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长路
婚俗诗,是我国一些地区流传下来的在男女结婚过程中表现欢乐气氛、美好祝愿的说唱诗,内容俗雅不一,所表现的主题是一致的。如催促新娘化妆,就念“姑娘天生本丽质,不须脂粉涂容颜”,请新人上轿(车),要念“高卷珠帘挂玉钩,香车宝马到门头,花红利市多多赏,富贵荣华过百秋”等。
婚姻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原始的多种婚姻形式到“一夫一妻制”的变化,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古代,婚姻有三层含义:一指嫁娶的形式,二指夫妻间的关系,三指姻亲关系。它原作“昏因”,源于我国古代婚礼在晚上进行的习俗,后从女而为“婚姻”,把音和义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结婚后男方被称为“夫”,女方被称为“妇”,夫妇、夫妻就是婚姻的基本产物。“夫”本是对男性的统称,后来被作为特权赐予了“丈夫”;“妇”有卑下之意,《说文解字》中“妇,服也”的解释说得清楚,后来它被强行加给了“妻子”。就文意理解,它一开始就“法定”了男女间“夫唱妻随”的不平等关系。
★夫妻恩爱有益双方健康
我国自古崇尚婚姻稳定、夫妻白头到老,古代婚俗中就包括有“结发”“合髻”等形式,以致使“结发”成为“患难夫妻”的代称。曹植的“与君初定情,结发恩义深”、杜甫的“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孔雀东南飞》中的“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等诗句,都是对这种传统关系的歌颂。为了强调这种关系,在结婚仪式上还要用“同心结”作为吉祥物连接交杯酒,以加深对彼此心心相印、恩爱情长意义的理解。稳定的家庭关系,对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对社会和事业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古俗中倡行的许多美德应当继承、发扬。就与健康的关系而言,夫妻关系和谐,人的心境就好,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就能保持稳定状态,机体的抗病能力就强大,健康和长寿自然就能常伴他们左右。相反地,如果天天争吵或打闹,这种恶劣环境造成的大脑细胞的损伤、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的失调、新陈代谢规律的紊乱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了,这被叫做“精神自杀”。中医所说的“气是杀人贼”中的“气”,就这样夺去了人生的愉快、身体的健康,葬送了个人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因此,要提倡夫妻间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互帮互助、互慰互励,建立起和睦平等的新型夫妻关系,同甘共苦、患难与共,携手缔造幸福的人生之路。有人把当前的夫妻关系分为竞争、主从、合作三个类型,实践证明,只有合作型的关系才能造就夫妻身体健康、子女成才孝顺、家庭幸福发达的好结局。
★良好的夫妻关系靠双方维系
社会的发展、文明和进步,不断改善着传统婚姻中一些不适应的内容,“夫妻平等”终于成了主宰家庭关系的主流。但这并不意味着“夫唱妻随”旧模式的结束,夫妻间正常关系的建立从恋爱开始就一直面临着这两种模式争战的严峻考验。有研究说,这种考验,30个月是道关。大脑中多巴胺、莱乙胺和催产素激发爱情的产生和发展,但在经历了18~30个月的相识、相约、结合、生子的过程之后,生活中产生的“抗体”会逐渐抵消原有的爱情冲动,产生出“分道扬镳”或“继续携手”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来。不过,大量的还是要在波澜不惊的状态下过日子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城市中,夫妻关系和谐的约占60%,关系一般的约占20%,关系不好或经常吵闹的约占20%。离婚率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南方某大城市一个区的统计,1998年办理协议离婚的人数是1989年的2.6倍、1979年的33.3倍。造成离婚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其中“第三者插足”和“丈夫不忠诚”仍是主要的。有科学家企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对爱情中“水性杨花”和“始终如一”人的基因进行了研究,终于从大草原田鼠的DNA中发现了一种“忠诚”基因,将此基因注射给“见异思迁”的老鼠后,它们竟然也能“浪子回头”,开始与“妻子”一起尽职尽责地照顾“子女”,一直“白头到老”。
★“七夕”——中国的情人节
七月初七,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女儿节”,是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日子。这个传说在周代的《诗经》中就有,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形成了故事轮廓,后来故事情节不断丰富,成了爱情永恒和婚姻美满的楷模,并且出现了一系列纪念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是“七夕”之夜在妇女中进行的,有卜巧、赛巧和食巧果等内容,总称“乞巧”。卜巧,就是通过占卜了解自己的巧拙,方法很多,如当晚在针线盒中放入1只蜘蛛,次日看谁的蜘蛛丝织得最密;把做针线活的小工具混在大饺子里,看谁能摸得到等。赛巧,就是在月光下穿针,看谁穿得快。祖咏有《七夕》诗说:“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吃巧果,就是吃祭祀牛郎织女后的小食品,有寻常的时鲜水果,也有用面粉专门制作的飞禽走兽之类的供品。后来,乞巧活动的内容也有了变化,不断注入乞聪明、乞富贵、乞婚姻美满等新的意义。人们羡慕神话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之会,“金秋玉露一相逢”;更应该珍惜现实夫妻生活中的朝朝暮暮,“交颈鸳鸯恩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