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 “问”亦有道

2018-01-28 03:32|
教育家 2018年14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文 |

思维是问题的开始,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内驱力。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活动、主动探索、亲身体验、自我感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与激情。

灵活设计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中的各种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使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教授,而是强调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这对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尤为重要。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时 ,教师抓住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兴趣点,借助他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将整节课设计成“参加羊羊运动会”的情境,把知识点、例题、练习题设计成在运动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在课的一开始就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一幅喜羊羊练习跑步的场景。动态的图片再加上熟悉的动画人物,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教学的某些环节教师再恰当地配上一些音乐,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创造提问氛围,发展学生思维

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让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中主动求知。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创设提问氛围,让学生能够在问题驱动下不断思考。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由生活中学生爱玩的多米诺骨牌导入,探讨不同长度的骨牌从两边用力推会出现什么情况,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注意思考,然后再借助学具让学生自己实践,怎样的三条边能搭成三角形。全班学生都认真思考,积极反馈自己的成果。通过大家共同验证,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环境中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数学思维。

营造探究空间,促进自我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问题的设计应尽量为学生营造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在学生把圆平均分成l6等分后,请他们动手拼成近似的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从而想象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然后教师继续创设将圆平均分成32、64、 28、256、1024、2048份的情景,让学生大胆想象,拼出的图形是否越来越接近标准的长方形。学生在这种无限想象的学习中,领悟出通过“化曲为直”,就能化未知为已知。同时还能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做适当的提示或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常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是师生直接交流的双边对话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必须创设情境,善于提问,设置悬念,从而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探究问题,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