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晶红
(沈阳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866)
太极瑜伽是将两大东方古老的养生健身术—太极与瑜伽巧妙地融会贯通,通过太极拳身法、手法、基础动作与瑜伽的呼吸、体式、冥想和音乐的结合,形成了动静融合、力量与节奏转换的一项新兴的身心平衡的健身项目。相关人士对太极瑜伽的探索始于1998年,经过10余年的发展,太极瑜伽逐步进入大众的健身视野,并于2010年在泰国获得了标志性的成功。继此之后,通过亚洲卫视和韩国YTN电视台的系列专门报道,太极瑜伽在美国、韩国、印度、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拥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体。虽然,太极瑜伽的大众认可程度正在不断攀升,其健身养生的作用也在逐步受到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但是,在太极瑜伽发展的过程中“巧立名目”和“哗众取宠”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本文试图以太极与瑜伽的文化属性和技术流变为立足点,探寻太极与瑜伽“融”“通”的文化本质,期待能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太极瑜伽提供参考。
太极和瑜伽不仅是单纯的健身或养身方式,同时也是文化、哲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自我能量提升的方法。中国和印度在文化上都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同源于东方大陆河流之畔的农业文明,二者之间既存在着一些文化的通融之处,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
太极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概念、范畴,就迄今所见文献看,其初见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本质上,太极是看待世间万事万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古朴人生态度,以及由此衍生的人类活动理应顺应的大道至德、自然规律和“无为而无不为”的宁静和谐的精神境界。太极拳正是以这一思想为基点,借助中国古代导引、吐纳、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的合力,通过浑圆的招式和“天人合一”的追求,达到意、气、力、形、神互补的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传统拳术。
瑜伽的含义为“一致”“结合”或“和谐”,是古印度6大哲学派别之一,是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和方法。其中,梵被抽象和概括为世界的最高实在,是一切事物的主宰。瑜伽是古印度修行者根据对动物和植物的模仿和姿态体验而获得的具有放松身体、促进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提升意识和发挥潜能的体位法。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简明的技巧,通过体位法、呼吸法和冥想法等方法的结合,达到身体与心灵的统一,并追求人类自身本体——“自我”与万物本体——“梵”的统一。从文化本源来看,太极拳和瑜伽是源自2个古老的文明体系,二者都关注人类对自然的探索,重视“调身”“调息”和“调心”的结合,并力求通过对人类自身机能和思维境界的提升,探寻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太极拳和瑜伽的产生,并非是体育的结果,而是社会的结果,更是文化的精粹。
虽然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在不同人文环境、历史进程和气候变迁的影响下,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太极拳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受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影响,意在探讨“舍”与“得”的矛盾关系,并在二者的关系转换中获得指导人类行为发展的辩证方法。通过太极拳式的动静、虚实、收放、开合和刚柔的矛盾冲突与内修、外炼的意念结合,帮助人们获得洞察自我与自然,自我与他人关系变化的太极拳“意”的价值转换。换言之,太极拳文化中包含着独特的“入世”哲学,期待通过自我的完善、宽容、谦和等处世态度的融合,实现自我与外界环境中诸多关系的适时调试与和谐发展。
印度文化的宗教色彩强烈,宗教对其国家的法律、道德观念、民族传统和生活习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瑜伽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成为印度不同宗教的主要修行方法,并在身、意、知、行的融合中实现对身体的控制,借助严格的节食、禁欲、崇拜和冥思,期待通身心的修行达到解脱,并最终实现内在的无限和永恒的空灵。瑜伽文化中蕴含着强烈的“避世”思想,认为尘世是充斥着烦恼和痛苦的,只有摒弃世俗才能实现自我的超脱。虽然,这种思想对促进民族性格的平和与社会的安定和谐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对如何化解和应对来自外界的侵扰缺乏辩证的思考。
总体上,太极拳与瑜伽都是通过“内修”和“外炼”来处理自我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但是,基于太极拳文化中适应与调和的特点和瑜伽文化中剥离与解脱的追求,二者在自我能力提升的文化路径方面显现出“入世”与“避世”的异向性。
从太极拳与瑜伽的表现形式和价值功能来看,柔和、缓慢和轻灵是二者共同的视觉特点;力量、协调、柔韧和呼吸是二者对习练者共同的生理刺激;身体机能的发展与心理能力的提升是二者对习练者身心平衡能力的实现路径。事实上,太极拳和瑜伽都是通过缓慢柔和的运动表现形式来呈现自身文化中对和谐与自然的向往,也都是通过自身演练形式的“静”来展示其所蕴含的价值和态度。
