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剑,刘名远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作为诸多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将对后续的相关专业课的掌握奠定重要的基础。作为经济学原理课程,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不同专业对该课程设置了不同的学时。福建江夏学院作为一所由四所财经政法类院校合并新组成的普通本科院校,因其历史渊源,全校共有近10个学院开设西方经济学相关课程,涉及多个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该系列课程的教学任务全部由经济学系的几位老师承担,很多情况下同一专业几个班级合班一起上课成为必然。笔者从2011年学校的第一届本科生开始,承担了超过20个班级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讲授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心得和经验。如何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对宏观经济学大班教学模式进行总结、梳理和创新,这不仅能够提高全校的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也使诸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更加顺利。
宏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与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不同,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从国民收入入手来研究和分析总体经济运行的现象和规律,以及政府的政策对整体经济的影响[1]。宏观经济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它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运用经济学基础原理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并深入理解现实社会经济以及政府实施各项经济政策的缘由以及预期效果。
宏观经济学课程性质介于“纯公共课”与“纯专业课”两者之间,是财经类专业学生公共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一方面在授课班级人数上,它与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等“纯公共课”类似,一般采用大班教学,人数少则八九十人,多则一百五六十人;另一方面,它不同于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纯专业课”,宏观经济学讲授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没有专业课程那样具有“实用性”。事实上,掌握好宏观经济学很重要,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前提。
福建江夏学院是一所新升本不久的应用型地方性高等院校,根据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需求,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相关课程,目前宏观经济学课程分别有64课时和48课时两种学时安排。全校仅有经济学本科专业开设64课时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其他专业诸如金融学、经济统计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都开设48课时的宏观经济学,且大部分情况下48课时的宏观经济学是大班教学。教学中存在很多困境。
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研究整体经济,二者都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它包含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讲授内容涉及到大量图形、表格和数学模型,因此比较抽象,不像纯专业课具有“实用性”。另外宏观经济学内容体系基本涵盖了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研究领域涵盖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研究内容涉及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等,因此,要学好宏观经济学也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福建江夏学院在课程设置上更多地向实验和实训课程倾斜,每学期有两周的教学时间用于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因此就相对缩减了像宏观经济学这样的基础理论课的课时,总学时一般由原来的64课时调整到48课时,授课16周。这样的课时安排使得平均每章的授课时间只有不到6课时,只能根据大纲要求讲授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没有时间对相关概念进行拓展与深入,更谈不上结合当前经济现实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学生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庞杂的内容,并将理论运用于实际,这使得学生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加不如其他的专业课程。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当前的经济现实,宏观经济学课时的减少不利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数理能力以及大学前期课程掌握程度的差异都将影响宏观经济学的学习。福建江夏学院是一所本二地方性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文理科学生兼收,相对宏观经济学抽象庞杂的理论体系而言,有些学生的思维逻辑以及数理能力薄弱,大班教学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而宏观经济学通常采用数理模型来进行描述,特别是文科生对于模型推导经常觉得晦涩难懂,跟不上老师的讲授进度,并且知识点的前后连贯性、逻辑性较强,前面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理解[2]。另外宏观经济学理论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有些学生微观经济学掌握不好,也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信息不对称指在交易过程中,交易的一方比其他各方掌握更多的信息。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信息不对称会致使交易过程中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时还会造成交易中断和市场失灵。在宏观经济学的大班教学中,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在教育程度、获取信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两者的知识量、分析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对称”,即教师处于占据信息的主动优势,而学生处于信息的被动劣势,这是合理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教学得以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搜寻成本边际递增,而信息搜寻收益边际递减,当搜寻进行到一定阶段,二者相等时,人们便理性地停止信息搜寻。一位教师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要准确的掌握每一位学生对每一章节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而学生对于老师的这种“敬业与付出”的评价却不见得好。这导致教师在进行各方面权衡后,不会花更多的精力进行全面深入地教学反馈,进一步加剧了“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3]。
