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娜 陈宁 吴艳 叶晓芬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403)
“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阿皮亚(K.A.Appiah)于1993年提出的,他将“深度翻译”的含义描述为“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以使文字遮蔽的意义和译者的意图相融合”。从效果论来看,深度翻译将翻译同严谨的文化学术研究结合起来,实际上已属“文化翻译”或“学术翻译”的范畴。它不仅保留了源语文化的特征,还促进了目的语文化对他者文化更充分的理解和更深切的尊重,尤其适用于涵纳丰富文化信息的历史典籍、学术著作和内容不易被理解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其接受对象也是对原文及其背后的文化知识感兴趣的异域读者和研究人员。但是,深度翻译究竟应当如何实施,只能让译者自己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法。目前学界围绕深度翻译的概念、目的和具体实践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视角和看法。中外译者在中译外或外译中的过程中,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践,如《红楼梦》《西游记》《道德经》《中庸》《尚书》《荀子》等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典籍的外译成果,或《亚洲简史》《瓦尔登湖》等外国典籍的中译成果中,都可看到深度翻译实践的尝试。
仅就中国陶瓷典籍的外译实践而言,早在19世纪中期,中国陶瓷典籍《景德镇陶录》就被法国汉学家儒莲(M.S.Julien)译成法文,这是中国陶瓷典籍第一次被引介到欧洲,后来又被翻译成英译本、日译本等。还有其他的陶瓷典籍,如《陶说》《匋雅》等,亦有不少外译本。综观来看,这些外译本多借鉴深度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的具体实践。下面就以《景德镇陶录》儒莲法译本和《匋雅》盐田力藏日译本为例,探讨深度翻译理论在中国陶瓷典籍外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1)深度翻译理论在《景德镇陶录》儒莲法译本中的运用
清代乾隆末年,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蓝浦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出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景德镇陶瓷史专著《景德镇陶录》,其内容涵括了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各个方面,对于了解和认识中国陶瓷制作工艺及其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历来被视作陶瓷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必备查考资料,也是西方了解景德镇陶瓷技艺和生产历史的最好资料。19世纪中期,法国汉学家儒莲(Stanislas Julien)于1856年编译了《景德镇陶录》,并译其书名曰《中国陶瓷历史及其制作 方 法》(《Histoire et fabrication de la porcelaine chinoise》)。这是中国陶瓷典籍的第一部外译本,也是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实践的首次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具体而言,其深度翻译理论在该法译本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编排结构和注释方法上。
首先,在内容编排方面,《景德镇陶录》儒莲法译本对原作作了不少增补,对比《景德镇陶录》原文,儒莲法译本除了将刘丙序言、郑廷桂后记以及正文中的“古窑考”“镇器原起”“镇仿古窑考”“景德镇历代窑考”“图说”“陶务条目”和“陶务方略”七卷内容译成法文外,还增补了很多其他的内容。该译本卷首就对原作扉页做了解释,以便欧洲读者能对中国书籍扉页的排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是译者儒莲撰写的长达72页的导言,以及受其邀请参与译注的塞夫勒皇家陶瓷工厂化学家、世界展览评委会成员萨尔威达(Salvétat)撰写的42页序言;其后才是原著前言、后记和正文中七卷内容的翻译。此外,该译本还将当时荷兰政府驻印度的日语翻译霍尔曼(Hoffmann)所译的一篇关于日本陶瓷烧制情况的长文、萨尔威达编写的以法语发音翻译并按音译词首字母排序的中法重要名词对照索引、八页的详尽目录、一幅中国陶瓷产区概况图和十四幅精彩的陶瓷制作工艺图等,按照合理的方式编排其中。可见,该译本的内容在原作的基础上作了较多扩充,其增补的正文以外的副文本是深度翻译实践的重要表现方式,它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语境之中,使目的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译文本体的内容,加深他们对译文内容的认识。
其次,在注释方法方面,儒莲在法译《景德镇陶录》时,不仅注重在编排结构上添加各种副文本,以丰富读者的语言和文化语境,还强调在正文翻译中通过加入文内隐注、页下评注、引用典籍等方式,来阐释异域文化中的词汇含义。如在翻译色料“碧”时,儒莲就在正文页下注解曰:“Suivant Basil de Glémona, Pi serait une pierre bleue et transparente,mais le dictionnaire de Kang-hi nous apprend qu’il y en a aussi de vertes, Lou-pi,绿碧。”这一详细的页下评注,既阐释了“碧”应为蓝色透明石头的含义,又将《康熙字典》中“绿、碧同义”一说引入,以便读者学习和理解。为了方便欧洲读者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儒莲在难以理解或容易误读的地方,都会插入这样的“脚注”。
整体而言,《景德镇陶录》儒莲法译本作为中国陶瓷典籍的第一部外译本,在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史上乃至整个中国陶瓷典籍翻译史上,都具有开拓性意义,不仅推动了中国典籍翻译深度翻译实践的发展,更扩大了《景德镇陶录》一书的传播范围,使全世界懂法语的人都能阅读法译版《景德镇陶录》,以此了解和认识中国陶瓷,强化了中国陶瓷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还促进了国际陶瓷技艺及其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2)深度翻译理论在《匋雅》盐田力藏日译本中的运用
