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为学校德育带来新变化

2018-01-28 07:31刘欢
教育家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家校德育信息化

文 | 刘欢

随着“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教育变革不断深入,信息化手段已经广泛运用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优化,值得深思。

随着“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教育变革不断深入,信息化手段已经广泛运用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来。以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优化,信息化又将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怎样的变化,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探究。

实现德育精细管理新模式

传统的德育管理模式大多以工作会议、广播通报、黑板报为途径,如今德育信息化平台则通过信息分类、用户分组,逐步形成班级家长管理、学校活动管理、交流互动管理的一体化管理空间。一是三级监管,层层落实,德育管理体系更完善。如管理层将工作安排等发布给班主任;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行为展示;家长发布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每一级用户都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发布、获取信息,从而实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交流、监督、反馈,使学校管理更方便,更有序。二是利用数据分析等功能,及时了解师生新动向。通过查看后台数据分析,全面了解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情况,以便对学校管理工作做出调整和改进,使学校管理更科学,更高效。

构建德育活动开展新方式

传统的德育活动多以“告家长书”或学生口头方式传达给家长,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以奖状和口头评价为主。有了“微校”平台,开展德育活动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线上参与学校活动,活动拓展过程更精彩。如学校今年刚刚开展的学生艺术特长展示系列活动,从方案发布、班级海选、现场决赛到微信点赞、成绩公布整个过程都借助“微校”平台,使得活动内容更加生动清晰,参与对象更加明确广泛,家长监督更加文明规范,活动过程更加公开透明,评价手段更加丰富多样。二是接受社会评价监督,打通学生评价新思路。学校作息时间表、课程安排表、班级值周安排表,以及学校开展的各项实践活动、竞赛等,我们都发布在校园微信上,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论。通过校园微信的展示、参与、评价,不仅提升了学校综合能力,同时也打通了学生综合评价的新途径。

开辟家校合作新渠道

基于信息化的新型的学校、家庭与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较传统模式更有助于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力量,使三方在教育思想、方法和水平上趋于一致。学校构建基于网络条件的无缝化德育环境,共同推进素质教育。一是增强家校沟通交流,成为家校共建新纽带。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多以家长会、电话、校讯通、QQ群等为主,容易造成信息的覆盖和遗漏。有了校园微信的即时对话,家长反映的问题学校及时予以整改化解,学校活动互动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参与,使得开放办学更接地气。二是促进家校合作管理,成为学生德育新途径。学校开展“每周一个好习惯”教育,提出每周行为规范应知、应会、应做的具体要求,按期发送到家长手机上。请家长共同监督、教育孩子,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随着德育信息化理念的确立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展开,信息技术不再只是一个技术概念,在给德育带来崭新的教学形态和学习方式的同时,还必然会在更深层次上触发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更新。

猜你喜欢
家校德育信息化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