尽管太极拳和瑜伽在表现形式上存在趋同性,但是这种趋同仅限于表象层面的相似性。透过看似相似的表象,二者作为身体运动文化的技术构成确有着各自独特的属性。这种技术体系的独特性不仅可以透过对二者动作技术文化的剖析来体现,更可以通过对技术动作实质的解析来体现。(1)太极拳和瑜伽对“静”的技术体现的差异显著。太极拳讲究动与静的结合与转换,注重安逸表象下的“蓄势待发”和以“防”为本的“后发先至”。而瑜伽的“静”则贯穿和统领其完整的运动过程,寻求内外一致的超自然的静默。(2)太极拳和瑜伽技术动作的细节构成也各具特色。太极拳讲究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和功为基础的“内三合”和“外三合”。“内三合”指的是意识、呼吸和肌肉力量的配合;“外三合”指的是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的配合。然而,在瑜伽修行注重5种呼应,即从脚到膝与地呼应;从膝到直肠与水呼应;从直肠到心与火呼应;从心到眉心与风呼应;从眉心到头顶与行空的能力呼应。
与东西方强烈的文化差异不同,同属东方文化范畴的中印文化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例如,中印文化都关注长远发展和宏观整合,强调修身和自省,重视道德、伦理和精神的培养。因此,中印文化具备产生相互认同和形成理解与包容的文化基础。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软实力在世界舞台的作用日益显著。中印2国对本土文化国际化传播重要性的认识深刻,并期待双方在文学、艺术、体育和传媒等多领域合作的实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太极拳所蕴含的非侵略、和谐及内敛的文化特质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容易激发印度青少年的探究心理,进而增进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说,太极拳走向印度的潜能是不容忽视的。与之相应,瑜伽所承载的对人类自控潜力的挖掘和对自然界的无限向往精神,已经在中国体育运动文化领域大放异彩。瑜伽已经成为学校体育、大众健身和广告媒介中印度文化的标识。太极瑜伽正是在太极拳和瑜伽文化双向互动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项身心平衡项目。太极拳瑜伽旨在从内外环境的互动中汲取自我完善的力量,在挖掘自身潜能的同时,实现自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和而不同”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包容不同,并以不同为基础形成促进事物进步的力量。中印双方的文化互动是在“君子和而不同”的前提下,包容文化差异的交流、互动和竞争。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霸权的压制下,中印可以通过文化和而不同的交往来展示东方文化的魅力。以文化碰撞为前提的文化交往是中印双方彼此信任的重要环节。在中印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各领域精英的往来,关注对方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领域的动态,还要对大众文化互动交往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认识。从技术层面看,太极拳和瑜伽都是服务于人的身心发展的特色运动文化载体。太极拳拥有众多的传统套路、竞赛套路和普及套路。太极拳各派之间既有传承关系,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并因其较强的适应性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太极拳的发展相应,瑜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也衍生出许多派别。正统的印度古典瑜伽包括智瑜伽、业瑜伽、哈他瑜伽、王瑜伽、昆达利尼瑜伽5大体系。虽然不同的瑜伽派别在修行、意念、调息和能量唤醒方面的理论存在差别,但是对习练者来说都是辅助其通往精神世界的工具。太极瑜伽是太极拳与瑜伽技术动作和修身养心理念的选择性结合,是二者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的结果。太极瑜伽不过度强调太极拳与瑜伽技术与文化理念的谁主谁次,仅关注太极拳和瑜伽技术的通融对人身心发展带来的良性刺激和别样体验。
太极拳和瑜伽在起源之初并非就是现在人们所见的养生健身方法,但是这2种特色文化都具备了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变化的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大众求新逐变的养生健身需求,发展与进化无疑是二者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太极瑜伽正是以二者的特色为根本,为服务于大众需求应运而生的身心平衡项目。虽然,相关人士对太极瑜伽的探研历程仅仅10年,但是10年的存在与发展力证了太极瑜伽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1]施华,袁野.对太极瑜伽文化和技术融通性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1):140-143.
[2]李旺华,高河永.太极拳与瑜伽的比较——兼论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战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5):43-46.
[3]李建欣.论印度瑜伽哲学思想的发展(下)[J].南亚研究,1998(2):38-45.
[4]尹锡南.简析中印文化软实力双向传播[J].南亚研究(季刊),2014(4):49-55.
[5]杨松.改革开放以来中印文化交往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6]郑福臻,杨彩虹.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河南温县[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