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及成因探析

2018-01-27 23:00郭文娣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天水市天水建设

郭文娣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 741018)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经济的崛起必须有产业的强力支撑,产业的振兴必须有项目的持续拉动。天水市作为西部“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的区域,迫切需要项目支撑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与其他城市同步发展,项目建设仍是重中之重。

一、天水市在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项目意识不强。改革创新力度,决定着经济发展速度。由于思想解放不够到位,观念转变太慢,对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不能有效应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时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来做工作,对招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缺乏深层次思考,遇到问题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市场观念淡薄,相关部门对项目的关注、重视、支持、参与程度还不高,软硬件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项目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难以体现。

2.“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突起性不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搏精神不够。丝绸经济带建设已经多年,对于天水来说创新性、突起性不强。对丝绸之路,没有“要什么卖什么”的意识,仍处在“有什么卖什么的阶段”。有了马路,但车上没有产品,与丝路沿线城市交流沟通不够,“通道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与辐射作用远远不够,丝路文章做的不够深、不够实,还没有取得一些突破性的推进,基本停留在喊口号、贴标语、做论证阶段,开放水平与独特的区位优势不适应;学习借鉴外地实践经验的水平低,创新性不够。

天水市在项目进程中仍处于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结构单一,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项目严重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事业仍是短板;硬软件建设力度不够,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金融风险等隐患仍然存在;仍然存在发展环境不优、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一些部门的服务意识、落实能力、主动担当的劲头与发展要求及人民期盼还有一些差距;干劲不足,精神有所懈怠,没有鼓起向上的士气、激荡奋发的决心和激情,缺乏铆足劲头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搏精神。

3.高端项目少,外向型经济有待进一步提高。谋划论证储备的大项目少,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难度大,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卡点”“堵点”较多、进展不快;2017年新开工项目较少,“六个清单”中计划新开工项目仍有143个未开工,全市57个计划新开工重大项目未开工的占了4成,达23个;一些在建项目进度缓慢,项目统计工作薄弱、业务不熟,高端项目引进较少,低层次重复较多,精品不够。群众受传统观念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对引进项目的认识不深,觉得与自己的关系不大,主动参与性不强,争取、配合意识低,缺乏科学的理解,项目引进中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4.财政收支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从全省项目建设情况来看,无论是增幅还是规模,天水市位次均列全省的后位,特别是人均总量与周边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宏观经济的不景气,投入不足更为严重,已经使全市的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投入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财政收入结构不优,收支矛盾日益凸显;经济社会发展起点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发展中存在畏难情绪较大、思路不广、办法不多,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基本没有独特的破解之策,这些困难和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市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二、影响天水市项目建设存在问题的因素分析

1.高大上项目引进难度大,对经济提升辐射能力不足。由于天水经济发展水平低,工业企业增长缓慢,积累水平和投资能力不足,天水尽管近年来招商引资增速较快,但基础性制度供给中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新旧增长动力的转换,自身的投资能力很弱。同时,中西部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竞争非常激烈,项目投资条件相对苛刻,项目收益相对较低,东西差距悬殊较大,形成“两头重中间轻”的局面,甘肃相对处于总投资弱势位置,天水更显竞争力不足。

2.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虽然近年来天水市县区党委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工作力度很大,各县区都明确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条件迅速改善,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力度加大,各地都引进了一些项目,其中不乏大项目好项目,还有一些大项目好项目在协调落实中,项目引进呈现出比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天水各县经济发展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普遍很低,农业比重高,经济总量小,企业数量少,龙头骨干企业缺乏,产业发展普遍不成体系,大项目好项目不稳定,产业培育难度较大。

3.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难度大。天水的传统、低端产业在衰退,新型产业成长缓慢,民营企业发展缓慢,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骨干企业规模不够大,带动力不足,大多呈点式发展状态,没有形成集聚力,工业规划发展的六大产业链条短、规模小,基本上都没有形成围绕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配套环节,还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整体优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现代化发展规模带动能力不够大,带动力不足。农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小、覆盖面较窄、合作层次低、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不规范、承担风险和可特续发展能力弱,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产业发展比较松散,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由于体制机制改革的滞后,使得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进程缓慢。

