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政思想及其启示

2018-01-27 12:25翟俊义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四德生存权仁政

翟俊义

(郑州大学 法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1 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1]159、“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1]7,这种时代背景决定了孟子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倡导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主张实行仁政,并将其“仁政”思想概括为:“制民之产”、“薄其税敛”,实行“四德”、“五伦”教化,“民贵君轻”。

1.1 “制民之产”,“薄其税敛”

孟子提出了一系列仁政思想,在其思想中把“制民之产”说成是“仁政”之本。首先,孟子强调“制民之产”的重要性,“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1]15,即没有固定的财产,而能常有安定之心,只有“士”可以做到。而对于一般的民众,因为没有恒产,因而就不会有“恒心”,而没有“恒心”就会违法乱纪,无所不为。可见孟子已对犯罪的起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普通民众因为没有“恒产”,就会违法犯罪,因此必须确保普通民众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正如管仲所提出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2]1-2。

其次,为实现“制民之产”,孟子提出了具体方案:“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5虽然孟子描绘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个体经济的一派和谐景象,着实令人向往,但如何实现这种自然经济秩序呢?孟子主张恢复“井田制”,“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1]105。因此,要实行“仁政”,必须从重正经界、复井田制开始。但其“井田制”方案在当时封建制关系已经确立的战国时期是不可能实现的,其所倡导的男耕女织的个体自然经济秩序,只能使食封地主“衣帛食肉”,黎民百姓“不饥不寒”仅仅是设想而已。

此外,孟子在经济上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薄其税敛”,减轻各种赋税,如“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1]67、“关,饥而不征”[1]67、“耕者,助而不税”[1]67、“廛,无夫里之布”[1]67等,与其“制民之产”思想相辅相成,共同确保民众有一个基本生活条件。

1.2 实行“四德”、“五伦”教化

孟子同孔子一样重视道德的感化作用,认为应依靠法律而不是刑罚来管理社会,“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1]294。为此,孟子强调教化的重要性,强调对人们多实行“教化”,以“四德”、“五伦”为教化的主要内容。

何为“四德”呢?“四德”就是仁、义、礼、智,孟子将“四德”建成一个体系。首先,“仁”是“四德”之首,“义”是“四德”之主。并进而提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由恶醉而强酒”[1]149,以此来强调“仁”的重要性。其次,如何实现“仁政”呢?孟子进一步指出:“义”是“仁”的实践和表现,是实现仁的途径,“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1]335。然后,对于“礼”与“智”,孟子说“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1]245。最后,在“礼”与“仁”、“义”之间的关系上,“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1]167,即“礼”是如何孝敬父母、忠于国君的行为规范。“智”是懂得仁、义的道理,并且在行动上不离仁、义。

那么何为“五伦”呢?“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111。孟子将“孝”视为仁义之根本,同时指出实行顺序,即“先己后人,由亲及疏。仁义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1]16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1]203,“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君者也”[1]2。孟子道出了实行“五伦”的目的,在他看来,一个人只有在家庭生活中首先孝敬亲长,然后才能在政治生活中对君主恭顺。

“四德”与“五伦”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不是孟子的一句空话, 而是可以付诸实践的。孟子将“四德”与“五伦”紧密结合起来,“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1]330。如果全体社会成员遵守“四德”、“五伦”,有利于维持统治秩序的稳定——社会各个阶层安于现状,不做非分之想。

1.3 民贵君轻与暴君放伐

民贵君轻是仁政的核心,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重要表现,是对西周以来的重民思想的重大发展,“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324是其仁政思想的高度概括。

首先,孟子强调民心的重要性,“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1]324,认为尧、舜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就在于取得了民心;商纣王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其失去了民心;其次,提出了取得民心的方法,即“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民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1]154。此外,还区分了“天下”与“国”,认为以暴力得到的政权,其统治者不能取得民心,因此不能长久。

另外,孟子还提出了“暴君放伐”论。“贼仁者之谓贼,贼义之谓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1]38这是孟子在回答齐宣王问“汤伐桀,武王伐纣”[1]38是否为“臣弑其君”所表达的观点。因为纣王失去民心,因此早已失去做君主的资格。可见,孟子的这种“暴君放伐”论其实也是其“仁政”的侧面反映。

2 孟子仁政思想的评析

孟子仁政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是治世的一副“良剂”,在对孟子仁政思想的展现中,需要对其作出一个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2.1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战国中期对早期民本思想的新发展

中国传统社会是君权至上的,在那个君权膨胀的年代,为什么会有“仁政”这个问题呢?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人们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即“君”代表“天神”来统治人民,“神本”就是“君本”,但是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中,商人临阵倒戈,使周人认识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3]328的道理,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有对其施行仁政,方能巩固统治。

“到了春秋时期,一些思想家为了抬高‘民’的地位,限制一下‘君’的专横,仍不是直截了当地谈论君和民的关系,而是曲折婉转地来谈论神和民的关系。如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4]18春秋末年,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13此外,还提出“庶民”、“富民”、“教民”、“利民”的口号[4]18。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民为邦本”的话,但他以民为本、仁政的思想是很明显的。孟子公开抛弃了孔子用“尊周室”的办法统一天下的思想:一方面强调仁政的重要性,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国君,只要能推行仁政,就能统一天下[4]18;另一方面反对战争,认为战争与其仁政方案相悖,因为“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1]159,战争会破坏生产,使人民流离失所。

