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生物课堂情境化导入策略

2018-01-28 01:09:34江苏省海安市海陵中学江苏南通226600
中学生物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创设情境

章 彤 (江苏省海安市海陵中学 江苏南通 226600)

随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情感的熏陶倍受重视。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与解决问题能力。

导入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导入最理想的结果是使学生处于“我想学”的状态。要达到这样的课堂效果,教师创造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一个能够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是可行方法。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指出,思维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产生一个新情境,在这个情境中解答问题,排除疑虑,整个思维的过程其实就是梳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人的思维始于疑问。所以,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如果教师的导入有趣,或者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疑问,那么,学生将会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全心身投入到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中处于“我想学”的状态。

1 利用实际现实中科技与生活问题,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活动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生命现象的科学。小到个人的穿衣饮食、养生保健,大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与之紧密联系,所以人们的现实生活离不开生物。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与生物有关的科技与社会问题,教师只要稍加处理,就会成为教学导入的优秀素材来源。教师构建出紧贴现实生活的情境既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充满正能量,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进行。例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教学活动中,笔者以教室里的一瓶水培植物导入,该植物虽然放在窗边且天天施肥、定期换水,但仍然长势不好,引导学生分析导致植物如此生长的可能原因。因为学生们每天都悉心护理着这株植物,自然很想知道它未能养好的原因,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再如,在“内环境的稳态”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活动中,笔者就以学生熟悉的体检表作为分析资料创设情境导入教学,就将社会普遍关注的个人健康问题与课本知识很好地联系在一起,拉近了书本与生活的距离,有助于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充分理解。

2 利用生物科学史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活动

科学家探索生命活动的历程构成了生物科学史。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仅必修本中就出现22处,涉及的中外科学家将近60位。而成为一名科学家或者科研工作者是许多学生的儿时理想。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学探究的?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是怎样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呢?这些都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教师只要能充分挖掘生物科学史的内在价值,再现科学家的严谨思维过程和真实情感与态度,这些素材就是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活动的良好资源。

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的教学中,笔者将科学家的一个个实验分为一个个教学活动,按照由简到难的过程“阶梯式”地设计递进的场景导入教学。针对其中鲁宾、卡门的实验,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氧元素我们肉眼无法观察,要通过什么方法来确定它的去向?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中的氧是同时标记还是分开标记的?请你描述实验的过程预测实验的结果……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从科学家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利用已有知识自主完成实验设计。

3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活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及网络工程的全面普及,多媒体信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大量的图片、声频、视频类的资料在网络传播,教师只要仔细筛选,去粗取精,定能从中获取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情境资源。

如在“探究限制酶的切割特点”这个教学活动中,笔者利用动画技术来展现限制酶切割DNA的过程,就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有效地引导了学生进入该教学活动中。再如,利用电子书包软件来设计学生用的“学习书包”,教师将一堂课内重要的教学活动录制成一节一节的微课视频并辅以必要的思考训练题“打包”给学生。这在他们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导学作用,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4 利用实验探究,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活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生物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探究思维和方法的形成,也会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大量的实验素材,转换角度适当地改造,使之与科学探究紧密联系,就有可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如在“叶片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个实验教学活动中,笔者一改以往先讲理论后实验验证的教学设计,以探讨植物叶片由绿变黄的直接原因为话题导入,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假说:究竟是叶绿素变少了,还是类胡萝卜素变多了?哪个才是叶片由绿变黄的直接原因?学生自然地想到对叶片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很好地激发了他们主动去获取书本上相应知识的欲望,进而进一步设计实验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虽然与以前的教学一样,都是使用一样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但却因导入情境的不同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5 利用资料分析,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活动

当今高考除了关注对学生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外,更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考查。文字、图形、表格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屡见不鲜,成为考查的重点。许多考试中得分低的难题并不是因为学生未能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而是因为学生没有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甚至是没有读懂题。教师创设相应的资料分析情境,导入教学,有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如在“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这个教学活动中,笔者设计了选择工具这个导入环节,而不是直接把工具介绍给学生并讲解其特点。教师利用限制酶和DNA酶两个切割工具及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两个连接工具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去分析资料并从中来获取信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资料分析的能力,又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两组功能相近的酶的异同点。

新课的导入是学生学习冲动的形成和思维的启动过程。学习冲动源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而思维的启动源于对学习内容的好奇与疑惑。当学生处于一种“特别想知道为什么”的心理状态时,便实现了新课的成功导入。学生的学习从实质上来讲,其实就是在己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主动获取并构建知识,从而形成新的经验的过程。所以,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与生活现象,为学生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无疑是一种很合适的选择。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在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状态下,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学活动的导入就至关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活动导入是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和学习动力的助推器。而获取一个好的导入情境的素材又离不开教师平时的仔细观察和点滴积累。教师只有及时地把课堂教学过程中、工作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处理,才能不断挖掘出优秀的导入素材。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