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计量单位教学,助推活动经验积累

2018-01-27 00:13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朱海霞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计量单位表象经验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朱海霞

儿童心理学理论认为,儿童的学习经验是在反复的操作实践中于头脑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地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内化新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亲身体会学习的过程,从而形成个体的活动经验。计量单位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直观感知,形成对计量单位的认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认知,而这种认知如果通过活动经验积累的方式,必然能够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深刻印象,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

一、了解计量单位,让生活经验更加丰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量单位是小学生认识计量概念的开始。计量单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作用很大,在平时虽然随处可见,但小学生对它缺少深刻的认识。我们知道,计量单位是抽象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获得表象的认识,也需要有深刻的理性认知。如小学生能知道自己的身高是1米2左右,体重35千克左右,但他们只能对身高有具体的表象,而不能对体重有具体的表征。所以,我们在教学计量单位时,应该让学生把平时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结合到一起,通过进一步的认识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认知感知,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例如,结合课堂中所学的计量单位,让学生找一找家中或超市中的计量单位,有不懂的地方向父母请教,同时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1)我们的教室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2)一瓶酱油是多少升?(3)家用轿车一次可加多少升汽油?(4)你家一个月要用水多少立方米?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学生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或者进行实地调查才能完成的任务。学生经常了解这些问题,搜集这样的数据信息资料,不仅加深了对计量单位的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实践活动使隐形的认知经验更加明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通过亲身操作,在实践中感知计量单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经验离不开活动,活动不能脱离实践。数学活动是学生经验产生的不竭源泉。如果离开了数学实践活动,就无法形成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才能形成经验。有研究认为,一切经验都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小学生接触的计量单位都是一些较为简单的,而且这些计量单位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常见或用到的,有些计量单位学生还没有进入学校就已经有所接触了。然而,传统的计量单位教学中,往往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说明计量单位,这样的教学仍然让计量单位显得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亲自操作来对计量单位进行体验,从而形成对计量单位的深刻认识。例如:我们喝的牛奶通常的包装是多少毫升?一瓶娃哈哈是多少毫升?要求学生把家中喝过的饮料空瓶带到学校,利用这些空瓶装水,这样让学生利用空瓶来测量一个立方的水到底有多大的体积。对计量单位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开展估算活动,而估算意识是一个人的数学素养的体现。

三、激活学生体验,加深对计量单位的理解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获得体验的学习活动就如直接喝一杯白水那样没有味道。人总是从日常生活中形成大量的个体经验。维果斯基认为,学生通过有意义的体验活动能把最近发展区变成现实。因此,在教学计量单位时,应该开展体验式教学,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对计量单位产生明确的认知。体验教学法必须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因为这样的体验是从学生的实践感知中获得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应该从小学生的基本认知特点开始,把学生的认知体验唤醒,而不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切入教学内容,否则就难以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例如:在教学“容积”这一计量单位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容积”这个计量单位的认知,就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通过“挤一挤”这样的体验活动,即在教室中划定一块小区域,让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地挤进这个区域。接着,让学生谈谈这样的“挤一挤”到底能挤进多少人。学生也说不出到底能挤进多少人。此时,学生们就可以明白容积就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能容纳的最大量。有了这样的意识,学生们对容积的概念就有了初步的认识,

四、开展实践活动,深化计量单位的表象

新课标中十分强调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新课标中强调指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从儿童熟悉的生活出发,利用儿童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尽量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操作活动的机会。”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很多小学生容易对面积、周长、体积的计算产生混淆。究其原因,是学生在思维的表象中对这些概念模糊。计量单位是物体在空间中的表象,小学生认识这些空间表象是空间观念在头脑中的印象,这样的认知是思维的质的飞跃。在进行计量单位教学时,让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这些实际意义的计量单位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然而,当数量有所变化时,尤其是变成几立方厘米、几立方分米、几立方米时,学生对计量的表象就很难提升了。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计量单位的表象进行“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在猜测与估量活动中验证物体的表象。例如:在教学“千克”这个计量单位时,就准备一些实物让学生感知,如让学生估一估一袋苹果多重、一桶水是多少升等,这样,学生在猜测与验证中深化了对千克的认识。

总之,通过计量单位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再照搬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而应该把数学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结合到一起,让学生真正走出枯燥抽象的数学世界,树立鲜活真实的数学观。事实上,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也是教学的活水。在生活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行走在正确的数学学习之途上。

猜你喜欢
计量单位表象经验
疯狂的计量单位
疯狂的计量单位
疯狂的计量单位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表与里
表与里
论文写作技巧——计量单位和符号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