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推进国家文化治理

2018-01-27 23:00刘鑫鑫刘婷婷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整体国家文化

刘鑫鑫,刘婷婷

(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2.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文化治理一直是国家治理中的重要部分。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其硬实力的重要反映,也推动着硬实力的发展,更体现出国家形象和世界地位。因此,推动文化治理一直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日益增多,我国的文化领域也日益多元,各种不同的思想都能在中国找到受众群并得以传播。这既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大繁荣大发展,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网络的迅速传播,有些有害思想也被迅速扩散和吸收。这不仅挤压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因此,现实呼唤一种推进文化治理的理论和以此理论为指导的研究方法,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文化治理在国家治理的范畴中既是独立的整体,也是一个组成部分。按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的研究方法明确文化治理的地位、其所包含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统筹协调,实现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的整体提升才是文化治理的目标和归宿。

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

整体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从我国古代的朴素整体论到西方的机械整体论,从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论断,到斯宾诺莎将神视为内在的整体,再到马基雅维利将整体性引入国家权力领域,不同政治学家、思想家对整体性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论述。马克思曾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1]就马克思主义而言,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并未明确提出过“整体论”,但整体有机统一的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始终。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论就是在对传统社会发展理论的批判中产生的。

1.整体是系统的整体。

整体的系统性即整体的各部分以一定的方式、结构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整体,各部分在各自发挥其独特作用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切事物、过程乃至整个世界都是相互联系与依赖、相互作用与制约的系统整体。

卢卡奇曾指出,“整体性的范畴不是把它的各个成分归结为一个毫无差别的统一体、同一体,而是展示不同因素、不同组成部分之间‘能动的辩证法关系’。”[2]就人类社会而言,整个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生态都发挥着其各自的作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引领,文化是支撑,生态是保障。这些方面在社会的发展中缺一不可。与此同时,这些因素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生态健康;而生态环境的优劣则直接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甚至存续与否。人类历史上由于抱有片面的发展观造成的悲剧历历在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批判也是片面性的,其出发点、思维方法都未能克服缺乏系统性的缺陷,未能对社会进行整体性的考量。马克思对传统的超越也正在于此。因此,如果说黑格尔的巨大功绩在于把自然,社会和思维世界描述成一个历史过程。那么,马克思的巨大贡献则在于不仅把社会理解成一个过程,而且理解成一个有机整体。

2.整体是动态的整体。

人类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这种变化既包括外部环境的,也包括内在条件的。这两种变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说正是人类社会的动态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点;正是由于了解了人类社会的动态性,马克思主义才得以不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马恩所处的时代正值欧洲国家的社会转型时期,外部条件的变化促使他们将全部的努力集中于认识和把握这个转型过程,特别是剖析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乃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从而揭示其内在矛盾、客观规律和动态趋势,由此探索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现实动力、途径和方法,并为这一运动提供指导思想和政策策略。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与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更加说明了人类社会的动态性,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3.整体对部分具有决定性。

整体是包含了一定对象的、系统完整的有机体,绝非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部分起着支配性作用的整体。换言之,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整体对部分具有决定性。认识事物时要从事物的整体性出发,在理解该整体的构成要素时要使部分归属于整体,将部分放在整体环境下进行考量,这样对部分的理解才有意义。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下简称《手稿》)。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这一理论则是建立在其对资本主义现实批判的结果上。马克思在文中对宗教、国家、法、市民社会都进行了批判,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但无论是政治批判还是经济分析,这一切批判都直指现实的资本主义。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要素如经济、政治、社会等都是围绕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将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比作一种“普照光”,这种普照光掩盖了其他一切色彩。此外,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将整个社会放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考察,进而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系统性、有机性、整体性。并在始终坚持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二、文化治理在我国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共同较量,作为软实力“货币”的话语权更成为各国正向追逐的对象。然而要想在世界范围内争得话语权,包容而独特的文化不可或缺。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一方面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一方面在中国大地上润物无声,默默地教化人民。

