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寰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经历了跨越性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体制等一些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就是要建设教育强国,必须要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这充分体现出了党和政府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高品质人才,以迎接时代的挑战。必须要构建出以一流的学科教育为基础、一流的师资力量为保障、一流的校园文化为根本的人才培养体系,对高校的管理体制以及办学体制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进步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在这一系列的高校改革工作中,高校后勤改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高校后勤管理是高等院校运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重要领域,其泛指高校在进行教育、科研等活动过程中的所有行政工作以及相关的物质基础和生活保障工作,包括基本建设管理、总务后勤管理以及物资管理等内容。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又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细化分为以下八项校园生活服务项目:①餐饮服务管理,主要包括学生及教职工食堂;②公寓服务管理,主要指学生宿舍、公寓以及教职工公寓等;③旅馆服务管理,主要指学校进行内、外宾客的接待工作发展而来的招待所,部分高校内设有星级酒店;④交通运输管理,主要包括校车以及为方便教职工上下班而开通的车辆等;⑤商贸服务管理,包括校内的超市、日用品商店、以及一些教育超市等;⑥园林绿化管理,主要指高校校园内的绿化、美化等服务。⑦物业管理,主要负责学生公寓、教职工住宅区、教学楼、办公楼以及校园公共区域的物业相关工作。⑧医疗服务,即为高校内的医疗机构和校外的专业医疗机构挂钩,为高校内全体师生以及员工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就是指基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来发展我国高校的后勤服务和管理工作,在国家和政府的牵引下,在高等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中引入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使它们共同承担高等院校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最终使得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能够满足高等院校的办学需要,形成一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多样化的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体系,促进高等院校的发展和进步,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我国传统的高等院校后勤管理模式是在政府包办高等教育时期的经济经济体制下产生的,而在社会经济体制出现根本性转变的今天,传统的借助行政手段来实现后勤管理职能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出现了较多的弊端,这就使得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不仅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而对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也具有积极作用,在社会化条件下,高等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需要实施企业化的管理,要能够体现出以等价交换为核心的商品经济规律,要将高校的后勤部门当做是社会企业,引入社会企业来进行后勤管理工作,积极按照现代企业的制度要求,建立起专业化的后勤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后勤服务方面做到质量并重,积极向社会化的目标发展。
我国高等院校的后勤部门具有和现代企业相类似的性质,都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明、科学管理”的基本特征。因此,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为高等院校承担后勤管理工作,提供后勤保障服务[2]。因而,必须要将现有的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和其经营实体从整个高校集体内分离出来,将其转变为具有法人资格、产权明晰、为高校服务的社会化专业企业。这些企业必须要严格遵循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规律,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自主经营,做到自我约束、自负盈亏,最终实现其自我发展,逐步使得高校的后勤保证服务体系能够具备多元化的服务市场、多样化的经营类型、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以及市场化的市场运作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科学合理的构建相关的管理模式,同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得企业领导组织体系得以科学合理,使得所有者、员工以及经营者三者间能得以积极调节,使其能形成一种约束和激励相互作用的经营机制,建立起健全、合理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3]。企业要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从而保证后勤管理企业能够高效的运转,从而为高校提供更加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是一种福利性、封闭性的模式,绝大多数高校中都存在将学校家属人员安排至后勤部门的情况,因此,传统高校后勤部门被称为是家属人员的“疗养院”[4]。在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使得很多学校领导在情感方面难以接受,不愿意将后勤部门从学校的行政上分离开来,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而且传统高校后勤部门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相应的管理制度不能得以改革创新,相应的后勤管理习惯也不能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工作方式也过于程序化,创新意识不高,不能够妥善的应对新形势。此外,有的领导则认为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就是完全将学校的后勤工作交给社会企业来执行,将其推向社会,任其自生自灭,完全不愿意在后勤管理的建设和发展中进行资金投入,对学校后勤的经营和管理权要么紧抓不放、要么放任自流,导致其在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进退两难,改革工作困难重重。
在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一方面需要让高等院校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实现后勤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这一过程中,相关的社会企业必然要追求经济效益,而高校开展的高等教育事业又是一种公益性事业,后勤管理工作作为高等院校的核心组成部分,则又需要具备一定的公益性[5]。高校后勤部门所开展的是有关高校中教学、科研等相关活动的保障性服务,它不能脱离其本质,这就要求高校的后勤管理服务必须要做到两手抓,不仅仅要追求社会公益,还必须要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阻碍,很难实现二者兼顾,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严重阻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中,想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必须要对高校后勤部门原有的员工采取一定的措施,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困难重重。由于绝大多数人员都是传递下来的,其中包含着较多的员工家属,其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难以达到企业化管理的用人要求,严重缺乏后勤管理的管理经验,对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以及教育教学的规律不够了解,在实际的后勤管理工作中运作比较困难。这些员工在新环境、新机制等方面的适应能力较弱,缺乏自我提高意识,难以实现高效的后勤管理工作,此外,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后勤部门的错误认识,认为后勤管理部门薪资待遇较低、社会地位较差,导致其严重缺乏吸引高素质人才的筹码,用人机制很不灵活,最终导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不够顺利[6]。
