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余军+盖广超+孟伟
【摘要】 目的:分析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治疗中选择双侧平衡去骨瓣方案的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4年1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56例,以患者的病发情况及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单侧组28例选择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组28例则选择双侧平衡去骨瓣方案,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实施不同手术后,单侧组有效率21.43%(6/28),低于双侧组的50.00%(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有10例(35.71%)出现并发症,多于双侧组的3例(1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出现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症状的患者,选择双侧平衡去骨瓣方案治疗的效果突出,除了可提升疗效、改善预后外,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双侧平衡去骨瓣; 闭合性颅脑损伤; 并发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6.0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6-0072-03
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双侧平衡去骨瓣方案均为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中关键的治疗措施,且其应用效果有差异[1]。为评价单侧平衡去骨瓣方案、双侧平衡去骨瓣方案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期待可以提升其手术效果,促进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56例,以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其分组。单侧组28例,男20例(71.43%)、女8例(28.57%);年龄20~70岁,平均(46.60±10.00)岁;病程:0.2~5.0 h,平均(2.00±0.18)h。双侧组28例,男19例(67.86%)、女9例(32.14%);年龄18~72岁,平均(47.10±10.23)岁;病程:0.3~6.0 h,平均(2.20±0.29)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56例患者均实施利尿治疗、止血治疗及脱水治疗等措施。
1.2.1 单侧组 选择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颅骨钻孔2~4枚,铣刀铣出骨瓣,骨瓣大小控制在10.0 cm×12.0 cm
~14.0 cm×12.0 cm。充分暴露患者蝶骨嵴与颞窝,切开硬膜,清除血肿及失活脑组织,减张缝合硬膜,去骨瓣减压。
1.2.2 双侧组 选择雙侧平衡去骨瓣方案:(1)选中患者颅内压相对偏高的脑侧,予以去骨瓣减压操作,并且形成骨窗,使骨窗距离控制在10.0 cm×12.0 cm~14.0 cm×12.0 cm,清除血肿及失活脑组织。(2)观察患者颅内压升高程度,在判断其脑组织具体受损状况的基础上,对侧骨瓣组织面积合理调整[2-3]。(3)对于患者顶部的颅骨组织,需适当留取骨桥,约5.0 cm即可,并对患者脑组织中的坏死部分、梗死部分及血肿组织等有效清除,予以植入引流管[4-5]。
1.3 观察指标
(1)疗效:以GOS表对56例患者疗效进行评估。恢复良好:患者的神志处于清醒状态,不仅肢体功能已经完全恢复,而且可以正常地生活;中度残疾:患者的神志处于清醒状态,但是肢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基本可以正常地生活;重度残疾:患者的神志处于清醒状态,但是生活方面无法自理;植物生存:患者的神志处于模糊状态;死亡:患者不治身亡。其中,恢复良好患者及中度残疾患者均为有效患者。有效率=(恢复良好+中度残疾)/总例数×100%[6]。(2)并发症:观察患者是否有颅内感染、皮下积液、脑积水、脑软化及切口疝等症状出现。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输入Excel表中,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实施不同手术后,单侧组有效率21.43%(6/28),明显低于双侧组的50.00%(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单侧组10例(35.71%)出现并发症,多于双侧组的3例(1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王海明等[7]发现,颅脑损伤本身是一种由于外界间接或直接暴力因素所导致的脑部严重损伤,该病症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有可能会造成神经功能的永久性损伤,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死亡率高,因此要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有效应用双侧平衡去骨瓣方案。
临床在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有效治疗时,选择双侧平衡去骨瓣方案可准确定位蝶骨嵴组织及额颞底侧部位,并有效去除其骨瓣组织,确保患者颅底能够充分显露[8]。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剪开患者双侧硬脑膜组织及控制颅腔间隙部位压力差值,防止中线结构发生移位,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颅内压水平[9]。不仅如此,双侧平衡去骨瓣方案要求使患者双侧的颅内压水平维持平衡状态,并以患者颅内肿胀状况设置骨瓣面积,不仅可以降低二次手术风险,还能防止颅内感染、皮下积液、脑积水、脑软化及切口疝等症状出现,从而改善预后[10]。此外,双侧平衡去骨瓣方案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通过对某侧颅内压的有效控制,对侧颅内压水平也可因此而改善,在对其填塞效应有效缓解的基础上,防止其脑组织出现随意摆动问题,有助于防范脑肿胀和脑缺氧症状等[11]。此次入选的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单侧组有效率21.43%(6/28),低于双侧组的50.00%(14/28)(P<0.05)。此外,单侧组有10例(35.71%)出现并发症,多于双侧组的3例(10.71%)(P<0.05),满足彭慧平等[12](对照组并发症30.51%,治疗组11.82%;对照组有效率27.50%,治疗组50.11%)的观点。endprint
笔者认为,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在数小时内便可出现弥漫性脑肿胀广泛膨胀,主要以颅底肿胀为主,而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引起的脑疝或者脑移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如果患者仅采取一侧去骨瓣减压,就会出现脑膨出,如果进行双侧平衡去骨瓣,可促使颅内压差消除,同时避免发生脑疝。因此,对于生命体征稳定的弥漫性脑肿胀患者,可进行双侧平衡去骨瓣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此外,笔者还认为,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本身创伤比较大,且存在并发症,因此临床上需要把握好适应证:(1)双侧额颞叶严重损伤者,颅内血肿者;(2)弥漫性脑肿胀、脑疝患者;(3)严重脑挫裂伤伴脑疝及对侧血肿患者;单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及对侧血肿患者;(4)脑挫裂伤术后严重脑膨出患者,常规措施没有效果的患者。上述类型的患者可进行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
综上所述,对于出现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症状的患者,选择双侧平衡去骨瓣方案的治疗价值突出,除了可提升疗效改善预后外,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邱锋,蔡佩浩,费智敏,等.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与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对比[J].河北医学,2016,22(10):1668-1670.
[2]庞永斌,郑元锋.亚低温对急性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影响及其治疗价值[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9):2261-2263.
[3]毛亚琳,吴健谊,赵玲玲,等.两种不同抗凝方法在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9):116-118.
[4]周玉嘉,韦鹏翔,刘佳霖,等.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经络电刺激治疗颅脑损伤性抑郁症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5):53-56.
[5] Jacoby M,Averbuch S,Frolova D,et al.Effectiveness of executive functions training within a virtual supermarket for adul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a pilot study[J].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2013,21(2):182-190.
[6]韩永耀,刘玉翠,张英,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9):720-721.
[7]王海明,蔡琛,张智芳,等.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2):122-125.
[8]沈泉,方以群,吴建国,等.高压氧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6,23(1):9-12.
[9]苏俊,张颖,胡炜,等.Lund概念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重型颅腦损伤患者疗效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2):164-169.
[10]关晨霞,郭钢花,李哲,等.不同频率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有癫痫发作史的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5):349-352.
[11]王其平,张世明,高恒,等.脑组织氧分压与颅内压联合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指导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3):1784-1787.
[12]彭慧平,卢晓欣,汤永建,等.高压氧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2):159-160.
(收稿日期:2017-08-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