4.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综合实力不强。天水的路网结构仍很不完善,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对外大通道建设、与周边区域的快速通道建设和市内县区之间连接线尚有空缺;铁路路网运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基础设施很不完善,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民航对外通行能力弱,天水通而不畅的交通问题仍很突出,仍然是制约天水经济发展的和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形成的重要瓶颈。

5.全方位对外开放局面尚未形成,政策和市场机遇转化不充分。体制改革不到位,行政管制干预多,创业环境不佳,企业内在活力不充分,生产要素活力不足,由于落后条件下发展的急躁和认识的不完全到位、经验的不成熟,天水市政策机遇叠加,但政策的优势还没有显现出来,有些发展规划、措施还存在不实之处,有些发展措施显得急躁,对天水的发展还需要放到更大的范围内做思考定位,天水人才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贫乏,外流现象严重,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资源配置效率低,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三、借鉴经验,依托项目,推动天水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学习借鉴创新仍是天水发展永远不变的源泉和动力。要始终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大开放策略,一方面必须强化项目带动,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以大项目好项目拉动大投资、培植大财源、促进大发展,提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造血能力;另一方面,也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克服等、靠、要思想,紧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剖析制约发展的瓶颈,找准痛点,抓准难点,选好切入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天水通过项目的突破在“一带一路”发展中实现跨越式、追赶式发展。

1.坚持引进项目为第一要务支撑不放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提升。要发展必须抓项目,没有项目就没有投资,没有投资发展只能是不符合实际的空谈。天水市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突出项目建设力促投资止滑稳增是当务之急。一是重谋划抓争取,紧盯国家和省上政策导向、产业布局、投资重点,结合“十三五”规划纲要,突出增优势、补短板、保民生,着力在谋划论证和争取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上下功夫。二是重招商抓落地,建立重点招商项目落地定期通报制度,特别要重点抓好省列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建设,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三是重统计抓入库,主动适应统计体制改革要求,规范项目管理,切实解决有投资进度无统计数据的问题,确保重点项目不断档,项目引进不松懈,建设项目不止步,项目质量不降低。

2.以高端项目为依托,力争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没有项目建设的带动,地域经济将无法实现发展和腾飞。一是针对当前投资同比下滑的形势,始终树立“小项目做精做细,大项目做强做高”的理念,从中小项目入手,以大项目引进为目的,切实做到续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储备项目抓手续、招商引资项目抓落地、所有项目抓投资。二是天水必须立足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始终坚持“产业第一,项目优先”,紧紧围绕生态旅游、特色产业、资源开发等领域,全力以赴抓招商,千方百计引项目,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左右相联、上下贯通集中抓项目的工作格局,促进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的新跨越。

3.补齐小康短板,实现城乡同步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以投资和项目为抓手,构建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一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鼓励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向种养加销全产业链延伸,走集约高效、生态循环、资源节约的现代绿色农业发展道路。二是结合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大数据重大行动计划等重大工程,在培育打造新企业、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方面实现突破。三是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各项重大节会活动,加强天水特色产品和优势资商的宣传推介,做好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城市的有效对接,争取多引进一些产业关联度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招商项目。

4.强化县域经济,突出项目投资拉动作用。一是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关中平原城市群等重大历史机遇,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谋划实施特色优势产业项目,按照县区自身发展条件和优势,积极围绕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发展布局,有重点、有计划引进适宜县域经济发展的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扶持引导民营企业由流通服务型向生产型转化、由粗放分散型向集约专业领域转化、由单纯依靠自身资本流动发展向社会资产存量方向转化,培养发展一批新的民营产业或行业龙头企业,凸显民营项目建设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多元化优势。

5.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项目引进环境。一是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视做好“接管放”工作,加大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调整和下放力度,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发展活力。二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专项建设债券,为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运用“PPP”等建设资金运营模式,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激活社会资本内生活力,促进县域经济多元化、广泛化发展。

6.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项目的辐射能力。一是统筹城市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着力打造“一核、三轴、两区”城镇区域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五区三县”城市构架。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型、商贸物流型、生态旅游型小城镇。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专业市场建设的有机结合,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加快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促进县域城镇建设的发展速度,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全面提升基础建设的承栽力,增强项目建设对周边经济的辐射功能,为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猜你喜欢
天水市天水建设
三个好朋友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