一切的教学改革最后的落脚点是要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考评有关,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学生成绩考评机制尤为重要。对于一些学生觉得“实用性”高的专业课,学生有积极性自主学习,即便没有考试,也可能会去系统地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但是,对于诸如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如果没有一套有效激励和约束学生学习的考评机制,不少学生可能就失去学习积极性,最后反映为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考评机制很重要,但是面对众多学生,要在大班教学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并非易事。目前,福建江夏学院对考试课程采用“30%+70%”的考核模式,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总评成绩的三成和七成。对于宏观经济学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来说,这种考评方式约束效率低,激励效果差,且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对课程的真实掌握情况。
经济学讲授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和基本分析方法,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福建江夏学院的经济学的教学还要突出“应用”,不仅是经济学基本原理在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还应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社会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进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宏观经济学理论较为抽象、逻辑性强,是学生普遍反映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但是在课时设置上并没有太多考虑课程性质以及大班教学的困难,因此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首先,建议增加经济学课程的学时数至64学时,如果只有48学时,教学大纲内容都要相应的缩减,关键要减少一些模型推导以及经济学背景介绍的一些相关内容。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配合大纲的缩减更加通俗易懂,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现实情况和需求,经济学系的老师根据本校多年各专业的教学反馈情况,可以合力编写更加适用的经济学原理教材。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应该结合各专业后续课程的安排,做出不同的调整,即不同的专业的宏观经济学大纲应该适当调整。
学时分配必须体现出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实践内容可以以案例教学的方式讲授。案例教学是按照一定教学目的,选取代表性案例,学生对案例的认真阅读、分析及集体讨论,教师给予指引和点评,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对于宏观经济学这样的基础理论课程,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思考,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在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大班教学中,案例教学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紧密联系,要求学生更多的投入和参与,而不是被动地听老师“一言堂”,能极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可以结合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举措谈经济增长问题;失业理论可以结合大学生就业难以及“民工荒”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可以要求学生分析近年来政府实行的各项政策及其效果。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基本原理,联系社会中的具体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由于课时有限以及班级人数众多,除了课堂的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延伸更多只能由课后复习和自主学习完成。鉴于大班教学的特殊性,“教”与“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教师要全面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比较困难。“大班授课,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激励学生,提高整体教学质量[4]。具体做法是由主讲教师设计课程教学方案并承担大班教学工作,根据学号顺序随机由20-30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并选取一名课程学习组长负责组织跟进本小组的学习。课程组长的具体任务是主讲教师上完一周的课程后,负责向主讲教师反馈本小组同学的学习情况和疑问,并向本小组同学传达主讲教师布置的作业、组织课后小组研讨等课程任务。例如,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这一章节时,先是由主讲教师讲授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工具以及效果等主要内容,课后提出关于“中国近二十年来宏观经济政策历史变迁”、“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效果分析”等论题,同学们根据各小组长的分工要求分别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新闻报道,制作多媒体课件,展开小组谈论,由小组长拍摄视频作为课后讨论的资料。由小组长收集的课堂反馈有助于主讲教师及时答疑解惑,改进教学方法;而课后小组讨论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止局限在书本的叙述层面,也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经过主动收集资料、深入思考、小组探讨后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这种“大班授课、小组学习”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带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果。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对学生考评机制做出相应的调整。目前,福建江夏学院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仍然采用“30%+70%”的考核模式,这种考核模式偏向考试分数的重要性,不能科学反映出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水平。基于福建江夏学院创建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应注重对学生应用性能力的考核,建立兼具约束和激励性质的新考评机制,采用“30%+40%+30%”的考核模式,即阶段考核占总评成绩30%,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40%,课后小组讨论及小论文占总评成绩30%。
一方面,阶段性测验和期末考试能够约束学生平时认真学习,达到课程基本要求。故两者占总评成绩的权重达到70%。每一章教学完成后布置课后习题,不要求上交,因为班级人数众多难以避免作业雷同。每讲授完2-3章课程进行一次45分钟左右的随堂测试,可以参考教材和课堂笔记,但是不可以抄袭,否则记0 分。一学期一共三次,这样可以让学生注重阶段性复习,避免期末临时抱佛脚。 另一方面,根据所采用的“大班授课,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赋予课后“小组学习”30%的权重,这是一种激励性为主的考评方式。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到主讲教师给出的论题的讨论中,另外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与宏观经济学有关的小文章,内容可以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各类经济现象,阅读经济学经典文献的读书笔记或者听经济学讲座的心得等,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地、研究式学习[5]。
福建江夏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宏观经济学大班教学改革中,既要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强调经济学理论的“应用性”,又要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采用“大班授课、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设立兼具约束性和激励性的考评机制,提高课程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