业与高校的知识融合,为社会输送高新技术产业和能够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带动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2015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如何把握“双一流”建设的契机,加快建立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科结构和组织模式,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成为地方高校提升办学实力的关键因素。
在此背景下,明确地方高校“双一流”学科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分析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地方本科大学的创新能力建设路径,对于完善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同时,打造具有区域创新能力的“双一流”学科,对于深化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高校创新能力研究的兴起与服务经济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学者Cook于1992年提出区域创新体系,从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由若干创新主体组成,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及创新服务机构,分别对应体系中的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及创新活动服务。我国高校的科研体系与经济建设相脱节,很多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主要是为了评定职称,其产出的具有实际经济价值或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并不多。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处理科学研究与创新体制机制的关系,为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明确地方高校创新的办学定位、鼓励地方高校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成为提高高校办学质量、推进地方高校转型的新选择。
“双一流”战略的推进不能脱离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其中,多样化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的基本特征,而多样化的核心是高校的合理分类(褚照锋等,2017)[1]。当然,开展“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工科类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主动与产业界及政府开展协同创新,在完善知识生产组织结构的同时,把学术机制、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一并融入知识生产的过程中(谢辉祥,2017)[2]。基于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很多学者对区域创新性大学的教学改革和建设路径进行了研究。别敦荣和齐恬雨(2016)[3]认为,不同学科的课程模块可以交叉融合,以形成不同的专业,满足不同学生跨专业学习的需求,而跨学科专门机构的设立,可以增强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的实力,为本科生教育的学科专业融合与课程设置奠定坚实的基础。“双一流”建设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传统优势和深厚底蕴,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寻求创新和突破,实现其与传统特色专业的联动提升(黄进,2016)[4]。
在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对高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定位进行了探讨(吴小节等,2005;成洪波,2014;汪秀琼等,2015)[5-7]。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注意到地方高校的教育困境及对策问题。徐飞(2016)[8]认为,学科导向和投入导向使得教育界与工业界的对接互动严重不足,缺乏评价学生知识能力的国际实质等效标准。刘彦军(2015)[9]认为,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转型应该围绕地方产业链、创新链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造及整合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兴专业,形成特色专业集群。
综上所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开展“双一流”大学专业建设、创新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实力需要形成长效机制。目前的研究多是从明确高校办学定位、加快地方大学转型等方面探讨高校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而对地方高校如何基于传统特色专业,构建区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和路径还没有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
地方高校多是由以前的专科学校或地方学院合并而成,合并后的专业设置并没有因兼并重组而出现新的变化。地方高校是省属高校,财政转移支付主要来源于各省教育厅。长期以来,各省教育厅对地方高校的拨款是按照学生人均经费来拨付,这使得地方高校没有内在动力按产业或经济发展要求设置专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地方高校不断增设没有市场需求的专业,使产业界与高校之间的办学目标差距越来越大,地方高校的区域创新能力长期游离于产业的实际需求之外,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一般性地方本科高校属于省政府和教育厅共建单位,地方高校的管理体制决定了该类高校的办学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即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所具备的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及竞争力做文章。各高校为了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向所属部门争取资源,创建种类繁多的地方协同创新中心或省部共建平台,这不仅使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受到削弱,而且导致区域创新的扩散能力严重不足。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和技术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科研创新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促进高校之间技术创新能力的扩散,这才是高校存在的时代价值。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依赖人口红利和环境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构建知识创新体系,利用地方高校的专业优势和智力资源,提升高校的区域创新扩散能力,促进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应是转型的重中之重。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从战略层面推进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融入“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汲取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的经验,打造优势学科,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李靖华和瞿庆云,2018)[10]。地方特色型高校在办学定位中普遍存在重招生数量、轻质量等问题,办学专业贪大求全,办学目标以综合性地方高校为准,这使得地方高校的专业特色不明显,其在基础研究方面与“双一流”大学的差距较大,在应用型研究方面也无法与“双一流”学科相媲美。因此,特色型地方高校应明确自身的办学理念,结合“双一流”建设趋势,合理设置专业,将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成一流学科,这是地方高校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根本。
高校的专业设置关系到学校办学实力的强弱和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如果不能解决好产业需求与高校专业的协同问题,大学建设与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就会不一致。改进专业设置,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是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关键。高校的专业选择应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相结合,学习美国斯坦福大学“硅谷”产业园的经验,联合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同时,企业应采用技术转移和专利授权等方式,将成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进行复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界引领高校专业改革的作用。
高校在专业设置中应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将高校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应用需求结合起来,利用地方高校已有的专业优势,通过培养计划修订,适应和满足社会的办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受制于资金和成本,中小型企业无法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其潜在的技术需求会促使企业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地方高校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既依赖企业和政府的外部支持,也需要高校主动去承接企业的现实需求。高校应设立技术创新与转移办公室,借助企业的资金支持,合理投资技术风险大、企业不愿投入的前沿技术领域。
从地方本科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不管是在科研经费投入方面,还是在公众对其知名度的认可方面,地方高校都处在较为尴尬的位置,它们既得不到学科发展所需的大量科研经费,也无法利用已有的平台吸引外部高端创新人才。因此,利用已有的研发基础和实力,增强技术创新扩散能力,是地方高校提升办学实力的唯一手段。
利用“双一流”建设契机,立足于已有的学科优势,明确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是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的根本目标。地方高校应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将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发展重点,不断挖掘已有特色专业的潜力,将特色专业做大做强,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创新扩散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高校自身的区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