清宣统三年(1911),清末鉴藏家陈浏撰成《匋雅》一书。该书既是古代文化典籍,又是陶瓷专业论著,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文化信息。这样的典籍,若让国外读者和研究人员研读和理解,则更须采用深度翻译的方式进行外译。而成书于昭和十四年(1939)的《匋雅新注》,就是一本有关《匋雅》的深度翻译力作。该书由日本学者盐田力藏翻译和注释,由雄山阁出版发行。尽管深度翻译理论出现较晚,但是《匋雅新注》一书已将该理论较好地运用到了翻译实践当中,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之作,其结构编排、翻译方式和注释内容等,都堪称是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的典范。
首先,在结构编排方面,《匋雅新注》一书由译者绪言、匋雅细目、事项索引、年代索引、陶窑通览、窑技系统通观、正文、解释增补八部分构成。除了《匋雅》正文外,新增的七部分充分体现了深度翻译方式的精髓。如“译者绪言”介绍了作者创作的背景及目的、相关陶书的研究情况、内容构成、参考文献等;“匋雅细目”将《匋雅新注》各条涉及的陶瓷种类或专业术语按在《匋雅》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予以列出,方便读者按需查询;“事项索引”提炼了各条目的关键词,并将这些关键词按日文五十音图顺序编成了事项索引,还将各个陶瓷种类及其相关知识分别在哪个条目中出现过做了详细统计,如此可为读者围绕某类陶瓷或陶瓷概念,提供更为综合和准确的知识信息;“年代索引”则将《匋雅》中出现的主要朝代、皇帝作了简单注释,还标明了相对应的日本年代和出现在《匋雅》900多条目中的位置,如此可为读者提供明确的中国历史流向表,以及各个朝代和皇帝在位期间大致的陶瓷生产特点和发展状况;“陶窑通览”以《陶说》《景德镇陶录》《饮流斋说瓷》为基础,以工学博士北村弥郎、釉料学博士中尾万三、技术家小森忍的研究为参考,编撰了“陶窑通览”,即以“年代”和“地理”两条线分别介绍了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窑口,并将这两条线进行归并统计,编撰了“陶窑统计表”,分列出各个省份在上代、中代、近代的窑口数量,使各个省份的窑业发展演变情况一目了然;“窑技系统通观”在参照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的釉色发展史、中国窑口的发展变迁、中国各个时期的代表瓷器及其特点、中国瓷器的分类规则和方法、中国青瓷的技法和特点等,尽管这部分所述略显无序,且不深入,但却从历史和科学双重角度简述了中国陶瓷的制作技艺和生产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瓷器,颇具参考价值;“解释增补”中,盐田则根据当时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全书内容作了修订和补充,还增加了《匋雅》原文中并未出现,但可作为当时陶瓷鉴藏者重要参考的名词概念的解释。这种看似与正文无关的副文本的添加,将著作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历史及技术知识外化,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体内容,加深对本体内容的正确认识。
其次,在注释方法方面,盐田力藏在对《匋雅》正文进行分条目注释时,采取了三步注释法。这种注释法对中国文化典籍的日译,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具体表现方式,现示例说明如下。
步骤一,在原文基础上加注训读点。如:
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レ粉者。红为ニ淡红一。绿为二淡绿一。故曰レ软也。惟蓝黄依然。
由于日文与中文的语法结构不同,它需要将句子从中文的“主—谓—宾”结构,转换成日文的“主—宾—谓”结构,所以就需要像“レ”“一”、“二”这样一些训读点,来标示句子顺序在何处转变和如何转变。如“レ”就表示需要交换相邻两个字的位置,而“一”、“二”则表示需要要把后面的一个字移到前面两个以上字之前。此外,《匋雅新注》中还出现了“上”、“中”、“下”点,表示调整较长句子中小句间的语序。“レ”、“一”、“二”这样的读音顺序符号对文句进行初步加工后,使稍微具有汉文功底的读者就可以正确理解句子结构和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
步骤二,将原文译为现代日语。如:
软彩は粉彩なり。彩の粉あるもの、红は淡红たり、绿は淡绿たり。故に软といふなり。惟、蓝、黄も亦然り。
这一步使文句结构和语意更加清晰明了,即由古文转换成白话文。通过分析《匋雅新注》的译文,可以发现盐田在翻译《匋雅》时,基本遵循了作者陈浏所采用的句子结构和用词,没有附带任何个人主观色彩的加工。这对于科技类典籍的翻译而言,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步骤三,进一步解释原文中的专业词语。如:
粉とは、不透明料のこと。普通绘具に、胡粉を加えたのを、具入りと呼ぶやうなもの。硝子質に、酸化锡などを加へると、不透明になる。即ち珐琅質のことで、粉彩はその応用に当たっている。
盐田在翻译原文之后,还针对一些陶瓷概念或专业术语做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解释,这使读者对原文内容既知其一,亦知其二。此外,盐田在翻译《匋雅》原文时,对其中的错漏也做了考证说明。如《匋雅》原文论及支钉的文句:“瓷钉有二种,有垂垂如足者,所谓‘爪’者是也;又有以竹签支撑皿底而入窑者。迨火候圆满,撤去竹签,则亦有釉如钉形(即挣钉也)。”这种以竹签作为支钉进行烧制的方法,纯属作者陈浏的个人猜想和主观臆断,完全不符合事实,更经不起现代工艺学的考证。盐田在翻译此句时,就先尊重原文句意进行日文翻译,然后在日文注释中阐明自己的观点,即“竹签[作为支钉]属于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空想”。
《匋雅》盐田力藏日译本较好地运用了深度翻译的翻译策略,除了对《匋雅》原文补注的内容外,增加了译者绪言、匋雅细目、事项索引、年代索引、陶窑通览、窑技系统通观、解释增补等内容,是中国陶瓷典籍深度翻译实践的一次大胆尝试,而且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其翻译方式和编排方法,为现阶段中外典籍互译,尤其是当前极其匮乏的中国陶瓷典籍外译,提供了思想和方法上的借鉴和启示,可以作为范例加以参考和运用,望当前作中外文化典籍互译者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