1.文化治理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从整体性理论出发,文化既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又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要素。文化系统既要注重自身的发展,也要注重与其他社会要素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统一的,经济基础的发展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因此可以说,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密不可分,先进的文化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引领。推动文化治理,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外在政治环境,还可以通过对消除存在于经济发展中的过时思想的消极影响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例如我国历史上曾是个“轻商”的国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僵化的理解,商人更是被打上了“反动的资产阶级分子”的标签。机械地消灭私有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破除这种思想观念则有助于把各种利益群体纳入到国家体制中,引导其共同为国家建设做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遵纪守法的优秀私营企业主的赞扬正说明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私营企业主作为正面典型而被加以宣扬,全国范围内也因此掀起了一股创业的热潮。

2.文化治理有助于维护政治稳定,增强国家凝聚力。

通过强化文化认同感构造起强大的社会凝聚力是我国文化治理的重要作用之一。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的治乱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兴衰都表明,强大的社会凝聚力是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的重要条件。我国要谋求长期发展,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越来越小。各种理论、思潮、观念都在同一空间内相互碰撞、交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日趋个性化。一方面,个性化的增强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整个社会的创造力也由此得以激发,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同质性也因此显著降低。特别是数字化技术、新媒体的发展带来的“去中心化”、“原子化”的特征使得人们价值信仰淡化,政治信念模糊,极大地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也影响了国家凝聚力的形成。而共同的民族文化产生的统摄力和感召力则能将全体民族成员聚合到一起,维持民族团结,增强民族成员的协调性从而实现政治稳定。

同时,推进文化治理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改革也进入了攻坚阶段,改革中积累的问题逐渐暴露。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贪污受贿等问题不断出现。党和国家也正通过政治、经济、司法手段治理这些问题。但如果无法通过宣传让人们了解党和政府所做努力,无法通过文化建设让公平正义、反腐反贪的思想深入人心,不仅不利于这些不良现象从源头上的减少,还会让人们对党和政府失去信心和认同,最终造成政治冷漠和社会不稳定。一个国民相互怨恨的社会是无法实现共同富裕,无法共圆中国梦的。因此,文化治理有利于引领社会风尚,为和谐社会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3.文化治理有助于增强我国文化自信,提升国际影响力。

文化是每个民族独特的名片,正如钱穆先生所言:“中国文化不仅由中国民族所创造,而中国文化乃能创造中国民族,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民族。”[3]中华民族的文化一直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提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4]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各类本土文化逐渐淡化,全球文化趋同。这是几乎所有文化都面临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以寻求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则面临着被同化从而消失的危险。我国文化也是如此。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动,我国国门大开,西方的各种文化,特别是西方强势文化随着投资一起涌入。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在给我国文化领域带来新产品、新风尚的同时也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本土文化造成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减损了我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普世价值的推行所带来的去意识形态化也成为了西方国家干涉我国内政的一种隐蔽的手段。因此,文化治理则需在引进外国文化和保护本土文化之间保持平衡,培育一个既包容开放,又机体健康,有抵抗力的文化体系,树立我国的文化自信,以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

此外,正如约瑟夫·奈所言,“在当今世界,倘若一个国家的文化处于中心地位,别国就会自动地向她靠拢。”[5]可见国际地位的竞争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全方位、多领域的,文化在形成世界新秩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意识形态也成为了各种力量相互角逐的战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别是9·11以来,宗教文化作用凸显,宗教、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日益激烈,意识形态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要在全球话语权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国家必须建构以独有文化核心价值为主体的“文化治理模式”[6]。推进文化治理既是弘扬我国优秀、特色文化的需要,也是保护我国文化安全、防止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

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对我国文化治理的指导意义

所谓整体性原则,就是指坚持承认和维护事物的整体性存在,强调对象的完整性,强调思想和行为的全面性[7]。因此,文化治理是对所有与文化有关的领域进行综合的、全面的治理,涉及商业文化、公益文化、文化产品等诸多方面。根据马克思整体性理论,整体是动态的整体,是不断根据内外因的变化而变化的整体。因此,把握整体的动态性一直是我党的文化治理政策的重心。我党对文化治理一直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通过梳理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报告不难发现,我党的文化政策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不断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而调整的。从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即党的十二大时强调“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到十三大时“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文化组织”;从十四大时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到十五大确立了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本目标和政策。十六大时,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论述更是独立成章,强调“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十七大报告中则指出“文化的繁荣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了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十八大则强调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作用,强调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更加稳健,基础更加坚实。这一脉相承、全面覆盖的政策对我国文化治理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文化自信的根本性地位,强调了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也提出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奋斗指明了方向。