想要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将改革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由于高校后勤工作的公益化属性,导致其在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承担主要责任,将政府的宏观调配职能发挥出来,给予社会化后勤改革正确的导向,同时,发挥出其改革经费主要来源的作用[7]。目前,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市场还不够完善,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以至于出现“非正常市场失灵”的情况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相关的后勤部门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不能遵循公益性原则,做出违法行为,与相应的市场经济客观要求不符,面对这种情况,当前市场的力量比较单薄,不能够实现自我修正,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进行其财务分析的同时对其进行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尽快的界定好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学校、政府、社会企业、后勤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保险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立法工作,对各个参与者的行为、权利以及义务进行规范和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性保障[8]。
高校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展高等教育,其他的各项工作都是为了教育教学工作而服务的,高校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改革,要求其引入社会资源,要求后勤企业根据现代企业制度来进行运作,将高等院校的教职工以及学生作为其主要的顾客,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9]。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中一切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性、先行性保障条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要求高校必须要打破其传统的封闭式格局,实现开放办学形式,主动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将高校后勤服务的无偿化、独家经营化转变为有偿化、社会参与进展服务的形式,使得高校后勤逐步实现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专业化等,除此之外,由于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使得其投资渠道、资金结构以及资金的分配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资金来源、方式、额度等都与传统存在一定差异,而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育高素质人才,学校必须将有限的资金充分利用在办学以及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领导必须将其主要精力集中在高校的科研、教育工作中,从而切实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而后勤作为整个高校教学活动的支撑,不能封闭发展,重复的浪费社会资源,盲目的建设,这就要求高校的后勤服务必须要面向社会,不断加快社会化改革的进程,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10]。
高校在不断进行后勤改革的过程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人”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后勤企业与学校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后勤企业与其后勤员工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妥善处理好这些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原则,服务于高校的教职工和学生,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对于后勤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11]。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大力引进高素质的后勤管理人才,对老人进行培训教育,提升他们的能力,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充分发挥人才的真实作用,通过各种措施,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高校后勤工作的质量,提升后勤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是指将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融入到当前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去,自我国提出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之后,我国各大高校都开始积极展开后勤改革,在大量的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成果,使得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从传统的经济体制中完全解放出来,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了高校的办学质量[12-13]。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还不够深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要满足“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的相关服务保障体系,必须要具有合格的市场主体,通过过去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够均衡,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差距,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上看,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各地区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其制约因素,相关的后勤实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相关的社会优质企业(资金实例雄厚、服务要求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经营方法专业、管理经验丰富)比较少,缺乏合格的市场主体。而就高校本身而言,由于我国高校所在地区不一,相关政府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导致各区域经济实际发展水平具有差异性,各高校自身思想理念也大相径庭,导致相应的市场竞争力比较薄弱,同时高校相关后勤部门的管理模式、进程等各不相同,特别是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后勤培养为一个比较合格的市场主体,难以实现[14]。
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服务具有两点特殊性要求,政治趋向于稳定发展,相应的管理服务也要育人。因此,后勤管理部门要想确保相关社会企业与市场主体一致,就要与各方共同努力,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以实践探索。因此,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高校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要想确保相关社会资源得以引进是不现实的,学校办学仍旧需要依靠现有的后勤力量,但是,在现有的后勤管理服务体系中引入优质的社会资源参与竞争是必然的,是其发展的趋势[15]。在未来的时间里,高校要想科学合理的开展后勤改革工作,首先要遵循“一校一策、因校制宜”的基础方针,确保相关的管理措施实现一体化,不断强化质量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不断优化服务标准,完善相关效益评价等多个体系的建设,同时,高校后勤改革仍旧必须坚持社会化的方向,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成熟和健全是未来我国高校后勤工作展开的重点内容,要不断引进社会优质资源,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逐渐参与到高校非公益性、非核心项目竞争与服务,同时确保相关的后勤改革创新以实体为主,从而不断完善新型后勤管理保障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相关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创新和深入,高校学生的校园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于后勤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的发展,使得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中,专业化后勤管理工作并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相应的社会化水平也不能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因此,必须深化对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循序渐进的引入社会资源和社会企业,使其参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下,提升我国高校的后勤服务质量,为各大高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等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促进高校的发展。