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第三小学 李丽婷
新课标要求学生应“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朗读的作用,能使学生的语感得到锻炼,对理解课文内容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在一个阶段的教学之后,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大的进步。但这种进步还仅仅局限于肤浅的表面。在研究中,笔者发现以下问题。
传统“讲课文”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依赖性心理,完全依靠教师在短短40分钟的教学时间讲授知识,缺乏主动阅读和朗读课文的意识。此外,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很难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朗读时间,本就“雁过无痕”的朗读练习更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样本环节,只有形式而无成果。
一组读完另一组再读,男生读完女生读,看似人人参加、书声琅琅,好不热闹。实际上,教师在朗读之前没有作明确的要求,学生这时似朗读的机器,念出来的是“字”而非“文”;阅读中,缺乏教师引导的学生很难领悟到文章的精妙之处;读后不总结经验也令学生难以提升阅读能力和真正掌握朗读技巧。这种有口无心式的“念经”是盲目的、漫无目的的,往往事倍功半。
在一般的教学过程(朗读、讲析、答问)中,大多数教师将视线主要集中在三五个优秀学生上,问来问去、读来读去,结果,大部分学生成了朗读课的陪衬、听众或“看客”,并未真正参与朗读之中。这种单方面的、不全面的“培养计划”,怎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与审美能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把×××语气读出来”。这种命令式与吩咐式的指导方式是呆板的、机械的,是劳而无功、不得要领的引导方式。常有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某字应该读重,某句语气应该上扬,某词应读慢(快)些,并不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词(句子)美在哪里。教师的命令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轻视如何教会学生发现美、领略美、体味美、感悟美。学生不得要领,只是机械地模仿角色、造作地表现作者情感,这不仅让听众感到尴尬、别扭,也大大削弱了文本的表现力。
据笔者调查,朗读容易成为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环节。一般一节课中大概会有2—3次朗读环节,但读书声大多会在一分钟左右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成为“讲课文”过程中的一段段插曲,并不能收到实际效果。
有感情朗读课文是体会文章中心思想,提高个人审美素养和陶冶情操的重要方法。但这是农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区,也是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难题。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好习惯呢?这里我们需要明白,提高朗读水平的一个前提是充分理解文章背后的情感要素,和作者取得共鸣后的美妙体验,所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笔者曾研究过萧红这位作家。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火烧云》是萧红回忆童年时期的作品之一。回顾以往萧红的作品,多以回忆童年生活为主,她的叙事生动活泼,容易引起共鸣。接下来,借助《火烧云》这篇课文对利用儿童视角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提高朗读课文的水平进行讨论。
那充满阳光的后花园,是小萧红的天堂。“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萧红就是在这花园中成长,栽花,拔草,种菜。错拿狗尾草当谷穗等等看似无聊的生活在萧红的心中是丰富多彩的。单调?绝对不是。其实当一个人只有一个固定生活圈子的时候,她并不希望去接触新的人或事,当然也并不孤独。何况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的疗伤室,感情丰富的人注定比别人活得辛苦,一朵墙角边探出头的野草花,也会让你温柔的心霎时变成风喧蝶舞的秘密花园。在挨了父亲的拳脚之后,祖父说:“快快长吧!长大就好了。”在祖母斥责祖父的时候,她拉着祖父走向花园,像极了相濡以沫的两条鱼,坚强而怒放地生存。然而小小的萧红,就这样成长为一名独特的女作家。祖父是萧红的精神动力与情感寄托,尤其是在离开家乡之后,无穷无尽的漂泊感与感情纠葛让她感到无比疲惫,因此,在《呼兰河传》中,我们找不到《生死场》的那种强烈的生命意识,而是充满怀念的思乡之作。家乡情结是每个人所不能抗拒的,不管她的家乡让谁欢喜让谁忧。在她最无助的时候,都能算作一种强大的力量。
有人说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因为她说“我家是荒凉的”,在面对事物的种类上来说,的确这样。她的童年只有一个后花园,陪着她的也只有祖父,所以可以说她寂寞。但在精神上她并不空虚,大自然给了她许多丰富的情感要素。阳光普照的后花园,她体验到自由的气息,为她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还记得那美丽的火烧云,璀璨丰富的颜色、多变的形状让小萧红的心也跟着灿烂起来。可以说,为她今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所以,当我们了解了这样一位作家的童年生活,便更能体会她心底最真实的感受,同样也使读者和萧红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那么读好这篇课文就容易实现了。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课文《火烧云》片段
如果我们熟悉萧红的作品,就会了解她回忆童年的作品都会带给大家这样那样的温暖,她把祖父带给她的点滴放在作品中,温暖着千万读者。我们在读《火烧云》这篇课文时要采用儿童视角,言语中充斥着儿童的天真活泼,要表达出儿童对大自然的探索与追求。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课文《火烧云》片段
这部分内容表达的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火烧云的变化,十分丰富,十分迅速,十分有趣。让一个小朋友在自家的院子里,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就像是我们读者仿佛置身于这样美丽的火烧云下,坐在院子里,安安静静地看云彩千变万化。火烧云像在我们面前不停地放着幻灯片,紧张而又愉悦。读者和作者的思想沟通便会让我们把这样一篇散文读得既生动又有趣。
所以,也许能够提高朗诵水平的方法有很多。但我一直认为,真正走进文本内心始终是最基础的方法。我们每遇到一篇课文,要体会文章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分析情感基调,走进文章,走进作者的内心,才会从根本上像是作者的影子,对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
庄子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有人说,作为一名教师整天面对枯燥无味的课本,不会久而生厌么?讲实话,总是面对同一门课程难免会产生这种感觉。但是作为一名专业的教师,我需要从文本中找出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比如,将感情融入朗读之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获得不同的体验,正所谓“常读常新”;在不同的文体中探究不一样的朗读技巧,使朗读变成一件值得考究的事情。坚持朗读训练,看起来虽简单,在实际操作之中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那么能够坚持。所以,我已作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效果——引导学生发现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我想,这也是所有教师最想看到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