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品课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2018-01-26 01:42大名县王村学校马如明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思品内涵道德

大名县王村学校 马如明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端正人生态度有深远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需要德才兼备之士,而非单纯的知识“机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涵育学生精神有重要价值。

一、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重视思想导向性

思想品德课作为中学生思想引导的重要课程,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巧借其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信念。如今,中国已进入“新时代”,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信和拥护。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会磨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在思品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要切实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的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深入思考。

(三)坚持古今融合

思想品德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应相互融通,在教学中切不可将二者割裂。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若繁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取材,将其与当前的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是授课关键。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和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仔细推敲,撷取“古宝”,以为今用。

二、在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做法

(一)在知识讲解中渗透

思想道德知识的讲解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让学生理解抽象的道德名词背后的涵义,并且能够与具体生活、具体行为对应起来,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求教师有高超的讲授技巧。在这一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内涵,更加困难。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名词、代表语言等大都简约而又涵义甚丰。

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热点问题,将其中蕴含的道德内涵用现代道德语系加以阐释,并且适时映射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语系中去,建立联系。比如,“高铁霸座”事件,其中蕴含了哪些道德思想和行为规范问题?霸座者所为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些理念、规诫相违?

教师如能条分缕析,学生就能在接受道德知识的同时,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对其现实价值有了可以“抓得住”的认识。

(二)在模拟体验、引导践行中渗透

道德知识如仅仅停留在浅层认识、记忆的阶段,不能用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没什么用处的。思品课的开设目的,就是让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在各种生活情境中,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一不是指导人们看事、处事、做人。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实践方面,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空间很大。

比如,教师可以就某些现实事件(如路见有人倒地,怕被“碰瓷”而绕行而去)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假如我们处在相似的情境中,我们的本能意识是什么?我们的选择又是什么?依据学习到的道德知识,我们的正确选择应该是什么?我们的意识和行为与传统美德吻合与否?经过了模拟体验,学生对于将来的行为就有了思想准备,在遇到类似情形时,就易于做出正确选择。

教师讲授了某些道德知识,还应鼓励学生践行。如讲授了尊老爱幼、热心公益的内容后,应鼓励学生实施某些行为,如到敬老院、福利院、社区等进行志愿服务。然后,教师应利用评价工具,如微信点评等给学生以赞扬,在评价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为的厚重意义,同时也加深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了践行的自觉。

猜你喜欢
思品内涵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挖掘习题的内涵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内涵漫画
班里那点事儿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