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丽芳
校本拓展型课程作为三级课程的有效补充,是对学生进行特长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是丰富办学内涵、创建特色学校的有效手段。为使我县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能够立足实际,符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开展了通渭县县域内小学校本拓展型课程调查,旨在摸清拓展型课程的实施现状,调查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我们选择了通渭县县域内 4 所公立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其中 1 所为九年一贯制小学,3 所为县城内小学。通过调查问卷、现场听课、调研视导等方法,对拓展型课程的开设情况、师资力量进行了调查。
自 2010 年以来,有 75% 的小学开设了拓展型课程。从科目类型来看,学校拓展型课程开设科目较为单一,体育、艺术类课程较多,科技等学科类课程较少;从课程数量来看,在开设的课程中,高质量科目较少,真正开设且实施的科目仅 12 个,有 46 个新的课程科目尚处于尝试探索阶段;从教学质量来看,大部分学校并没有较完善的课程实施方案及科学的课程实施管理办法,有的学校甚至才刚刚起步,缺乏相应的课程管理与教学经验,再加上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经调查,4 所学校共计有 536 位拓展型课程教师。在教师的构成方面,主要以兼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共有 324 人,占教师总数的 60%;在课程的研发方面,教师的经验相对不足,由于平时在课程研发方面的研修训练少,大多数教师课程研发底子薄,有研发校本课程经验的仅有 123 位,占教师总数的 23%。
一是管理机制不完善。部分学校在拓展型课程建设方面缺少经验,课程管理理念相对滞后,评价监测体系不完善,大多数学校没有出台科学且有针对性的评价管理制度文件,仅凭其它学科课程的管理文件惯性推动课程,从而使拓展型课程的建设步伐缓慢。二是对拓展型课程重视不够。部分学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拓展型课程对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拓展型课程对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价值。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的拓展型课程管理不规范,教学评价不完善,教师拓展型课程教学成绩得不得应有的肯定,致使拓展型课程的质量整体不高,有些科目甚至有形式无实效,离教学相长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教师学科专业不均衡,专业特长类教师数量少。二是占有高比例的兼职拓展型课程教师,大多数还缺乏相应的授课理论。三是由于没有教学骨干的引领,大多数拓展型课程教师对于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积极性不高。四是拓展型课程教师对专业拓展学习缺乏热情,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够新颖,教学水平不高,从而导致教学效率整体较低,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基于以上调查情况及分析,对我县县域内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发展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
加强对拓展型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从对 4 所学校调查情况来看,在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校对课程的定位理念陈旧,重视不够,对拓展型课程在创建特色办学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育人价值认识不清。只有学校和教师对拓展型课程的育人价值有了正确的认识,通过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专业技能培训学习,提高学科任教水平,教师才能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投入,科学施教,提高效率。
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求,学校要尽可能地开设足够数量的拓展型课程科目,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发展进行自主选择学习。因此,拓展型课程的开设应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需求,保障学生有多种选择。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应践行“供给侧改革”理念下的“量质”观,即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量质”齐抓。“量”是指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科目总数,“质”是指科目的建设标准。学校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丰富课程科目的同时,也要规范课程的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以促进拓展型课程科学有效地实施。
一要处理好拓展型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之间的关系。部分学校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侧重于地方特色课程的开展,而忽视了其它一般学科课程的开设,造成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比重失衡,达不到育人的真正目的。因此,学校在拓展型课程的实施中,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使比例适当,做到统筹兼顾,既要保证国家、地方课程的实施,又要尽可能开齐、开全、开好其它学科课程,彰显出拓展型课程的特色。
二要处理好拓展型课程中各科目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大多数学校的拓展型课程中,科目比重不均衡。由于受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制约,体育、艺术类开设的科目较科技、人文类开设的科目相对较多,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学习与选择的需要。因此,学校在拓展型课程的实施中,一定要紧扣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平衡各类学科之间的比重,这样才能符合课程开设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要处理好课程承接与课程建设之间的关系。由于课程开发是一项较为复杂、科学、系统的工程,因此,学校对运行规范且已取得一定实效的原有社团、兴趣小组之类的活动课,不能简单地转换成拓展型课程,或是随意取消,而应在承接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完善,强化学校的优势科目课程。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办学实际逐步完善,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有利于课程资源的整合运用,才能有利于课程体系之间的有效衔接以及补充完善,才能实现拓展型课程育人价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