1.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为文化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如果说一个国家的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则是灵魂。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的基因,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这种内在的向心力无可取代。在推进文化治理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依托和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8]从国家层面的“仁政”到个人层面的“慎独”,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到“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爱国传统,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进行着道德教化,人们也在这种润物无声的教化中形成自觉。广大人民群众在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融合,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忘国家和集体利益。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滋养着中国梦,让中国梦历久弥新,古老而常青。同时,文化治理不是一味固守旧有模式,而是要建立包容、创新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中也有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如时下热议的“剩男剩女”问题,本质上是传统婚姻观念的问题。如不及时转变这种观念,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方式选择的不尊重,也是文化建设的倒退。这样的传统文化是无法支撑中国梦的。因此,及时消除传统文化中守旧的、不合时宜的部分对文化体系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2.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硬实力。

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各国文化的竞争依然遵循“丛林法则”,软实力依然要依靠硬实力发声。强势的经济体都在强势地推行其文化。我国的文化传播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仍处劣势,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依然薄弱,文化市场机制长期缺位造成机会不平等,文化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中国声音“走出去”的重要步骤。

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育名牌文化企业。当前,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行,创意文化产业也掀起了发展的热潮,也涌现出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比如奥运会开幕式动画制作公司“水晶石”。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水晶石”通过一幅卷轴徐徐展开的过程将古老的中华文化展现在世界眼前,成为奥运会中的诸多亮点之一。这类文化创意企业正是文化治理过程中应大力推动和鼓励的。培育名牌文化企业,要放宽市场准入政策,鼓励不同的文化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小微企业进入市场。这样既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充分焕发出社会活力,塑造了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也能将更多的新社会阶层引入到文化建设中来,从而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如果将文化市场作为整体,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平衡发展对国家的文化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公共文化的发展仍具有较强的行政意味,并没有深入到群众中间去,公共文化设施的覆盖面不够,闲置率较高,公共文化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仍未理顺,文化供给方也较少。因此在文化治理中,应首先发挥政府在文化事业中的引领作用,尽可能多地为公众提供纯公共文化产品,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和需求。此外还需着力将更多的文化团体及组织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让多方力量共同形成一个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需求的动态体系[9]。

3.拓宽传播渠道,强化文化交流。

整体不仅仅是部分之和,而是由各部分组成的有机体。在文化治理、文化传播中,不能仅靠国家政府的一元主体,而应鼓励不同主体参与到文化传播中。当前,我国对外传播渠道大都依赖各国当地主流媒体,如BBC、CNN等,传播渠道较为单一。而且西方国家民众普遍对主流媒体抱有本能的不信任感,其对传播内容的质疑进一步影响了我国文化的传播效果。因此,拓宽传播渠道,加强不同层面、不同内容的,多主体的文化交流是我国当前文化传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一是要加强孔子学院的建设。孔子学院一直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平台,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数量已达500所,注册学生总数达190万。但自2015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关闭孔子学院的消息传出后,有关孔子学院办学制度不健全、财务不透明的问题引发了许多欧洲国家对孔子学院的质疑。因此,加强对孔子学院的建设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应着重提升质量。二是充分利用先进的新媒体。当今,以数字媒体为支撑的新媒体已经进入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优势加强文化交流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国家领导人已有属于自己的卡通形象,并通过网络的传播推送到世界各地,与世界各国的民众即时互动。领导人的形象也由此变得更加立体和亲民。如能将这种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数字文化产品,如卡通京剧形象,则能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对我国文化感兴趣,使我国的文化传播不仅打破国界,还能在不同代际间流动。三是要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建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世界舞台上,每个中国人都是国家形象的代表。因此,提升全民文化素质也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目前,针对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报道多次见诸报端。在美国商业网站“社交生活”发起的针对最不受欢迎游客的调查中,中国位列第二。中国游客在外的不文明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形象。如果说建立孔子学院是引领,先进技术是重要支撑,提高全民素质则是基础和保障。因此,提高全民素质不仅是提升国际形象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治理的重要环境。只有整体中的每一部分都发挥其优势,达到其最佳水平,整体的运转才会呈现出最佳表现。

综上所述,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文化治理对国家治理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是灵魂》中所言: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10]。通过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指导,文化治理将从整体上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步伐。同时,也从全局高度提高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整体国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谁远谁近?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