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18-01-27 18:28黄春香
魅力中国 2017年51期
关键词:基层群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黄春香

摘 要:中国作为当今践行社会主义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关于其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和研究,而长久的时间已经证明,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以及政治生态的正确路线。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政治、经济、文化多元一体和谐共存的发展思路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可和支持,并且经过我国多年的政治实践表明,要想完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首先加强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力工作,以以个体促进整体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即试从基层群众文化活力工作的角度出發,提出激发基层群众文化活力工作的策略思考和途径,希望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道路上贡献力量。

关键词:基层群众 工作活力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形态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初露头角,占据了一席之地,关于社会主义的研究也开始成为热门话题。而在我国,关于社会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便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人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进步。而经过我国多年的政治实践表明,要想完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首先加强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力工作,以小促大、以个体促进整体,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1]。本文即试从基层群众文化活力工作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角度出发,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激发基层群众文化活力工作的策略思考和途径,希望能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略尽绵薄之力。

一、基层群众文化活力工作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一)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社会领域内的公平与正义,从而进入到无产主义社会当中,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便是使其向无产主义领域迈进的一个具体措施和政治号召。从概念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解读,是指在全社会领域形成政治昌明、经济繁荣、文化友好的可持续的生态化社会发展局面;从微观上进行解读,则是要求在基层群众当中形成热爱祖国、投身社会、积极阳光、爱心互助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局面。由这两种不同解读可以发现,激发基层群众文化活力工作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亦是先提条件之一,只要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做好了,党和人民的联系、人民和国家的联系、人民和人民的联系才能进一步加深[2],关系也才能更加友好,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社会环境基础,因此有必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以早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局面的形成。

(二)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我国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国家,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的出发点以及中心本质都是为了人民,政府工作的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工作方法亦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由此可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近些年来,在我国政治领导人得不断努力下,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想水平得以不断提升,给党的为民工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也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成为可以预期的目标,但除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加强之外,不断丰富和完善各种保障机制来促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善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3],比如在社会建设中不断建设公平有效的管理模式以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提供安全保证,此外还要通过社会救助机制来促使在全社会领域形成扶贫济困、互助友爱的良好风气,最终使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发展环境平等融洽,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好局面。

二、激发基层群众文化活力工作的策略思考和途径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激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充分发挥领导者的引领作用和带动作用,今儿在全社会领域形成全民互助、友好合作的和谐局面,为此,政府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4],如在城市或乡村多进行一些电影的公演或者文艺节目的汇演等,还可以举办城镇等集聚地单位举办诸如“社火”等大型文娱活动,让人民群众亲身参与其中,好让人民群众能在娱乐的过程中充分的感受到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从而认同并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二是要加强文化工作者队伍素质建设,提升其为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文化创作当中,如在近期展开的“扶贫济困”政治及经济活动时,要本着“三贴近”的原则,充分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说话办事尽量参照当地的习惯来进行处理,如此社会主义亲民的良好政治形象变树立起来,社会主义文化传播也会更加方便和有效;三是要加强教育事业建设,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教育入手提升全民思想素质,进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普及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的文化,如多进行国学讲坛类似的教育活动或教育视频进行网上宣传,或是举办国学大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生根发芽的土壤和优良环境。

(二)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积极的文化创新与建设环境

要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仅要完成经济以及政治文化的建设,更需要进行文化的建设和培养,者决定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生命力,也是政策得以顺利施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因此在现实条件下,需要做好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工作并保持其活力,这是首要的工作内容。要做到这点,需要紧紧贴合时代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状态,依靠互联网,及时跟进人民群众感兴趣或者普遍关心的社会话题和大众话题,如以最近四川九寨沟地震为契机就可以大力弘扬我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民族精神,更可有力的展现大国力量,让人民群众安心、使人民群众放心。此外,互联网作为现代文化的主流传播平台,网上消息良莠不齐,因此需要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以及网络安全的管理,为人民群众营造出良好的网络文化创造环境。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以为人民群众文化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要想激发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工作活力,需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土壤进行文化宣传,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如根据我国传统的“二十四孝”融合时代精神与特色推出的“新二十四孝”,便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合的产物和结果,是宣传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概念。此外,还有新闻联播、今日说法等大型法治系列节目的改版,以及类似于“圆桌会议”的政治议题节目的创新,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结果,让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以及投身其中进行建设的积极性大大上升,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群众是社会主义的一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文化工作活力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螺丝钉”,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必须注重群众在其中的作用,加强基层群众文化活力工作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有助于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基础,并进一步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形成政治昌明、经济繁荣、文化活力的良性循环发展路线当中。

参考文献

[1]于有利.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浅谈[J].综艺论坛.2004,(3):65-68..

[2]丁冈.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工作研究[J].2006,(4):223-225..

[3]尚庭淑.浅谈怎样抓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J].理论学习.2002,(3):16-18.

[4]蔡祖喜.激发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大舞台,2012(08):25-27.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层群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析如何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新媒体背景下基层群众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深入推进文化惠民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