综上所述,孟子的仁政思想已不再用先前的“民为神主”的神学思想,而是直接用民心的向背等来表达。这种仁政思想无疑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推动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

2.2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带有理想色彩的超前方案

孟子的仁政学说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根据战国中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兼并战争的形势,试图给整个社会开出一副“良剂”,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程度的理想主义倾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5虽然孟子描绘的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个体经济的一派和谐景象,着实令人向往,但如何实现这种自然经济秩序呢?孟子主张恢复“井田制”,把井田制规范化为“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1]105。他认为,春秋战国之所以“世道衰微”,就在于暴君污吏破坏了井田制。因此,要实行“仁政”,必须从重正经界、复井田制开始。这实际上是他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复古保守思想,其“井田制”方案在当时封建制关系已经确立的战国时期是不可能实现的,其所倡导的男耕女织的个体自然经济秩序,只能是食封地主“衣帛食肉”,黎明百姓“不饥不寒”仅仅是设想而已。

人民生活幸福,“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1]5、“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5,看似一切都能实现的美好社会景象,有一定的理想成分,这种思想反映了孟子缺乏对整个社会的深入思考,故不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只能成为人们对美好社会的一种向往。

3 孟子仁政思想对当今的启示

孟子的仁政思想内容丰富,自其提出就被历代统治者所遵循,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 ,“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无不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应该汲取孟子“仁政”思想的精髓,使之得到新的发展。

3.1 重视人民地位,体谅百姓辛苦

孟子提出了仁政思想,将中国古代的养民、贵民、重民的传统思想予以综合,这种思想简而言之,就是重视人民地位,施行仁政。孟子的这种思想归结起来无非三点:首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1]324简言之,就是人民是政治的主体,统治者应当重视人民的地位。其次,施政的最高目标是人民的福祉,“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1]149。人民福祉的提高是君主的责任,统治者必须扩充其“不忍之心”,将它落实到现实中成为“不忍人之政”。最后,民心向背是政权转移的检验标准,“得天下者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1]154,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得天下,“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未之有也”[1]324,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以上内容都无一不体现了孟子重视人民地位的重要思想,对历代统治者体谅百姓辛苦,做到体察民情、减少苛捐杂税、重视人民地位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城务工人员激增,他们为整个城市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却没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比如:子女入学、养老保险等问题。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该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为此,应该优化当前环境,给人民以更好的生存空间,重视人民地位,体谅百姓辛苦。

3.2 尊重和保障人权,让人们有尊严地活着

“生存权”与“发展权”是人权中的两项重要权力,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一项权利,发展权是生存权的延续,生存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生存的目的。孟子虽然对“人权”只字未提,但却处处体现出“人权”思想,并提出了一整套的“人权”思想体系。首先,孟子重视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在诸侯兼并的战争年代,民不聊生,可以准确地说是一个“生存权”与“发展权”极度恶劣的时期,孟子对这种“率兽食人”、“率土地而食人肉”的现状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提出“善战者服善刑”,对“生存权”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其次,孟子还为如何解决或者说保障人们的生存权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即必须要使人民有一定的财产,也就是“制民之产”,并且还提出了具体的方案:“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1]5。最后,受教育权是发展权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孟子积极主张要“谨庠序之教”,重视发展乡村教育,使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并声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298。

“人权”已被写进宪法,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也都明确提出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孟子的这种类似“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在当下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在今天,为让民众有尊严地活着,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创造条件,让人们有“条件”更好地活着;其次,要有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机制,让人民能够凭借自己的劳动,享受更大的改革发展成果;最后,要给每个公民以均等的发展机会,让人们有机会去实现其人生价值,从而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实现“人权”中的发展权。为此,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美好环境,正确对待民众,并保障其生存权与发展权,才能实现和谐社会。

3.3 不愚于民,重视教育的作用

孟子重视“四德”、“五伦”的教化作用,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1]294。即重视道德的感化作用,认为使人们遵守统治秩序,主要应当依靠法律而不是刑罚。孟子寄希望于人性,认为“性本善”,即人们只要保持或恢复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天下就可以长治久安。而保持或恢复人性,必须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而不能靠外在的强制力。兴教化,就是要维护和弘扬人的善良本性,实行不忍心让民众受苦的统治者的“不忍人之政”。

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针。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在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依然是“惩恶于已然”,对于犯罪的预防我们依然要坚持道德的教化作用,再加上“法律不是万能的”,对于社会纠纷需要运用各种方法综合解决,发挥各种解决方式的优势。同时,通过教育,能够启迪民智,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使得人们更好地评价和预测自己的行为,从而作出更为理性的行为,这种方式实则也是对犯罪的一种预防。因此,孟子所倡导的实行“四德”、“五伦”之教化作用,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对当下,都有深刻意义。

猜你喜欢
四德生存权仁政
民事裁判中援引生存权现象分析
四德
生存权的法理学分析
四德
从乞讨儿童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情况
孟子说仁德
略论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理论
传播文明正能量树立善行义举“四德”榜
般阳路小学选举“四德”小明星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